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勇
摘要:淺析了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在基層推廣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供業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良種畜禽;繁育體系;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S8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12-0091-01
隨著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的轉變,優良的畜禽品種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抓良種、抓畜禽良種工程建設,構建先進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對于促進畜牧業向高產、優質、高效轉變及持續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1 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在基層推廣存在的問題
一是品種選育工作滯后。畜禽良種擴繁和選育力度不夠,畜禽品種選育工作嚴重滯后,有計劃地選育工作基本沒有開展,重用輕育現象較普遍,導致種畜禽質量下降。二是種畜禽產業化經營水平低。種畜禽繁育與畜牧業生產、科研以及產品加工流通等相互脫節,產業結構單一,區域布局混亂,缺少畜牧龍頭企業。畜牧業資源優化配置水平較低,制約了畜禽良種繁育水平的提高。三是政府對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投資力度不夠,缺少強大的資金支持,使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進度緩慢。四是人工授精站點數量少,設備落后,人工授精人員的專業素質低,很難適應畜禽品種改良的工作要求。
2 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在基層推廣的對策
(1)推行種畜禽產業化經營。一是組織引導種畜禽場積極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各種形式的聯合,實行產、學、研相結合的品種選育、保護和育種新機制。二是完善繁育體系。要協調原種場、擴繁場之間,以及各代次種禽場之間的供求協作關系。解決長期存在的種畜禽生產無計劃、買難賣難和資源浪費問題。三是扶持種畜禽場興辦飼料業、畜產品加工業,向農民供種、供料,回收、加工、銷售產品,由單一種畜禽飼養,變為產業化經營。尤其是重點種畜禽場,應率先實行產業化經營。四是組織、協調大型加工龍頭企業采取新建、收購、兼并、聯合等手段,興辦種畜禽飼養業,逐步完善產業化鏈條。
(2)要增加保種資金投入。要爭取上級增加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資金投入,保證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對引進良種的單位給予一定的補貼,提高良種繁育速度,加大良種覆蓋面,提高養殖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同時,要加強重點種畜禽場建設,重點種畜禽場是良種工程的“塔尖”,是良種工程建設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為保證重點種畜禽場發揮社會效益,必須實行扶持政策。也要加強技術管理,加強現代育種、保種技術應用,提升種畜禽場科技水平。
(3)加大良種繁育工程投入。良種是畜牧業生產的基礎,在畜牧業生產增長中,良種貢獻率為40%,是所有要素中最高的,發展畜牧業必須良種先行。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是實施畜牧業倍增計劃的重要措施。政府及有關部門必須切實加強對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工程的領導。一要增加投入。通常情況下,良種生產的經濟效益較低,主要體現社會效益,必須有一定的外源性投入。在積極進行種畜禽場自我積累、自我投入和多元投入的同時,政府要增加投入,特別是在引種、育種、保種和重點種畜禽場建設方面需要增加投入。二要深化種畜禽生產經營企業改革。畜牧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指導種畜禽生產經營企業改制,逐步轉變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三要搞好良種工程建設規劃。制訂本地區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工程規劃,并與有關部門搞好銜接,爭取有關部門支持,把良種工程納入本地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和投資預算。
(4)要加強人工授精站點建設。建立符合鄉鎮畜牧業生產實際的良種繁育體系,政府應不斷增加對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的投入,利用國家向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實行傾斜政策,強化種畜禽生產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優良品種的供種能力,加大優良品種的引進力度,加強種畜禽培育、擴繁、推廣、利用及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從對現有基礎的整頓、完善、提高入手,建立起一套監督管理有效的科學、實用的種畜禽良種繁育體系,為不斷提高我國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創造必要的條件。同時加強人工授精人員培訓和管理,提高人工授精技術水平,保證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