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利
【農村飲水安全】2014年度國家下達到河南省農村飲水安全總投資39.8億元,解決700萬農村居民和160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涉及127個縣 (市、區)、1097個鄉 (鎮)、4720個行政村和4175所學校,規劃建設集中式供水工程2879處。截至年底,年度農村飲水安全建設任務實現了通水目標。
各項目市、縣提前謀劃,委托具有乙級以上設計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工程設計,擬定項目實施時間節點,科學編制工程建設計劃,健全農村飲水安全責任領導和聯系人制度,建立省、市、縣三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信息實時溝通機制。省財政廳落實省級農村飲水安全項目配套資金62745萬元,督促省轄市配套資金到位,是全省農村飲水安全項目配套資金全部落實,確保工程建設資金需求。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規范農村飲水項目建設市場秩序,實施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建立聯動督導機制,成立督導組,建立通報、約談制度,各市、縣水利部門成立技術督導組,各項目縣將每處工程的施工單位、行政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工程投入、質量要求等內容,建立臺賬,掛牌公示,接收群眾監督。推行農村飲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長負責制,以縣為單位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服務機構和維修養護基金,落實用電、用地和稅收優惠政策,加強對水質凈化處理和消毒設施規范使用的指導檢查,建立完善水廠自檢、縣域巡檢、衛生監督監測等相結合的水質管理體系,促進供水工程良性運行,保障工程供水水量和水質達標。
【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2014年,河南省新增安排第六批重點縣25個,是單批次爭取重點縣最多的一年。全年共實施了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共68個小農水重點縣的年度工程建設,共投資20.37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8.52億元,省財政配套8.52億元,省級以下財政配套資金29940萬元,群眾自籌3315.45萬元。2014年計劃新增灌溉面積 51673.33公頃,恢復、改善灌溉面積68193.33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09860公頃,工程受益人口164萬人。在財政部、水利部對全國33個省 (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考評中被評為“優秀”。
(1)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克服困難,采取部門預算安排、財政轉移支付、用好土地出讓收益等措施,拓寬投入渠道,加大對重點縣的財政支持力度。省級財政安排地方投入8.76億元配套資金 (含省安排重點縣1個,年度績效考評后安排獎勵資金2400萬元),用于重點縣建設,投入比例為1∶1.1。在落實好省級投入的基礎上,競爭立項時地方政府承諾、項目實施中簽訂目標責任書等有效措施,確保市、縣地方投入資金的落實。
(2)堅持競爭立項方式遴選項目。2014年省財政廳、水利廳根據《河南省財政支持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競爭立項辦法》規定,通過競爭立項遴選第六批重點縣。按照縣級申報、資格審定、專家評審、公開陳述、現場打分、全省公示的程序,從33個申報縣中初步確定25個重點縣,并在網上進行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后,最終確定上報財政部、水利部。
(3)強化項目進度和質量管理。下發《關于加強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在建工程進度管理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快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進度及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項目縣根據省廳重點縣工程建設時間節點要求,細化建設目標、完善施工組織計劃。并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下發了3期工程進度通報,推進了重點縣項目加快進度、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4)推進重點縣項目中期檢查常規化、制度化。下發《關于轉發水利部辦公廳〈關于開展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管理關鍵環節檢查排查的通知〉的通知》《關于印發〈河南省農村飲水安全暨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管理市級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結合水利部要求的重點縣關鍵環節排查工作,在全省開展了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管理市級互查。并針對存在問題下發整改通知,有效促進各縣整改工作。
(5)健全績效考評機制。2014年河南省首次委托第三方對重點縣2013年度工程進行省級績效考評,下發了《河南省第三、四、五批小型農田重點縣項目2013年度工程省級績效考評工作方案》。省水利廳、省財政廳共同作為甲方,水利部農田灌溉研究所、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作為乙方,簽訂績效考評工作服務合同。乙方在規定時間內,按照規定程序對項目縣進行綜合考評,按時提交績效考評成果。引入第三方績效考評,對規范工作程序、強化政府部門的行政監督責任,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有著積極意義。
(6)加強項目宣傳和公示、優化項目實施環境。河南省注重對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的社會輿論宣傳。通過報刊、電視、網站宣傳及內部交流等多種形式,對小農水重點縣建設的政策、工程建設情況與成效進行宣傳報道。通過宣傳發動,引導群眾和社會積極參與小農水重點縣建設,提高了項目的群眾參與度,形成了社會支持水利建設的良好氛圍,增強了小農水重點縣建設項目的影響力。
【灌區建設管理】為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順利完成三條紅線控制目標之一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控制目標,根據《水利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測算分析工作并按時報送2014年系數成果的通知》要求,河南省水利廳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抽調多名技術人員組成技術工作組,督促樣點灌區做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的實測、填報和分析測算工作,編制完成了《2013年河南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測算分析成果報告》,2014年河南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98。
2014年國家發改委、水利部下達河南省21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項目,累計下達總投資80197萬元,其中中央投資55238萬元;國家農開辦、水利部下達河南省7處農業綜合開發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總投資10239萬元,其中中央投資7000萬元;計劃下達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圍繞廳黨組決定,全省各級水利部門加強對2014年在建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督導檢查,要求項目管理單位嚴格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及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健全項目法人負責、施工單位保證、監理單位控制、政府部門監督的質量管理體制,嚴格控制工程質量,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加強施工管理,嚴格質量管理,推廣先進施工技術,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省水利廳下發《河南省水利廳關于加強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年度項目驗收工作的通知》,規范驗收程序,做到批復一處、建成一處、驗收一處、效益發揮一處,把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建成優質工程、示范工程和精品工程。
【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全省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貫徹落實2011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把推進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作為農村水利工作的重點、作為推進水利體制機制改革的關鍵,完善措施,大力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省農業138個縣 (市、區)已全部出臺了文件,成立鄉鎮水利服務機構1912個,落實人員編制5681人,1864個站人員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2014年按照按照水利部的統一安排部署,依據河南省水利廳《關于印發〈河南省基層水利服務機構建設驗收實施方案〉的通知》,對全省基層水利服務機構建設情況進行驗收,驗收成果通報全省并上報水利部。同時,水利部對全省基層水利服務機構建設情況進行了評估檢查,總體評價為優良。
【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為有效推進河南省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農田水利建設管護新機制,實現農田水利設施“產權明晰、全責落實、經費保障、管用的當、持續發展”的總體目標,河南省組織開展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 (以下簡稱“試點”)工作。
2014年,按照水利部、財政部、發改委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河南省通過競爭立項擇優選定睢陽區、欒川縣、陜縣、平橋區、內鄉縣、濟源市為6個國家級試點縣,寶豐縣、范縣、新鄭市、滑縣、蘭考縣、西平縣為6個省級試點縣。選擇的基本條件為:當地干部群眾有改革積極性,支持改革試點工作;試點縣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重視改革,主動申報試點縣并保證完成批準的改革任務;有一定的改革基礎和經驗;農田水利建設管理工作比較扎實。試點縣實施期擬定為3年,每年補助資金400萬元,要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取得突破和成效,并達到如下成果:形成一批覆蓋不同工程類型、不同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產權明晰、管理規范、運行良好的示范工程;形成多元化的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和有利于農田水利發展的建設、管理機制。
【節水灌溉】2014年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范項目共涉及衛輝市、扶溝縣、清豐縣、泌陽縣、孟津縣、襄城縣、社旗縣7個項目縣,總投資6567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投資4400萬元,地方配套資金2167萬元。建設完成后可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666.67公頃,形成一批節水示范工程。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范項目建設促進了全省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帶動了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國土資源土地整治、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等建設項目不同規模的開展節水工程建設。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和發展,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緩解了河南省水資源緊缺狀況,增強了抗御旱災能力,改善了生態環境,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確保糧食安全奠定了基礎。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2013年冬至2014年春,按照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電視電話會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各地組織動員,以提高抗災減災能力、供水保障能力、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水土資源利用效率為目標,抓好水毀災毀工程修復、防洪薄弱環節建設、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節水灌溉技術普及推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各項重點工作,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夯實水利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共完成投資290.27億元,為計劃的120.64%;農民投勞 2.56億個,出動機械臺班1232.7萬臺 (班);完成土石方7.38億立方米,修復水毀工程13661處,疏浚河道5517.42千米,清淤溝渠 36394.74千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10.68平方千米;新增灌溉面積20.21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1.01萬公頃,新增除澇面積13.23萬公頃,新增旱澇保收田面積14.26萬公頃,改造中低產田16.78萬公頃,新增水電裝機容量1.05萬千瓦,解決了 570.16萬農村居民和125.65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全面完成了2013—2014年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各項建設內容,為糧食穩產高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趙存年 王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