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欣欣河北省館陶縣實驗小學
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
裴欣欣
河北省館陶縣實驗小學
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課堂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優化教學關系,營造創新氛圍;優化課堂環境,激發創新思維;優化教學手段,培養創新能力。使英語課堂成為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沃土。
創新;氛圍;思維;能力
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課程改革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課堂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如何轉變教育觀念、棄舊汲新,培養出一代有扎實基礎、有創新精神、有開拓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當今教師的首要任務,那么我們又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呢?
小學生有著愛說愛鬧的孩子氣,他們無所顧忌、敢想敢說、好動,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因此,我們必須因勢利導,不要為了盲目追求課堂紀律打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們應適當地把教室變成他們的活動場所,讓他們自由地施展個性,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習內驅力自然逐步增強。
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于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于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呈現語言材料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可信的情景,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
討論式、質疑式的教學有利于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的發展。要讓學生豐富想象,積極探索求異,堅持獨立見解,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造性因素,通過設疑創設情境,給予每位學生參與的機會。讓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進行發散創造。課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計新穎別致、并能喚起學生共鳴的問題。讓學生在獨立思想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討論,集思廣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識,讓學生自由地求異發散、編寫新的內容。
1.在想象中創新。
想象是創造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要培養思維的獨創性,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可運用手段形象生動地再現教學內容,做到聲像結合,圖文并茂,適合小學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齡特點。幫助學生在語言與表達對象之間建立聯系,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自覺、更有趣地進行英語交際活動。在這基礎上合理安排一些游戲多角度地培養學生想象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注意發掘一切可以調動學生創新思維的因素,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想象中創新。
2.在情景中創新。
兒童是善于模仿的。從母語學習的規律看,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尤其是兒童的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從模仿開始的。學生在模仿課文語言時,能獲得發現的樂趣,能獲得成功的喜悅,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語言實踐的情景,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句型,精心設計練習,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及時把課文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要想培養創新思維,就要力求使學生處于動眼、動手、動口的主體激活狀態。因為充滿趣味性的情境教學,可極大調動眼、耳、口、手的動作。在豐富的教學情境作用下,使學生很快達到情緒的興奮,主動探求知識,主動解決懸念、困惑的方法或途徑,主動研究問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學生在愉快的游戲過程中,身心比較放松,主體意識大大增強,潛移默化地使自己增長了知識,拓展了思維空間。例如,在教授第二冊第20課《Happy Birthday to you》這一會話中,我讓學生自己設計情境,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分成各種不同的過生日角色,來練習本課的會話。他們設計的都很有創意,每組都有每組的精彩所在。在原有的會話內容中,加入所學的知識,將枯燥的會話演繹得別有生色,再加上毛茸玩具和生日蛋糕待等道具。使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積極動腦去想、動手去做、動口大膽的去說,創造性思維很好的發揮出來。
教師還可以利用插圖來創設情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插圖是語言的形象再現,語言是插圖的理性表述。請學生根據圖畫的內容編一段對話。學生會運用所學過的知識,編成各種對話,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激情。反之,也可以讓學生根據一段對話或小短文來畫畫。這也是一種運用語言的訓練。因為學生要繪圖,必須熟讀對話,反復揣摩,才能將腦中的圖畫繪諸筆端。
3.在小組合作中創新。
發展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歸宿。它要求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都有實踐和成功的喜悅。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的方法,讓學生在合作中動腦、動手、動口,從而達到同學間彼此溝通,取長補短。以小組形式展開唱歌、對話表演、猜謎語、完成調查表等競賽。
通過小組學習,給愛動、愛玩的小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參與表現的機會,使枯燥的內容學起來饒有興趣,并且使學生拓展了思維,提高了創新能力。
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造,英語的課堂教學只有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好地進行統一,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逐步培養其求異創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