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敬河北省深州市教師進修學校
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戴 敬
河北省深州市教師進修學校
新課程改革強調在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生物課程作為中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必須在實施探究性學習方面進行廣泛的探索和實踐。本文通過備課、導課、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實驗教學、讓學生感受探究的方式和過程五個方面論述了教師如何在生物教學中進行探究性教學。
生物教學;探究;主體;興趣;情境;實驗;感受
探究性學習是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和技能、體驗和了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創新意識、樹立科學的價值觀的活動過程。在生物學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落實“探究性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
要求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我們首先應進入“探究”的角色,進行換位思考,備課的過程應成為我們探究的過程。教學實踐中我們摸索了這樣的備課探究思路:確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收集整理相關信息資料→研究學生的思維和認知基礎→設計問題→尋找探究點→設計課堂具體探究過程。
備課時應密切關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過程是學生的活動過程,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引導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學會認知、學會合作,為此我們必須關注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將教師組織活動和學生自主活動進行對照、比較,看看教學活動的安排是否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情景、問題、探究點的設置是否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教法是否建立在學法基礎上,以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下面是我們設計的“細胞增殖”教學中,實施“情景——問題”驅動式自主探究過程的部分片斷。如:
(1)從細胞變化的角度分析,生物體為什么能由小到大?
(2)情景鋪設: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生物體大都是由許多體積很小的細胞組成的,而且細胞生長到一定程度會發生細胞分裂或者不再繼續生長呢?
這種探究性教學的設計,以學生認知結構內的富有啟發性的常規問題或已知生物事實材料,創設鋪墊型的問題情境。學生一般能從問題出發,通過由淺入深,由此及彼,由正及反的不同方式,不同層次的聯想,變化發展出不同類型的新問題,從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這對培養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和合乎情意的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著名的物理學家李政道也說過:要教學生“學問”,必須首先從教學生學會“發問”開始,沒有自己的問題,就永遠沒有發展和前途,因為“問題”能使學生在心理上感到茫然,從而產生認知沖動,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所以“問題”是學生思維活化的源頭,是主動學習的基礎?;谶@些原因,我十分鼓勵學生在預習新課、學習新課,課外閱讀和實驗觀察等環節中努力做到“三多”,即多發現問題、多提出問題、多思考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生逐漸從沒有問“問題”的習慣中走出來,慢慢地能夠發現一些問題,到現在,幾乎每學習一個新知識,他們都能提出很多問題。
如:在“生殖和發育”中,在我的鼓勵下,學生也提出了很多問題:為什么有的人會花粉過敏?雙胞胎是怎么產生的?為什么有的雙胞胎是同一性別的,而有的卻是龍鳳胎?為什么有的人聰明,有的人笨?一般情況下,一個卵細胞只能和一個精子結合,那為什么女性一生只產生400多個卵細胞,而男性一生卻要產生不計其數的精子?等等。對于提出的這些問題,學生有能力當堂解決的,教師就不能自已一個勁地“竹筒倒豆子”,這樣會使學生產生思維上的惰性,而是應該鼓勵他們進行討論,各抒己見,集眾家之所長,從而獲得問題的答案;不能當堂解決的,我則提供給他們一些相關的資料,讓他們通過閱讀,相互討論,從資料中找到答案,這樣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結論,倍感成功的喜悅,也自然而然的促使學生進入一個“主動學習→產生疑問→努力解疑”的良性循環中。
實驗是人們認識和研究物質或驗證某一理論的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而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讓學生參與到實驗中來,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更能使學生樹立實事求是、認真嚴肅的科學態度。高二新教材中的實驗內容較多,這就為在實驗中落實探究性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例:在進行“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的前一天,先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理論知識討論該實驗中應如何注意材料的選擇和處理。學生各抒己見,經過討論,歸納出了要點。當然除了讓學生學會選擇和處理實驗材料外,還可以從學會分析實驗結果、學會撰寫實驗報告、研究改進實驗的方法、改進實驗的器具等方面著手來實現“探究性學習”。這樣學生通過主動學習與探索,更好地理解了知識,獲得了學問。認識到學習科學要有嚴肅的科學態度,而且學生通過實驗探索,提高了利用科學的研究方法來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只要教師勤于鉆研,敢于創新,倡導探究性教學,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藝術,并且合理引導學生通過自己主動的鉆研,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1]馮金梅.高中生物教學中探究性教學方法初探[J].中小學教育,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