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其其克 努·胡布斯哈力 解立松
摘要:對羔羊哺乳初期的飼養管理要點進行了闡述,供行業同仁參考。
關鍵詞:羔羊;哺乳期;飼養管理
中圖分類號:S815.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12-0065-01
羔羊哺乳期是指從出生到斷奶的時間叫哺乳期。肉用羔羊的哺乳期一般為60 d,1~5 d內為初乳期。哺乳初期羔羊的飼養管理水平,不僅關系到斷奶體重、斷奶時間和斷奶成活率,而且與其育成后生產性能密切相關。因此,根據羔羊早期生長發育特點,強化哺乳初期羔羊的飼養管理,促進早期快速生長發育,為實行羔羊早期斷奶、直線育肥、生產優質羔羊肉,實現母羊兩年三產創造條件,非常重要。
1 采食初乳的重要性
母羊分娩后1~5 d內分泌的乳汁稱為初乳。初乳呈蠟黃色、奶汁黏稠、營養豐富,含有各種母源抗體,極易被羔羊消化吸收。
初乳含有多種母源抗體和溶解酶,所含的K抗原凝集素可以多種品系的大腸桿菌的侵襲。初乳中還含有較多的鎂鹽,鎂離子能促進胎糞的排出。
羔羊出生后1~5 d內采食初乳的這一時期叫做初乳期,雖然初乳期在整個哺乳期中相比十分短暫,但卻決定著羔羊以后生長發育乃至終生的免疫抗病性能。
2 初乳期羔羊的飼養管理要點
2.1 羔羊出生后,要讓羔羊盡快吃上初乳
羔羊娩出后,及時摳出口中黏液,按要求斷臍,擦干體表羊水,剝去胎蹄,使羔羊盡快站起來,輔助羔羊盡快吃上初乳。
對因體質較弱,母羊母性較差,羔羊難以自己吃上母乳的,必須人工協助(保定母羊,輔助羔羊)使羔羊能順利吃上第一次初乳。對于喪母、母羊無奶、母羊初乳不下的羔羊,應盡快繼養,使其盡快盡早吃到初乳,對羔羊要精心管理,堅持輔助吃奶,直至羔羊能自己順利吃奶為止。
2.2 羔羊的免疫接種
羔羊出生后半小時稱初生重。出生后12h內肌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滅活苗,預防感染破傷風。出生后1周內接種“三聯四方”滅活苗每只羔羊肌肉注射1 mL,預防梭菌病。
2.3 注意產羔舍的室內溫度
(1)羔羊出生后對外界環境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特別是外界環境溫度與母體子宮內的溫度差異特別大,所以,產羔舍內保持一定溫度非常重要,出生時舍內溫度應保持在25℃以上,以后每天下降1℃,一周后保持在18℃左右。
(2)初生羔羊被毛稀疏,體溫調節能力差,尤其是冬季,氣溫較低,外界環境寒冷,更應注意舍內保暖加溫,避免溫度過低寒冷而引起羔羊肺炎。
2.4 初乳期注意衛生
(1)羔羊出生后,吃第一次初乳前,要用剪刀剪去母羊乳房周圍的毛發,用消毒過的溫熱毛巾對乳房進行擦拭按摩數分鐘后,盡快輔助羔羊吃奶,直至羔羊自如吃奶。
(2)初生羔羊吃不到初乳或初乳不足,胎糞常粘著在肛門周圍形成干糞,甚至引起肛門堵塞,應及時清理肛門周圍的粘著干糞,保持肛門周圍清潔干燥。
(3)產羔欄內要注意墊草干燥整潔,舍內濕度不能過大,注意通風換氣。
3 建檔立卡
內容包括:出生年月日、出生重、身長、身高、體型特征、祖父母、父母耳號、羔羊自身編號、耳標號、免疫情況等(列表立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