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立娜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以就業為導向的職高語文教學
申立娜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職高教育具有它的特殊屬性,這種特殊屬性決定了職高教育的教學目標是“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從而決定了職高語文課程應堅持“以人為本,以能力為本”“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以“必需”“夠用”為尺,不僅要重視學生基本語文能力和素養的培養,還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就業需求,致力于對學生作為從業者的職業語文能力和素養的培養,突出職教特色。
職高語文;教學;就業;學生
在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尤其是我們職高更應注重學生素質。因為職高的主要任務是為國家培養和輸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合格勞動者。如果以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素質為教育己任,那么語文課則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陣地。
首先,要明確職高語文教學與普通高中語文教學的區別。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我們的教改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雖然都是語文課,但是職業高中的語文與普通高中的語文有著很大的區別。二者區別的根本原因在于培養對象的不同。普通高中是為大中專院校培養生源,而職業高中則是直接為市場經濟下的社會培養新型勞動者。培養對象的不同,決定了教學的側重點不同。職業高中的語文教育,更應該注重語文學科與人的發展關系。以我所在的學校為例,我們培養的對象絕大部分是具有一定技術素質的一線工人。所以,雖然同樣是語文教改,同樣都是提倡能力本位的語文教學,但是其實質還是有區別的。
職業高中注重將語文教學內容與學生職業發展需求結合,讓學生學有所用,職業高中學校語文課應結合社會對一線從業人員的要求,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重點來篩選、組織、實施教學內容。與高考相比,用人單位對職業高中畢業生的書面理解和表達要求較低,而在口頭表達方面則有相應的要求,職業高中語文課應該相應降低讀寫難度,突出實用性,向綜合職業能力滲透,讓學生學有所用。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蓬勃發展,職高語文教學手段得到明顯改進,小黑板、教學掛圖基本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演示手段生動形象、蘊含教學信息豐富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部分教師對于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職高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存在著一些片面的觀點,認為職高學生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不一定需要這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較少,甚至沒有,讓現代信息技術游離于教學活動之外。要適應職高語文教學要求,教師應當強化現代信息技術技能,優化語文教學過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導入激趣。在教學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形象導入,在內容上注重選取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題材作為導入的引子,將學生的學習熱情進一步激發出來,為接下來的新課教學活動營造濃厚的氛圍。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手段作為補充教學信息的重要方式。在職高語文教學中,教材中的信息量顯然是不足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做教學活動的有心人,細心搜集與教學活動緊密相關的視頻資料,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播放,增強教學成效。如在說明文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因為缺乏足夠的實地感知,以及教學過程枯燥,而喪失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輔助,再現實地場景,運用影音播放模式讓學生深入了解教材內容,深化教學成效,促進學生全面掌握教學內容。教師還可以將多媒體教學手段作為營造濃厚氛圍的有效手段。如在一些蘊含情感較為豐富的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輕音樂烘托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濃厚的氛圍中開展學習,提升學習效率。
職高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差異性非常大,呈現出金字塔式樣的能力發展狀況,教師如果還是采取傳統教學模式,教學要求齊步走,教學進度一刀切,那么用不了多久,職高語文教學活動就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兩級分化,與兼顧學生發展差異、促進學生長足發展的要求背道而馳,長此以往,不僅不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反而會挫傷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教學成效。要想有效提升職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就需要進一步創新理念,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通過開展差異性教學活動,促進語文教學活動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分層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相應的調整,在優秀生群體中進行拔高,主要側重于加大難度,讓優秀生在引導學生思維模式上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在后進生的學習目標制訂上,要適當降低要求,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目標基本一致,使全體學生都處于自己的最近能力發展區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較為滿意的成績。此外,課堂教學活動組織及課后練習、考查等環節,也需要按照分層要求來進行。在課堂師生雙邊活動之中,教師要設計出兼顧到班級語文學習各個層面學生的實際情況的要求,如課堂提問,既要有深奧的拔高題,又要留有一定數量的基本題型,引導班級各個層面的學生都能夠在教學活動中有充足的參與機會。在練習與檢測環節,教師都應當為后進生單獨設計內容,或是在原有內容上適當調整、刪減,與培養目標相一致。
為提高職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強化他的思維張力,活躍教學氣氛,促進教學活動朝著高效快速的方向發展。教學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以自己的盡心盡力感動學生、感動家長、感動社會,還母語教學應有的地位,建設我們美好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