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紅艷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第九中學
中學地理教學中如何滲透創新教育
董紅艷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第九中學
當今世界是一個充滿競爭也鼓勵創新的世界,這樣就使得培養創造型人才成為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同時,這也是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重要任務。
今天的學生,是完成中華民族復興使命的主力軍。他們的創新能力如何,直接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展。因此,今天的教育,應在各門學科中,有意識地滲透創新意識,一點一滴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地理課程是科學文化基礎知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科學文化水平,有著其它學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生產活動、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各個方面,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日益密切。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改造的程度及規模日益深入和廣泛,人類生活的范圍已從地表擴大到太空,深入到海底。為了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保持自然環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中學地理教學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提高民族素質、開發中華民族創造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除了使學生掌握系統的地理知識之外,還應注意有目的、有意識地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獲得較高的發展水平,并掌握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的本領。這就要求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教師要以地理原理中的規律性的知識來武裝學生、學生掌握了規律,既可以發展智力,又可以提高創新能力。
語言是教師傳授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工具。地理學科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綜合性強,知識內容豐富,而大部分知識是學生沒有也不可能親自經歷,這就要求地理教學語言不僅要做到科學、準確、清晰,而且能靈活運用語言的藝術,如適當的加上一些諺語、詩詞、成語、歌訣等趣味語言,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還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地理意境,喚起學生的形象思維,充實地理表象,使學生聽課時如同身臨其境,聽后心馳神往,回味無窮,從而,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在講授《世界地理》(上冊)“七大洲、四大洋”內容時,用“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太平大西洋,印度北冰洋”,既簡單又好記,重點也得到深化理解;用“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來講述氣溫的日變化。這些趣味語言的運用,對地理課堂教學會產生良好的效果。使本來枯燥無味的地理課變得生動、活潑、有趣,學生也易于接受和掌握地理知識。
“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是通往學生內心世界的橋梁,是點燃學生心中自尊和進取的火種。為此,教師應努力營造出師生親密無間的和諧氛圍,像春風雨露般滋潤著學生的心田。因而在每一個課堂提問中,只要學生舉手回答,無論正確與否,首先肯定他們肯動腦筋、勤于思考的精神。值得注意的是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舉手時,多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增添一份自信與參與的興趣。老師的關心的鼓勵似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特別對普通中學來說,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比較多,因此,情感教育顯得特別重要。所以說,濃厚的興趣是成功的向導,堅定的信念是勝利的保證,也是創新意識形成的前提條件。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把文本,圖形、圖像、視頻影像、動畫、聲音等表現信息媒體的優化組合,并通過計算機的綜合處理和控制,完成一系列人機交互式的操作。作為地理學科來講,多媒體輔助教學尤為重要,因為它具有形象、生動、逼真、直觀的特點。廣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有利于優化地理課堂結構,使課堂素質教學達到更高境界,從而豐富和完善素質教育。
目前,多媒體輔助地理教學的利用越來越廣,并隨著家庭條件的日益富裕,家庭電腦的普及,因特網與校園網的并軌,當務之急是制作出更加精美,更加有趣的中學地理教學軟件,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中有“學”、有“思”、有“樂”、有美的享受,有理想、思維的啟迪,也有知識的傳播,品德的熏陶。以改變重“教”輕“學”、重“講”輕“思”、重“灌”輕“趣”、重“知”輕“智”這種現象。
參與小制作或社會實踐正是迎合了學生的這種心理,因而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為此,學校可采取建立“簡易地理儀器模型制作室”、安排適當的野外考察以及通過對地理資料的收集等舉措來更好地誘發學生的創造力。
智力的發展是以思維能力的發展為核心,思維能力的發展又突出表現在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上,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又以思維的條理性為依據,而思維的條理性又以規律性的知識為基礎。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智慧不是別的,而是一種組織的很好的知識體系。”通過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思維受到啟迪,擴大了知識面,增加了信息量。只有這樣,才能改變“紙上談兵”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觀察、聯想、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綜合創造力。
素質教育已成時代的潮流,素質教育的關鍵是創新教育。重視學生智力的培養,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當代教育改革的主要標志,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這也表明了我們新時代的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更為全面地培養學生的智能,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才能更好地將創新教育滲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