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川縣
【概況】2014年,欒川縣水利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2億元。其中,爭取上級資金1.02億元,創欒川水利歷史最好成績。全年解決農村6.23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完成河道治理30千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8平方千米,除險加固水庫1座。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扎實落實各項防汛抗旱措施,全縣平安度汛,戰勝了57年一遇特大干旱;依法開展水資源和河道管理,持續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實,維護了良好的水事環境;認真落實國家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年度核減水庫移民2人,及時發放移民扶持資金19.02萬元;加強水庫安全管理,使全縣水庫基本達到“六有”,即:有管理主體、有管理房、有管理人員、有值班電話、有運行觀測日志、有預警設施;認真落實水電安全生產月報制度和不定期巡查制度,不斷強化電站業主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實現了安全監管全覆蓋。
【工程建設】全年實施水利重點工程11項,投資規模在1000萬元以上的工程有4項,其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工程總投資2565萬元,建成飲水工程94處,鋪設管網680千米,解決了13個鄉(鎮)43個行政村、60所學校和 2個林場共計6.2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明白河河道治理工程,總投資2387萬元,對明白河8千米重點河段進行治理,新建河道護岸8.46千米,護岸基礎加固2.6千米,使河道防洪標準由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淯河河道治理工程,總投資2374萬元,對淯河冷水鎮龍王廟村至叫河鎮東坡村10.75千米重點河段進行治理,12月底前工程形象進度70%。山洪溝 (潭峪河)治理工程,總投資1026萬元,對潭頭鎮紙房村到與伊河交叉口5.98千米重點河段進行治理,新建河道護岸1.9千米,護岸修復加固4.27千米,使河道防洪標準由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
【防汛抗旱】防汛工作。認真落實防汛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全面細化防汛“六包”責任制,組織對排查出的221處防汛隱患進行治理和防范;對全縣12類224個防汛預案進行修訂完善;對各鄉鎮防汛責任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培訓;開展了縣防汛指揮中心與各鄉鎮的系統對接演練;對配發到鄉鎮、村組的475套預警廣播、233個簡易雨量站進行了維護、檢修、調試;全面開展了山洪災害防治二期項目建設;在刷新宣傳標語、增設宣傳標牌、開辟宣傳專欄的基礎上,與縣文化部門結合,在全縣213個行政村開展了防汛節目和防汛知識“戲曲下鄉”“電影下鄉”活動;在縣城263輛出租汽車車載LED電子屏上播放防汛宣傳知識,印制防汛知識宣傳折扇1000把、雨傘1000把、筆記本1000本、書包500個、水杯500個,發放到各鄉鎮、有關單位和村組群眾,進一步擴大宣傳范圍。汛期,縣水利局 (防汛辦)認真堅持24小時領導帶班、防汛值班和主汛期雙人雙崗、雙值班、雙帶班制度,做好雨水情分析監測,加強對防汛備汛工作的督促檢查,搞好應急準備,保障了防汛工作的有效落實和扎實開展。
抗旱工作。4—7月,全縣經歷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為嚴重的干旱,有1.2萬群眾出現臨時性飲水困難。面對嚴峻旱情,加強旱情監測和抗旱宣傳指導,啟動抗旱應急二級響應,制定全縣抗旱行動方案,組織各鄉鎮采取打新井、淘舊井、用老井和拉水、送水、建臨時性抗旱應急工程等措施,全力抗旱保水保民生。同時,爭取上級抗旱資金,實施抗旱打井、引水和水源工程。9月4日旱情解除前,全縣共建成水窖276座、蓄水池86座,新配套機電井278眼,新打井743眼、淘用老舊井738眼,建引水工程48處,出動抗旱送水車輛2800余臺次,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群眾正常生活用水需求。
【水政水資源管理】以推進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為著力點,積極落實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嚴格取水許可制度,開展年度取用水戶合法性審查,年審取水許可證57個,換發取水許可證22個,新辦取水許可證3個;堅持執法與服務并重,認真落實服務經濟發展各項要求,不斷加強服務型執法體系建設。持續開展河道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各類水事違法行為,加強河道建設項目管理,認真落實河道采砂藍線規劃,維護了良好的河道水事環境。全年依法辦理《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審查同意書》2個,新辦采砂許可證6個,依法查處河道違法案件12起。不斷強化河道安全管理,以村組和行政區劃為單位,對全縣4條主要河流及其較大支流劃分為15大塊、105個管理責任段,明確鄉 (鎮)分包領導和具體責任人,進一步落實安全責任。積極做好河道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和城區水面、亮化工程的管理維護,為“全景欒川”建設提供了較好水環境支持。
(閆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