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士革河北省興隆縣北營房學區潘家店小學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與改進
潘士革
河北省興隆縣北營房學區潘家店小學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動性,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是在課堂完成的,所以提高課堂效率成為教育的重點。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和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以下思考。
1.課堂教學方式的固定降低課堂效率。
小學語文策略有“閱讀”、“表達”兩種基本課型。“閱讀”、分低年級四環節閱讀教學、中高年級四環節閱讀教學兩種策略;“表達”分低年級三環節寫話教學、中高年級三環節習作教學、四環節口語交際教學三種策略,另有“自學——交流”課堂教學策略。教無定法,根據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固定的教學模式和過程只能適應某一階段的學生或某一特定群體學生,不可能對所有學生都適應。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是空洞的熱鬧,不符合農村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脫離了現實。《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教師轟轟烈烈的講了一節課,學生也如癡如醉的聽了一節課,而不注重練習,缺乏學以致用的訓練。教學模式的固定束縛了教師的發揮和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展,從而導致語文課堂比較模式化,固定化,學生缺乏興趣,導致課堂效率不高。
2.教學手段的落后。
說到教學手段,一是硬件,這里指計算機、多媒體、投影儀、遠程教育等教學設備的配置和利用。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教育的成就有目共睹,教育投資也不斷加大,我們的城市教育辦的如火如荼、轟轟烈烈,軟硬件環境十分優越,但是農村的基礎教育設施和城市有著天壤之別。教學設備的缺乏也降低了課堂效率。其次就是軟件,就是指教師的素質和教學技能。現在中國老齡化嚴重,教師隊伍老齡化也不容忽視。在農村小學,每個學校五十歲以上的教師占教師數量的三分之二還要多。由于年齡比較大,對一些計算機信息技能接受、掌握比較差,不能把計算機技術熟練應用到教學,只能用傳統的教授方法,這也導致語文課堂效率的降低。
3.課堂缺乏學習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師責無旁貸。著名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所說:“教師的語言生動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課堂興趣的培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文老師素養的高低;取決于語文課堂上老師的是的引領。目前農村小學教學設備有限,教師傳統教學思想一時難以轉變,只能用傳統的教授方法,導致學生學習興趣減弱,課堂效率降低。
4.語文閱讀量少。
《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豐富的語言來自于積累。我們課堂上學的字詞、古詩、名言諺語等知識必須由課外閱讀不斷加強,再由課外閱讀不斷補充。閱讀是語文教學重中之重。但是目前,農村小學在閱讀教學方面還由很大差距。由于課外讀物的貧乏、繁重的作業擠占時間太多、閱讀氣氛的淡薄、不重視等原因,致使學生閱讀量很少,根本達不到新課標的閱讀要求,更不可能對讀書有很好的感悟,再讀書中受到文化情感的熏陶。語文的課外閱讀和語文課堂是緊密聯系,密不可分的,它們相互補充,相互促進。課外閱讀有利于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1.加大對農村小學的投資,完善教學設備。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農村教學資源的投資也不斷加大,但是農村的教學設備還是不盡人意,還有很大的差距。多渠道籌措資金,進一步加大農村小學基礎設施和教學設備的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使教師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效率。
2.提升教師專業素質,提高課堂興趣。
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師責無旁貸。課堂興趣的培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文老師素養的高低;取決于課堂上老師的引領。所以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素養,增強人格魅力。教育部門也為教師要提供質量高的培訓學習的機會。此外,備課時,要認真研究教材,宏觀把握教材,分析透教材,為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3.課堂教學策略要靈活,學習方法要引導。
教學策略是為了達成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在對教學活動清晰認識的基礎上對教學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的一系列執行過程,是教師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活動的整體性把握和推進的措施。它只是一種宏觀的指導,并不是什么教學活動都必須按照固定的策略來作評價標準。我們現在的教學策略只是一種參考,而不能生搬硬套。我們教師教學策略的制定、選擇與運用中必須要從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入手和著眼,要兼顧教學的目的、任務、內容,學生的現實狀況和現有的教學資源,靈活機動地采取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有序的進行。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靠傳統的教學方法,是遠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我們要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電教設備,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不斷運用新的教學手段,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有效實施語文教學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