


英國是國標舞、交誼舞的發(fā)源地。當今世界公認最早的舞蹈協(xié)會組織“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學會”成立于190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xié)會”整理了拉丁舞蹈,并將它納入國標舞范疇,列入正式比賽項目。至此,國際標準舞成為包括10個舞種的摩登舞系列和拉丁舞系列兩大類。英國的黑池也成了國際舞的圣地,從1950年起每年5月舉辦一屆國標舞大賽——黑池舞蹈節(jié)(BLACKPOOL DANCE FESTIVAL)。現(xiàn)代舞世錦賽于1950年正式舉辦,拉丁舞世錦賽于1960年正式推出。早在1924年的時候,國際標準交誼舞便傳入了中國當時的幾大城市和通商口岸。到了建國初期,五六十年代,國際標準交誼舞在中國還是很流行的,不過在“文革”時中斷。“文革”結束后,進入上世紀80年代,交誼舞又重新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但與世界國標舞水平相比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差距。
同為“舞”著迷
雖然“文革”結束后,我國與世界國標舞的水平差之已遠。但經(jīng)過國標舞教育界人士幾十年的耕耘,國標舞舞者的不懈努力,這個差距正在被無限縮小。遠在2000年,北京戲曲藝術職業(yè)學院(以下簡稱北京戲校)舞蹈系就設置了國標舞專業(yè)。學校非常重視國標舞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學生的成績越來越突出。這其中,戈薪權與馮田青可以說是一對佼佼者。
在談到兒時為什么喜歡國標舞時,馮田青給的答案十分簡單。“因為喜歡穿跳舞時的鞋。”她說,“那個鞋是有跟兒的。”
馮田青的老家在河南平頂山,她兒時在業(yè)余國標舞舞蹈班學習了五六年。到了上初中的年齡,出于對國標舞的熱愛,她想去北京繼續(xù)深造。2009年,她參加了在北京舞蹈學院舉行的考試。考試非常嚴格,科目緊羅密布。不僅要看參考者的身高比例、身體的軟開度,還要看參考者準備的舞蹈,以及考試時臨時學習的舞蹈動作跳得如何。
考完后,馮田青回到老家,之后她收到了北京戲校舞蹈系國標舞專業(yè)的錄取通知書。沒考上理想中的北京舞蹈學院附中,父親給她的建議是,既然沒考上理想中的學校,就別去北京上學了,畢竟離家這么遠。但馮田青內(nèi)心對國標舞的熱愛之情始終割舍不下。馮田青說:“北京戲校給了我一個機會,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我不想放棄。”后來,馮田青的母親說,既然孩子這么喜歡跳,就讓她去吧。
就這樣,馮田青來到了北京戲校。對國標舞多少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國標舞選手都是一對一對的。因此,學校國標舞專業(yè)招生也是一對一對地招。可事有湊巧,2009年國標舞專業(yè)招來的學生有9個人,少了一個男生。學校決定再招一個,而這個插班生,就是馮田青未來的搭檔戈薪權。
說起戈薪權的北京求學之路,似乎更加曲折。時間從2009年向前一年,2008年戈薪權參加了在北京舞蹈學院舉行的考試。他考前有關舞蹈、音樂、軟開度的功課做得很充分。考完回到老家山西運城。沒多久,北京舞蹈學院附中的錄取通知書也來了。他是考上了,可因為是外地生源,得額外交一筆不菲的學費,家里負擔不起,戈薪權最終選擇放棄。但他放棄的是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并沒有放棄國標舞。
兒時在母親的支持下,戈薪權走上了國標舞的藝術之路,這一次母親又成了他堅強的后盾。戈薪權選擇到北京一家私立舞蹈學校繼續(xù)學習,母親作為陪讀,在學校旁邊找房租下,照料兒子的生活。戈薪權在私立舞蹈學校學習了將近一年,除了學拉丁舞,還學摩登舞。之后,戈薪權希望能夠有機會到更好的學校深造。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母親。那會兒戈薪權在周末,還會去海淀黃莊的一個課外培訓班學習國標舞。母親將戈薪權的想法告訴了培訓班的鄒陽老師。恰巧鄒老師和北京戲校國標舞專業(yè)的成沂老師是舊年同窗,經(jīng)此引薦,戈薪權有機會參加了插班生的考試,就這樣,順利地成為北京戲校國標舞專業(yè)的一名學子。
舞出風華
“入學第一年學習的是國標舞基礎內(nèi)容,都是單人練習。”戈薪權介紹。馮田青補充道:“基礎內(nèi)容以學‘基本步為主,國標舞每支舞都有自己的‘基本步。”
其實國標舞,不管是哪一個舞種的哪一支舞蹈,不管跳得多么復雜,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這種“走”就是馮田青說的“基本步”。而在這每一步中,都包含著速度、距離和方向。可以把它歸納成國際標準交誼舞步速、國際標準交誼舞步距、國際標準交誼舞出步方向。除了舞步,舞姿作為基礎也同樣重要。國標舞姿勢如果沒有掌握正確技巧,而是用不大恰當?shù)姆椒ㄈネ瓿蓜t往往形成不良姿勢,導致在跳舞時產(chǎn)生不協(xié)調(diào)現(xiàn)象,會增加舞蹈動作完成的困難,形成姿勢的扭曲。
當然,在入學之前戈薪權與馮田青已經(jīng)有了很好的國標舞基礎,因此感覺頭一年的基礎學習并不困難。在一年以后,老師開始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分組,水平相當?shù)哪猩殖梢唤M學習。“組合到一起后,先學的是摩登舞的華爾茲和拉丁舞的恰恰恰舞。”戈薪權回憶。在學校除了上大課,還有小課,對于已經(jīng)有功底的兩人來說,老師一對一教,提高得更加明顯。真正遇到困難還是兩個人一塊兒學習的時候。“兩個人一起跳舞,配合是最難的。”馮田青告訴我,為了配合好,兩個人每天至少練習兩個小時。
戈薪權與馮田青第一次參加比賽是在北京地壇體育館,那時他們還在上初二。比賽時兩人十分緊張。不過第一次參加市級比賽他們就拿了第五名的好成績,而且這也是全年級最好成績。一直以來,他們的成績在學校里都是最好的,他們獲得的獎項也越來越多。2013年,他們參加國內(nèi)最高水平的比賽“桃李杯”和“全國錦標賽”,均斬獲金獎。由于成績突出,學校決定讓他們參加2014年在英國舉行的黑池舞蹈節(jié)比賽。
這是戈薪權和馮田青第一次出國比賽,他們和另外兩對同學跟著成沂老師先去了英國的謝菲爾德市,他們的外教老師Scott先生的家就在這里。Scott先生的家是國標舞世家,父親留給他一棟樓,既是他的家也是他從事國標舞事業(yè)的工作室。戈薪權和馮田青在這里接受了Scott先生一周的重點培訓后,向黑池進發(fā)。
對于每一個國標舞舞者來說,黑池的季花園皇后舞廳就是一座圣殿。在采訪戈薪權和馮田青時,他們充滿敬意地說,那里就像是一座宮殿,全世界的優(yōu)秀國標舞舞者都在這里歡聚一堂。也許是這種宏大的氣勢和陌生的環(huán)境,讓兩個十七八歲的孩子產(chǎn)生了緊張的情緒。剛一開始比賽,他們兩個人表現(xiàn)得并不盡如人意。“感覺自己一下特別渺小,總是沒法投入進去,沒法融進舞蹈和音樂中去。”戈薪權告訴筆者。但在之后,他們漸漸進入了狀態(tài),發(fā)揮得越來越好。最后他們進入了全世界的前24名!雖然也有一些其他的中國選手闖進了前24名,但他們都是大學生,已經(jīng)超過21歲。只有這兩個孩子,戈薪權18歲、馮田青17歲。可以說,他們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通過這次黑池舞蹈節(jié)的比賽,戈薪權與馮田青國標舞跳得更加從容。隨后在深圳舉行的國際標準舞世界公開賽上,戈薪權和馮田青的摩登舞拿到了21歲以下組的冠軍。這在21歲組中,他們也是唯一的一對中專生。
采訪臨末,戈薪權和馮田青想對他們的成沂老師和臧曉靜老師說一聲感謝,感謝他們這六年來的付出。明年戈薪權和馮田青即將高考,他們打算考取當年失之交臂的舞蹈藝術最高學府——北京舞蹈學院。相信成績突出的他們,參加考試一定會非常順利。這也讓我感受到北京戲校真是一個圓夢之所,只要你肯付出,北京戲校定會助你達成心中的夢想。
(編輯·韓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