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華山西省大同十二中學
提升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石志華
山西省大同十二中學
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實施有效教學是教育工作者不斷追求并為之奮斗的目標。在多年的生物學教學中,筆者不斷探索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本文就最為實用有效的幾種策略做一簡單介紹。
提升;初中生物;有效性;對策
課程標準和課本是教師教學的依據。教師只有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和吃透教材,才能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生物課堂的目的和要求,要從知識教育、能力培養和政治思想三方面綜合考慮,不能顧此失彼。教學方案是教師對整個一課教學設計意圖的體現。教學方案設計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師在設計教學的過程時,一定要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與思想水平,符合學?,F有的實際條件。這樣設計出的教學方案才切合實際,才具有可操作性,那種照抄書本或只摘錄知識要點、照搬他人現成教案或沿用自己舊教案的做法是極不可取的。高質量的生物課堂教學方案還必須包括教具準備、教法設計和學法指導等。高質量的教學方案是實現生物課堂教學高效率的必要前提。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觀察和實驗是生物學基本的研究方法。近期使用的各種版本的中學生物教材,都根據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選編了大量的觀察和實驗內容。如九年義務教育省編初中生物實驗本第一冊(下)就選編了觀察與動手29項,學生分組實驗4項。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動學生,克服困難,創造條件,搞好教材中所選編的每項觀察和實驗的教學。通過這些觀察和實驗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養成他們客觀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師在安排觀察、實驗內容的教學時要重視和設法克服教學內容、時間與自然季節不相符的困難。必須有計劃地做好觀察的實驗教材的采集、培植、飼養和保存等工作,否則過了適宜的季節,也就錯過了最佳的教學時機。生物教師在課堂上,合理地選擇、組合和使用掛圖、模型、投影、錄直觀地向學生傳授生物學知識,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打破時空的限制,增加課堂信息容量。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做好觀察實驗,加強直觀教學,上出生物課堂教學的學科特色是實現生物課堂教學高效率的首要途徑。
選擇教學方法時不必拘于學科限制,采用跨學科的方法不僅可以開闊思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達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隱為顯的目的,從而優化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實現有效教學。例:借用物理學實驗說明生物學問題?!把酆鸵曈X”的教學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學生難以理解光線經眼球折射后在視網膜上成像及近視、遠視原理等知識點。于是,我利用物理學科所用的光學儀器和實驗用具儀對這個部分的內容進行了實驗演示的教學設計。新增加的演示實驗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有了感性的認識,使抽象的概念變得非常直觀、形象,便于學生學習,從而有效地化解了教學難點。
操作是一種手、腦等器官的協調活動,動手操作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生物學教學中教師應盡苛能多地提供讓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這樣可以調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獨立性、能動性,從而解決學習中的難點,實現有效教學。例如,在“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一節教學中,關于“肺的容積到底有多大?”的問題,我告訴學生,直接測出肺的容積比較難,不過我們可以借助其他手段進行大致測量。我提供了圓氣球、軟尺、細繩等,并提示:①如果用C代表圓氣球的周長,則圓氣球的體積=C3/6π2。②如果周長以cm為單位,則上述公式計算出來的體積單位正好是毫升。請動手測量并計算出自己的肺的容積。我引導學生根據提示分組討論確定測量的方法:先深吸氣,然后盡力呼氣,呼出的氣體吹進圓氣球內,接著用軟尺量出氣球的周長(注意測量),代人圓氣球的體積公式,經過計算,就可以得到肺的大致容積。在此基礎上,我要求學生兩人一組,相互合作。通過測量和計算,學生對自己肺的容積大小有了初步認識,并在教師指導下經過統計還能計算出全班同學肺的容積的平均值。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使學生手腦并用主動參與學習,課堂氣氛活躍,而且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學生的潛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類似的還有:學習細菌和真菌部分時讓學生自己培養霉菌、酵母菌;探究鼠婦、蚯蚓的實驗讓學生自己準備實驗材料;學生用礦泉水瓶灌注水來感知人內體總血量等。
目前,不少學校已明確要求教師課堂教學中安排學生練習的時間不少于15分鐘。這就要求教師還必須在課堂練習題的設計和靈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課堂教學中安排學生練習的時間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需要靈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剛上課的復習鞏固時,可以穿插在新知識的傳授過程中,也可以放在課堂教學內容完成后。課堂練習題的提前設計和課堂上的靈活使用,能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據此調整教學節奏,及時進行矯正教學等。這對確保生物課堂教學優質、高效十分必要。
例如,在講解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的概念時,列舉嬰兒吮奶、寒冷使人打哆嗦、談虎色變、望梅止渴等反射活動,請學生辨別等,其檢測和鞏固效果都非常好。練習到位,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是實現生物課堂教學高效率的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