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 強石家莊市長安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語言藝術性
祖 強
石家莊市長安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教學語言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進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教師通過教學語言,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師的教學語言水平,是課堂教學能否取得高效的一個關鍵。教學語言更是一門獨特的藝術,教師要會運用語言藝術,捕捉最佳的教學時機,達到完美的教育學生的目的和高效的教學質量。那么,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實現教學語言藝術性呢?
職中學生在學習計算機時,往往喜歡上機操作課,對課堂理論性教學感到單調,尤其是在學習高級語言進行程序設計時表現較突出。此時如果教師只是單純的強調理論知識的重要性或采取簡單批評指責的方法要求學生注意聽講和積極思考,效果不會很好。如果采用電視節目預告中使用的“懸念”手法,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會得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講循環語句時,我手舉一張紙,設其紙厚0.5mm,接著提問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是多少?此時學生會異口同聲回答出來。這時學生已經產生了一個疑問,一張紙和珠穆朗瑪峰有什么聯系呢?接下來話峰一轉說道,就用這樣的紙(足夠大),對折若干次后,就可以達到或超過世界最高峰的高度?學生馬上會瞪大了眼睛張開嘴發出驚訝的聲音。此時懸念已產生,興趣也調動起來了,他們會懷著急切的心情要編出程序來驗證一下這個問題。教師這時恰當地點出編這個程序的幾個主要環節。學生會懷著極大的好奇心,一定要把程序編出來驗證一下,預期的教學效果達到了。
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師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教師的幽默是贏得學生喜愛,信賴和敬佩的重要條件。
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基本概念和理論性的教學內容,往往使教師感到棘手,使學生感到抽象、枯燥,記憶較困難。在講授時,如果教師運用風趣的語言,適當的比喻或與眾不同的思維,就能將繁雜化為簡潔,沉悶化為輕松,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在講解軟磁盤的使用時,5寸軟盤是將缺口封上為寫保護,3寸軟盤則是將寫保護劃片打開時為寫保護。學生在學習時很容易認為3寸盤和5寸盤一樣都是將口封上為寫保護。講到這一點時,我拿出了一張3寸軟盤,將寫保護劃片打開,讓盤片上二個孔對在兩只眼位置上,告訴學生,3寸盤上有兩只眼睛,當二只眼睛都瞪著時,是處于高度警惕的戒備狀態,別人是侵犯不了的(寫保護了)。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時(把劃片封上)是放松警惕的狀態,因此就沒有進行寫保護。聽到這一比喻時,學生都歡笑不已,點頭稱是,至此,這一教學難點在幽默的情趣中解決了。
在講到數據庫文件記錄的刪除時,有三個命令:邏輯刪除,物理刪除,恢復刪除。可巧當時正是6月份,天氣已熱,又是下午課,有個別同學扒在桌子上昏昏欲睡。我說,被邏輯刪除的記錄并沒有從數據庫文件中消失,仍然占有物理位置,只是不能參加集體活動了,就象現在我們全班同學大多數都在聽老師講課,而個別同學在睡覺,老師講的課不能聽了,同學們回答的問題也聽不到了,他自己已經把自己DELETE了,我們是將他PACK呢還是RECALL呢?此時同學們都笑了起來,大聲說:“RECALL吧。”與睡覺學生相鄰的人已將其捅醒了。醒來的學生不知所措地看著大家笑,一會兒明白了,就不好意思地看著老師。見此情況我又接著說,既然大家都不同意將你PACK,你也已經被RECALL了,那么我們全班這個數據庫繼續工作。笑聲把困意都驅散了,三個命令各自的含義和功能讓同學們在笑聲中都理解了。
教學批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但許多學生由于定勢往往對此充耳不聞,視而不見,使得教學批評收效甚微。學生在學習中發生差錯是難免的,此時,教師若厲聲厲語,指責、批評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口服心不服。如果教師采用溫和含蓄的語言能使學生消除窘態,緩和氣氛,跳出困境,深化理智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一次,在批改作業時,發現有幾個學生抄襲作業,怎么處理呢?在課上我講了這樣一段話: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兩片葉子是完全相同的。可是這次在批改作業時,我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天工造物,奇妙無比,有好幾個人的面孔是一模一樣的,就像是用克隆技術克隆出來的一樣,簡直把我驚呆了,難道克隆技術已經普及到我們中學了嗎?請你們幫助我解答這個問題。開始學生都煞有興趣地聽著,聽著聽著那幾個抄襲作業的學生表情就顯得緊張起來了,當大多數學生笑著說:“抄”字時,他們的表情就更不自然了。至此,一個“抄”字正是教師批評的主題,借學生之口點了出來,基本目的已達到了,教師這時就可以順勢而下,點到為止即可。從始至終沒有點名批評,也沒有厲聲指責,而是用含蓄的語言開導學生,讓他們在和諧,愉悅的氣氛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達到批評教育的目的。
教學語言也是一門教學藝術。教學語言表面上看是口才問題,實質上是教師學識與修養的問題。正如人們常說的:文如其人,言如其人。一個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根據中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采用隨機應變,因勢利導的教學藝術,運用多樣化的教學語言,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引人入勝,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科學的思維,深化理智,強化教學內容,從而達到高效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