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峰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展旦召蘇木中心小學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白海峰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展旦召蘇木中心小學
創新是一個進步的靈魂,創新意識的培養,是教師的重要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的探索,尋求創新意識的方法,教師在備課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出發點鉆研教材,在學生學前預習中,設置開放性的題目,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在課堂探索求知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小學語文;培養;創新意識
所有的創新人才都必須具備內在的強烈的創新欲望,激發人才的創新欲望是創新教育的基本任務。要完成這一任務,教師必須加強學生創新意識教育,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對創新教育有所認識,逐漸形成以創新價值為目標轉化為內在的需要,使之自覺地成為符合時代要求,具有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下面我就談談自己是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
我們的語文教學正是要使學生在大量的識字、閱讀“模糊”理解中,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達到創新思維的境界。因此語文教學中,我采用“自學——討論交流——啟發指導——練習遷移”這一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如:我在教學古詩《村晚》時,為了讓學生學好這首詩,開拓學生的學習思路,用創新思維來探索古詩教學方法,我是采用以下幾個步驟進行教學的。第一是讓學生自學古詩,感悟詩的意思;第二是讓學生說出自己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找出其中共同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如我問“你們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學生提出“水滿陂”、“寒漪”、“信口吹”、“無腔”這些詞語不理解,我不是直接回答問題,而是提供看圖理解、查字典理解、同桌討論,離開座位向他人請教等學習方法,讓學生選擇一種認為適合自己并能夠幫助自己理解的方法去自悟詩意,這樣課堂的氣氛就活躍了,討論聲非常激烈,學生各抒己見,匯報時,我又讓學生回答疑問后并能說出自己是如何解決問題的,這樣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培養;第三是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進行重點啟發指導、領悟詩情、詩的韻律、節奏與詩的內容、情感。只有通過反復朗讀、品位詩的韻律美、節奏美,才能使詩句成為有形的畫面,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學生閱讀自己喜歡的詩句,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并進行示范,當學生讀到一定的火候時,再配上音樂,讓學生把誦讀變成欣賞性的讀、創造性的讀。在讀的同時,詩所表達的意境美就能在頭腦中顯現出來,達到“詩、人合一”的境界,創新意識得到充分顯現;第四是通過完成作業和實際操作,教師應對學生的自學效果給予充分的肯定,然后根據教材中所提供的畫面,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以《鄉村晚景》為題,用自己的語言把這美麗的畫面再現出來。學生靜思了一會兒快速書寫,我相機對差生給予點撥,最后選出幾位學生的作業,讓他們有感情的讀一讀,其中一位學生是這樣寫的:“池塘邊長滿了小草,池塘中漲滿了水,清涼的水面蕩起了細小的波紋,映著遠出快要落山的太陽灑下的余輝。是放牛的孩子回村的時候了,他快活的橫做在牛背上,手握短笛,隨口吹著不成曲調的曲子。”這位學生寫得不錯,但讀得沒有感情,現在讓大家跟隨著音樂有感情的讀一讀,學生一下子就進入了意境,營造出一種怡然自得、其樂融融的氛圍。這樣的遷移練習,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是創新思維訓練和創新能力培養的主陣地。學生正是在廣泛的閱讀中汲取知識,認識社會,感悟生活,再寫作訓練中抒發情懷、感悟人生、萌發創見。因此,語文課堂應給學生以無限的空間,讓暢想的思維自由飛翔,每節課都應有真情的交融、高峰的體驗、心潮的激蕩、靈感的爆發。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因為教學過程不僅僅是一種抽象的知識傳授過程,而應是人類創新活動及其過程的揭示、分析,并使學生有所啟迪的過程。
如:在教學《掌聲》一課時,我首先提出“課文為什么用掌聲為題?在我們的生活中時常會聽到掌聲,你是怎樣理解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下子調動起來,求知的欲望也非常的強烈。帶著這樣的問題,我讓學生自由閱讀課文,解決問題,發現問題。然后再讓學生弄清本課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作者為什么要采用這樣的思維方式來寫作?其目的是什么?通過這些問題的分析,學生就能夠間接地理解作者的創新思維及創造性的活動,從中得到創新的啟迪。再次是讓學生精讀課文聯系生活實際,發表看法、解釋文中的難句“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欣賞佳句“后來,小英在給我的來信中說:‘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次掌聲,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氣。我永遠感謝這掌聲?!边@樣學生就能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去理解、探求文章中所闡明的道理,創新意識得到了培養。學生在對創新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進行科學的分析,得到恰倒好處的解答后,受到我的高度評價。如“棒!你真聰明,分析的太好了!”等,再我的鼓勵、喚醒和鼓舞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享受到了創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感受到了這些創新活動的艱辛。學生的創新精神得到充分的發揮,創新能力也得到了發展。這正是創新精神的本質體現。學生在閱讀中產生靈感,在閱讀中產生豐富的想象,他們得到了生活中間接或直接的創新經驗體驗,對課文的認識更深刻了,掌聲的含義也就真正的理解了,即掌聲是指給予別人的關心、愛護、理解和支持。它往往可以使對方感到溫暖和力量,鼓起戰勝困難、擺脫困難的信心與能力。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欲望和激情都被激起來,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了知識,培養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