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志軍 李永萍 李莉 趙曉萍
摘要:免疫程序的制定、疫苗選擇、疫苗保存與運輸、免疫規范化操作和免疫效果跟蹤等,討論了防疫管理對提升豬場疫病防控的重要性。
關鍵詞:規模化;豬場;防疫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1.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12-0048-02
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養殖業迅速發展,養殖場規模化、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場豬群飼養密度較高,飼養環境污染程度高,疫病防控難度大。除了做好科學飼養管理、日常消毒管理、滅鼠滅蟲外,疫苗合理的免疫接種及疫病監測在防疫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免疫程序制定、疫苗選擇、免疫規范化操作和免疫效果跟蹤等細節,討論了防疫管理對提升豬場疫病防控的重要性。
1 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
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制定是指導規模化豬場疫病防控的關鍵,在制定免疫程序方面以下兩點不可忽視。
1.1 依據實驗室檢測數據制定
在豬只免疫前進行抗體檢測,確定首次免疫時間,3周后檢測免疫效果評估,根據結果制定二次免疫時間,隨后定期進行抗體檢測以確定再次免疫時間。根據實驗室抗體檢測數據制定本場免疫程序。在實驗室的檢測中,一方面需要配備簡單的適用于ELISA方法血清抗體檢查設備,如酶標儀、恒溫箱等,另一方面需要購買效果可靠的相關ELISA試劑盒,進而確保檢測結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1.2 依據豬群發病規律制定
對于存在某種病的陽性場,要根據疫病的發病規律(發病日齡、發病率、癥狀等),適時調整免疫程序,該項工作主要依賴于技術水平較高的獸醫技術人員,對養殖期間發生的疫病進行完善的記錄與跟蹤,確定合理的免疫時間。
2 疫苗的選擇
疫苗的廠家、毒株、批次等選擇,影響著疫苗保護率及通過疫苗帶來疫病的風險。
2.1 廠家
國產與進口、不同廠家同一個毒株的不同,也是影響免疫成敗的關鍵。國產與進口疫苗的好壞不能一概而論,在不考慮價格的情況下,筆者認為應該從免疫效果上考慮,而免疫效果與豬群的狀態及免疫時機有很大的關系。疫苗廠家的選擇,最好選擇生產資質強,競爭實力強的企業,大公司的設備及生產過程、品質管控方面遠遠好于小公司。當然,廠家的選擇不可換來換去,尤其是活疫苗,這樣會導致不同廠家的疫苗毒株之間因工藝的不同造成基因重組或者疫苗間雜質帶來的交叉污染。
2.2 疫苗的毒株選擇
免疫毒株的選擇是決定免疫成功的關鍵,要選擇與陽性場疫病的流行毒株一致,否則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從而增加免疫負擔,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2.3 疫苗的批次
不同批次差異性比較,有條件的豬場,可以先小試驗,進行檢測試驗,臨床效果可靠的,本批次的疫苗可以全部一次性購買存貯,以免造成生產線的不穩定或者生產原料的不穩定造成的疫苗不穩定。
3 疫苗的運輸與保存
(1)運輸環節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從廠家到農場倉庫,二是從倉庫到車間。為了確保這兩個環節的安全,直接配貨到門是保證疫苗運輸效果的最佳選擇。有些疫苗公司配送疫苗時往往走物流公司,這樣從發貨到接收,路途運輸環節會失去控制,導致運輸過程疫苗的存放溫度忽高忽低,使疫苗失去了應有的免疫效果。因此,與廠家簽訂相關協議,要求專車直接配送到場,確保運輸過程可控,避免以上情況發生。
(2)合理的貯存是確保疫苗效果的保障。一方面要每天記錄存放環境的溫度要與說明書要求的一致;另一方面注意不能冷凍的在放入冰箱時不可貼壁存放防止結冰。
4 免疫規范化操作
4.1 疫苗的稀釋
4.1.1 避光 光對疫苗的破壞程度主要是紫外線對疫苗的破壞,在一些管理者眼中往往只關注與疫苗的避光保存,但是在稀釋環節卻忽略了避光這一關鍵環節。一些員工有時會把拿出的疫苗放在陽光下或者保溫燈下等光線較強處稀釋,該環節無意中使疫苗受到光的破壞,而降低疫苗的效果。
4.1.2 溫度 溫度是很多管理者容易忽略的問題,在稀釋液與保存的凍干疫苗稀釋時的溫度影響無相關報道。但是冷凍疫苗從-18 ℃以下迅速與室溫稀釋液,這種瞬間40 ℃以上的溫差混合,會給疫苗帶來一定的損傷,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
4.1.3 免疫工具的消毒 免疫工具的消毒要選擇物理消毒法,如果用消毒劑消毒免疫器具,在免疫疫苗前用接觸過消毒劑的瓶子或者是注射器稀釋疫苗,殘留的消毒劑對疫苗的破壞是最直接、最強烈的,也是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忽略的細節,從而導致免疫失敗。
4.2 注射
4.2.1 注射器的消毒 只能使用物理方法進行消毒,不可用消毒劑消毒,從而避免消毒劑殘留導致疫苗失效。
4.2.2 注射的速度 疫苗一旦稀釋,在2 h以內用完,避免長時間存放導致失效。
4.2.3 注射的劑量 連續注射器與手調金屬注射器相比,連續性注射器能更好的避免因頻繁調整刻度帶來的誤差,但是使用連續性注射器要密切關注瓶內疫苗的數量,否則會造成疫苗用完未被發現而造成部分豬只未能有效注射。
另外,注射前把病弱豬與健康豬分開。該環節是鑒于生物安全的需要,能夠有效地避免疫病在同一豬群中的傳播。
5 記錄
規范、詳細、完整的免疫記錄不僅體現一個豬場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且能給疫苗效果的評估帶來科學、準確的依據,進而更好的指導農場生產。因此,農場要建立關于免疫的詳細記錄(包括免疫時間、棟舍、人員、疫苗廠家、批號、劑量、生產日期、豬群狀態等)便于免疫效果的跟蹤。
6 免疫跟蹤
注射疫苗后1周內,尤其是前3 d,要每天認真觀察記錄豬群狀態、采食、飲水狀況,這是評價免疫臨床反應的關鍵。免疫3周后,為了驗證免疫效果,及時按一定比例進行抽血檢測免疫抗體,達不到免疫效果的要認真查找原因,確保免疫一次成功一次,反復開展這項工作將會給免疫程序的制定和確保免疫成功帶來科學的數據指導依據。
綜上所述,在規模化的養殖管理中,防疫中的每個細節直接影響到整個免疫效果,防疫管理的成敗直接關系到農場生產管理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經營者的生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