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玉河南電視臺電視劇頻道
電視節目剪輯淺談
楊 玉
河南電視臺電視劇頻道
電視節目的制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包括策劃、構思、采訪、拍攝、剪輯、特技合成、解說配音、字幕等多道工序,而其中剪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作為電視工作者,如何利用剪輯手段,提高節目制作質量和畫面語言的創作能力呢?我僅就電視畫面剪輯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剪輯風格,就是剪輯師對節目后期剪輯的整體構思。由于電視節目的種類繁多、形式各異,編導者的風格不同,這就決定了針對不同種類的節目應采用不同的剪輯方式。剪輯師在動手剪輯一部片子前,必須首先熟悉節目、吃透劇本,把握住編導者的創作意圖及藝術追求,根據節目的內容、形式、風格考慮所采用的剪輯手段,建立片子的剪輯風格。剪輯風格一旦確定,就應保持前后一致,使之貫穿于整個剪輯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剪輯師來說,建立剪輯風格雖然重要,但表現是為內容服務的,因此必須服從而不能違背編導者的創作意圖和藝術要求,要與節目的主題、內容、形式、結構達到有機地統一。
在后期剪輯中,無論是剪動作、剪情緒、剪節奏,剪輯點的選擇都必須遵循客觀規律,符合事物發展的邏輯,符合人們的思維習慣。下面試例舉幾種選擇剪輯點的處理方法,以供參考。
1.不同類型節目的剪輯。
綜藝晚會類節目,大多數以歌舞為主,其剪輯點需按歌曲內容及音樂旋律、節奏、樂句、樂段來選擇,并且在音樂節拍強點上切換鏡頭比較流暢。電視劇類的節目,多數按劇情的發展及人物情緒的變化來選擇剪輯點。對于訪談性節目,一般按訪談者的談話內容及現場氣氛來切換鏡頭。紀錄片及紀實性專題片的剪輯要力求真實可信,尤其是長鏡頭拍攝時,剪輯要盡量保證鏡頭完整,避免剪得過細過碎。競技體育類節目,由于動感較強,應選擇動感強烈的地方作為切換點。
2.鏡頭長度的選擇。
一般說來,鏡頭景別、畫面信息量的多少及畫面構成復雜程度都會影響鏡頭長度的選擇。就景別而言,全景鏡頭畫面停留時間要長一些;中近景鏡頭要稍短一些,特寫鏡頭還要短一些;就畫面信息量而言,信息量大時,畫面停留時間要稍長一些,信息量少的則要短一些;就畫面構成復雜程度而言,畫面構成復雜的,停留時間要稍長一些,反之則稍短一些。對于敘述性或描述性的鏡頭,鏡頭長度的選擇應以觀眾完全看懂鏡頭內容所需的時間為準。對于刻畫人物內心心理及反映情緒變化為主的鏡頭,鏡頭長度的選擇不要按敘述的長度來處理,而應根據情緒長度的需要來選擇,要適當地延長鏡頭長度,保持情緒的延續和完整,給觀眾留下感知和聯想的空間。
3.鏡頭之間的組接。
“動”接“動”、“靜”接“靜”是鏡頭組接的基本原則。所謂的“動”與“靜”是指在剪輯點上畫面主體或攝像機是處于運動的還是靜止的狀態。遵循這一原則進行鏡頭組接可保持視覺的流暢及和諧。兩個固定鏡頭組接時,畫面主體都是靜止的,其剪輯點的選擇要根據畫面的內容來決定(靜接靜)。兩個固定鏡頭組接時,其中一個鏡頭主體是運動的,另一個鏡頭主體是不動的,其一種組接方法是尋找主體動作的停頓處來切換;另一種方法是在運動主體被遮擋或處于不醒目的位置時切換 (靜接靜),如果兩個固定鏡頭主體都是運動的,其剪輯點可選在主體運動的過程中。一般說來,剪動作時,鏡頭組接是以主體動作的運動因素作為依據的,小景別的動作要少留一些,大景別的動作要多留一些。(動接動)。當兩個鏡頭都是運動鏡頭,并且運動方向一致時,應去掉上一鏡頭的落幅及下一鏡頭的起幅進行組接(動接動)。如果兩個運動鏡頭的運作方向不一致時,就需在鏡頭運動穩定下來后切換,即保留上一鏡頭的落幅和下一鏡頭的起幅進行組接(靜接靜)。“動”接“動”的一種特殊用法是所謂“半截子”鏡頭組接。即不同運動主體或運動鏡頭在運動過程中進行切換,這樣一系列的“半截子”鏡頭組接起來給人的動感更強,節奏更鮮明,在體育集錦類節目的剪輯中應用較多。需要注意的是,組接鏡頭時要考慮運動主體或運動鏡頭的方向性及動感的一致性。
除了“動”接“動”、“靜”接“靜”外,常見的還有“動”接“靜”和“靜”接“動”。在進行后兩種畫面組接時,要充分利用主體之間的因果關系、對應關系、呼應關系及畫面內主體運動節奏的變化,做到由動到靜,由靜到動順理成章的自然轉換。
上面所說的剪輯基本原則及技巧,主要是為了保證畫面組接的連貫流暢。但剪輯并非“機械”的,除了保持視覺流暢外,更應注重情緒發展的連貫及觀眾心理感受的連續。
電視節目的結構,包括總體布局和段落構造兩個部分。一個好的片子的結構應該做到完整統一、自然流暢、嚴謹新穎。
1.完整統一。
電視節目在結構上應頭尾圓合,各段落要飽滿,比例分配得當,整體均勻和諧,全篇風格統1、渾然——體。如果結構零亂殘缺、脈絡不清,事件的因果關系交待不完整,前后風格割裂,就會使觀眾弄不明白“為什么說”和“在說什么”。
2.自然流暢。
電視節目的結構要順理成章、過渡自然,盡量不顯露人工雕琢的痕跡,更忌諱牽強附會、生拉硬拼。段落之間的銜接要如行云流水,自然而不做作,樸實而不雕琢。
電視剪輯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如果說掌握蒙太奇手法、熟悉鏡頭組接技巧,是每個從事剪輯的工作人員所必備的基本功的話,那么對剪輯節奏的控制、整體結構的把握則更顯剪輯師的功底。只有用心體會,反復實踐,再加上較強的藝術感覺和較高的悟性,才能制作出具有藝術感染力的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