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美麗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大興中學
初中歷史創新教育漫談
祁美麗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大興中學
歷史學科的創新性教育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是他們在了解、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創造性地找到適合自己的有別于他人的學習歷史、認知歷史現象的方法和思維方式,能夠從歷史史料、歷史現象中發現有別于他人的見解、觀點。
思維方式;知識過程;教學目標
初中歷史學科創新性教育的定位有關研究表明,一個人在12-18歲即中學階段是創新性意識、創新性精神和創新性能力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換言之,中學階段是對學生進行創新性教育的最佳時期。
現在中學階段的任何一門學科都具有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意識、創新性精神和創新性能力的功能。筆者認為歷史學科的創新性教育,首先要解決對學生進行創新性教育定位問題,也就是什么樣的初中歷史學科教育教學才是創新性教育?對學生的創新性教育應該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如果這一問題沒有解決,在歷史教學中進行創新性教育就會成為一句空話。那么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中的創新性教育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呢?筆者在此將自己在初中階段歷史學科教學中進行創新性教育的實踐中形成的關于初中歷史學科創新性教育定位的認識、思考從創新性教育的內容和創新性教育課堂教學目標的改變兩個方面訴諸筆端,祈有益于同行的創新性教育。
當代初中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許多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點,其中最為突出的有以下兩方面:
1.重歷史表象而輕本質。
由于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的飛速提高,電視機等各種電子媒體得到了普及,極大地增加了學生了解外界各種事物的渠道。在進入初中階段學習以前,學生對歷史知識了解的途徑主要是電影電視中歷史題材的各類節目(近年來電視中歷史題材的電視劇節目相當多)。但由于學生識別能力和判斷能力的限制,使他們無法從中甄別哪些內容屬于真實的歷史事實,哪些是藝術家們的“再創作”,導致了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缺乏對歷史知識的應有的嚴肅性,學習只重歷史現象的表象,對歷史知識的形象性、直觀性、故事性感到有強烈的興趣,而對歷史事件來龍去脈的分析很容易厭倦,對歷史知識的學習方法和歷史思維方式的掌握感到十分困難。
2.輕理解、運用重記憶。
初中學生在學習歷史學科知識的過程中,很少意識到歷史知識也同樣可以通過理解、運用來達到掌握知識,根本不重視對同類歷史事件認識方法的歸納,不重視運用已知的方法去認知相似的歷史事實,缺乏有效的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方法,在“讀死書,死讀書”的怪圈里死記硬背。
筆者認為,初中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歷史知識中的時間、地點、人物、歷史事件名稱等基礎知識確實需要學生牢固地記住,但更多的時候我們應當考慮如何樹立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如何加強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獨立思考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學會在掌握基礎知識上的溫故知新的學習方法,讓他們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的創新性意識、創新性精神、創新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養,拓展他們學習歷史知識的思維空間,掌握學習歷史知識的方法并學會分析歷史現象,最終學會學習歷史知識,分析歷史資料、歷史事件,能正確解釋歷史現象,這才是歷史學科教育教學的重要目的。
要由在課堂上教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向指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轉變,逐步變知識傳授為學習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意識、創新性精神和創新性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教材上的有關歷史知識時必須根據學生處在不同的年級確定不同的創新性教育目標并采用不同的形式進行教學。
筆者認為,對于初一學生的歷史學科的創新性教育總體目標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并初步向學生介紹一些學習歷史的方法,讓他們能夠運用這些方法學習歷史知識,具有一定的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在這一階段,主要是為進一步培養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方面的創新性行為奠定基礎,教師應重視采用各種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激情,向學生初步介紹、示范學習歷史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行模仿和運用這些方法,向學生提供一定的提問思路以教會學生對歷史教材上的知識提出問題并逐步使之成為一種習慣;
對初二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時則重在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和學習方法的運用。這一階段是學生開始逐漸嘗試創新性的過程,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示范并重,引導學生在學習歷史教材上的知識時運用恰當的方法掌握知識,讓學生在運用中逐步培養流暢、準確的具有歷史學科特點的思維,能從對歷史材料的分析中發現這些資料的新作用并提出自己的新觀點(這種“新觀點”不是嘩眾取寵的、否定一些已有的定論的歷史事件或人物的觀點),最終形成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有意識地發表新觀點、新看法的習慣;
對初三學生的歷史學科的教學著力于學生認知歷史現象的創新性能力的培養和展示,讓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拓展,思維方式得到優化,具有符合自身學習知識實際的方法,具有一定自學歷史知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不囿于教材觀點的評論歷史人物、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教師的作用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及時發現和分析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出現的不恰當(或不正確)的方法或習慣并加以糾正,最終讓他們學會獨立地學習和分析歷史知識、歷史材料。
在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中,學生創新性意識、創新性精神和創新性能力的培養主要表現在學生學習中對歷史知識的認知上,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貫穿整個初中階段,并在學生處于初中階段的不同學習時期要有不同的創新性教育的目標,只有認識到了這一點,我們的創新性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