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秀芝山東省東營市勝利油田勝中社區泵公司幼兒園
關注幼兒人際關系的培養
耿秀芝
山東省東營市勝利油田勝中社區泵公司幼兒園
對幼兒來講,人際交往是一種最基本的需要。只有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有效地促進孩子個性、情緒情感、智力等方面的發展。通過交往,能促進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為孩子提供了與同伴協作、共同完成任務的條件與機會,幫助他們學會理解他人。
幼兒;健康成長;人際交往
在《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體驗到幼兒園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關的,要高度重視良好人際環境對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幼兒不是被動的‘被保護者’,教師應尊重幼兒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是在生活和游戲中學習的,是在與環境和人的積極互動中獲得發展的。
學前期是幼兒身體發展和社會性發展的最佳時期,也是幼兒人際交往能力培養的一個好時期。幼兒時期為孩子人際交往技能的發展提供良好基礎。只有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有效地促進孩子個性、情緒情感、智力等方面的發展。通過交往,孩子能將自己與同伴進行比較,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促進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交往為孩子提供了與同伴協作、共同完成任務的條件與機會,幫助他們學會理解他人,學會辨別是非;在交往中,孩子們的對話、游戲、競爭都是平等的,他們有充分表達情感的機會,能夠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同情心和責任感也能得到發展;交往還能幫助孩子逐步學習、掌握社會道德規范和人際交往規范,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從而極大地促進智力的發展。
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人際關系代表著人的心理適應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志,而人際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缺少正常人際交往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如下適應困難:拘謹膽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縮,或自我中心、不能合作、任性攻擊。而人際交往中的尊重、分享、合作、關心則是預防和治療這類心理問題的靈丹妙藥。由此可見,從小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水平,對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各種心理疾病有著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在孩子的成長時期會制定各種各樣的培養計劃,通過觀察發現,家長對于孩子的培養目標過多的放在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上,他們寧愿抽出大量的時間陪著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也不會讓孩子去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快樂的玩耍,在家長看來孩子會畫畫、會背唐詩、會作數學題就是一個聰明能干的孩子,但是家長們沒有看到,他們所做的這一切正是讓孩子心理出現問題的原因,由于孩子缺少和同伴的交流溝通,出現問題時只會采用他認為是正確的方法去處理問題,考慮問題時只會從自身出發,而不考慮同伴的想法,這就讓孩子在出現問題時不會與同伴很好的交流。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正在不斷的得到發展,但是由于孩子的生活范圍小,生活經驗少,對于許多社會現象、社會事件缺乏了解,又加上孩子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看待周圍的的各種事物和現象,我們發現有的孩子能很好的和同伴一起交往,有的孩子卻不受歡迎,而不能同小朋友一起玩的孩子往往是因為他們缺乏良好的社會交往技能。
1.創設良好的家庭交往環境,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
在家庭中應創造一種民主平等、親切和諧的交往氛圍,以父母為中心和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都是不可取的,父母應當成為孩子的朋友,要讓孩子敢說、愛說,有機會說話。適當地讓孩子參與父母的某些議論,有利于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敢于與成人交往。家庭中有關孩子的一些問題,更應該聽聽孩子的意見,看看孩子的想法,不要一味地只是父母說了才算。
父母要經常帶孩子出門,或者邀請孩子的伙伴來家里,為孩子創造交往的環境;例如,家里買了新的玩具,家長可提醒孩子請鄰居家的孩子來一起玩。別的小朋友上門來玩耍,家長要講表示歡迎的話,還要叫自己的孩子拿出好吃的東西招待他,拿出好玩的東西給他玩。幫助孩子糾正錯誤的交往習慣和行為,培養正確的人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孩子與同伴有沖突后,不要橫加干涉,讓孩子學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處理;不干涉孩子的交友自由,尊重孩子自己選擇朋友的權利,等等。在孩子交往受挫后,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走出受挫的情緒;創造輕松和諧的家庭環境,家長在對人接物方面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教給孩子正確的交往方法和交往技巧,發展特長,讓孩子在同伴面前更加自信;拓寬孩子的知識面,讓孩子與同伴有更多的共同話題;發展孩子的語言技巧,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2.滲透于一日活動中,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
給幼兒創設交往的環境和機會,讓孩子學會互相幫助,感受交往的樂趣。孩子在剛上幼兒園時,還不會去關心同伴,看到同伴不小心摔倒還要譏笑他,這樣會讓一些孩子產生心理上的壓力。針對這樣一種情況,我們可以開展集體活動——《好朋友》,讓孩子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了解同伴的喜好,興趣,怎樣處理與同伴之間發生的爭執,怎樣與同伴分享快樂等,對于生病沒到園的孩子,教師可以組織孩子們用打電話等方式進行慰問,讓孩子從小就懂得關心別人,愛護別人,在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得到了與別人交往的機會,從中發現互相幫助的樂趣。
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它需要我們運用多種方法,尊重每一個孩子,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在日常活動中多采用有效的方式,讓孩子在學會平等交往的基礎上協調好各種關系,充分發揮個體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創造性,使孩子獲得積極的交往的體驗,在人際交往中逐漸地學會待人處事,并從中體驗到人際交往的樂趣,促使孩子交往的能力不斷提高。
[1]董振華,荊淑艷.幼兒社會交往過程中的認知缺陷[J].文教資料.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