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
【概況】2014年,平頂山市完成投資5.31億元,涉及項目58個,共解決農村25.5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發展有效灌溉面積3600公頃,建設旱澇保收田4230公頃,發展節水灌溉面積4270公頃,新打配機電井642眼,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2平方千米,均超額完成上級確定的目標任務;水庫 (水閘)除險加固、河道治理、防汛抗旱應急能力建設、水砂資源管理、水利改革等,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市水利局榮獲河南省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先進單位等榮譽;榮獲全市抗旱減災集體二等功,全市督查工作先進集體,全市行政執法先進集體,全市應急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全市年鑒工作先進單位,“全市參與環保 樂享低碳生活”巾幗健步走活動二等獎。
【防汛抗旱】雨情水情。1月至9月中旬,全市降雨總體偏少,平均降雨473.3毫米,比多年均值(670.9毫米)偏少29%。冬春季降雨基本正常。1—5月份,全市平均降雨122.5毫米,比多年均值 (141.5毫米)偏少13%。主汛期降雨異常偏少。6—8月份,全市平均降雨163.8毫米,比多年均值 (470.1毫米)偏少65%。其中6月份偏少73%,7月份偏少82%,8月份偏少37%。后汛期降雨異常偏多。9月份,全市平均降雨226.6毫米,比多年均值 (88.3毫米)偏多156.6%。
旱情。平頂山市發生了建市以來最為嚴重的干旱,主汛期幾乎沒有有效降雨,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65%,143座水庫有98座干涸,49條河道有44條斷流,3萬眼機電井有1.39萬眼出水不足,因旱發生臨時性飲水困難101.09萬人,受旱玉米面積達125.7千公頃。作為全市人民的“大水缸”,白龜山水庫2013年來水量只有1.74億立方米,僅占多年平均來水量的26%;2014年形勢更加嚴峻,水庫水位一度降到96.8米,低于死水位0.7米,這種情況在建庫以來尚屬首次。
防汛工作。調整充實了8個市級防汛指揮部,明確了市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防汛責任,市、縣政府簽訂了防汛抗旱責任書,落實了279處重點防洪工程的防汛責任人并簽訂了責任卡。市防指相繼下發了大中型水庫調度計劃和主要河道防汛任務、防汛工作重點及工作要求、北汝河防汛工作方案等。全市共落實搶險用袋397萬條,布類46.74萬平方米,鉛絲20.38萬公斤,樁木2.34萬立方米,油料24.3萬公斤,救生衣6879件,防汛船24艘,落實防汛車輛1937臺。共組織群眾性搶險隊伍13.9萬人和防汛機動搶險隊4000人。汛前,采取掛牌督辦的方式,對全市14項重大防汛隱患進行徹底整治,奠定了工作基礎,實現了全市安全度汛。做好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項目,總投資1347萬元,項目于6月開工,設備安裝按期完成任務。
城鄉供水。自5月份開始,相繼兩次從昭平臺、澎河水庫應急調水9108萬立方米,向白龜山水庫緊急補水,有效緩解了市區供水緊張局面;3次動用白龜山水庫死庫容2040萬立方米,解決市區用水的燃眉之急;在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從丹江口水庫向白龜山水庫應急調水45天,累計調水5010萬立方米;緊急實施了燕山水庫應急調水工程,在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的情況下,僅用45天的有效工期,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任務,9月30日一次性試通水成功,具備了日調水30萬立方米的供水能力。通過一系列應急調水,初步形成了白龜山、昭平臺、澎河、燕山水庫和南水北調干渠“四庫一渠聯動”的供水格局,為市區供水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從而避免了因大旱造成用水恐慌的局面。針對農村居民臨時飲水困難問題,一是對距離供水管網較近的,延伸供水管道增大覆蓋區域;二是對具備地下水開采條件的,采取措施,就近打井取水;三是飲水取水距離較遠的,組織縣級抗旱服務隊和有關單位拉水送水。重點保證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無勞動能力人員的用水需要,確保群眾生活穩定。累計解決100萬人、12萬頭大牲畜的因旱飲水困難問題。
抗旱保秋。一是水源條件較好的自流灌區和沙、汝兩岸井灌區,做到應澆盡澆,爭取以豐補歉;二是水源條件一般的地區通過延伸渠道、加長管道、洗井等辦法,盡力擴大灌溉面積;三是旱情嚴重、收成無望的地塊,引導農民改種生育期短的耐旱晚秋作物,盡量減少旱災損失。同時組織農民節水灌溉,提高用水效率。全市最高日投入抗旱人數5.9萬人,機電井1.3萬眼,機動抗旱設備1.4萬臺 (套),機動運水車輛1030輛,累計抗旱澆灌面積116.7千公頃次,挽回糧食2.71億公斤,經濟作物1.15億元。
【工程建設】2014年,水庫及水閘除險加固。總投資1.55億元的大型孤石灘水庫,汛前完成蓄水驗收,已經發揮蓄水作用;總投資3800萬元的中型澎河水庫,已經開工建設;總投資6174萬元的33座小 (2)型病險水庫,已按省定目標完成除險加固任務。總投資3311萬元的3座病險水閘,其中,昭平臺水庫婆娑閘基本完工,郟縣大張莊閘、天地廟閘主體工程完工。
河道治理。完成北汝河、石河、蘭河3條河道4個項目段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和寶豐縣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的5個項目區實施方案的審查和上報工作。大泥河、大浪河兩條河道治理工程大頭落地,新開工建設了湛河、大泥河、灰河3條河道3個重要河段的治理工程。
【農村水利】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總投資1.47億元,建設集中飲水安全工程131處,新打水源井98眼,解決25.55萬農村居民和5.4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工程建設過程中,市政府領導多次帶隊下基層進行督促指導,著力解決前期工作時間過長、施工障礙較多的問題,通過各項措施的落實,提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2014年農田水利投資4578萬元,完成郟縣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高效節水示范縣項目、郟縣中央財政統籌項目和魯山縣財政統籌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維修養護項目。投資3853萬元,完成昭平臺、白龜山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全部建設任務。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項目完成投資4743萬元,其中:魯山縣2013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試點工程,進度和質量排名全省第一,并代表河南省接受了水利部稽查;舞鋼市2013年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順利通過了省水利廳組織的驗收;昭平臺水庫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項目,比計劃工期提前2個月完成任務。
【水政水資源管理】圍繞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成立了2個市級領導小組,出臺了《平頂山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意見》《平頂山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 《平頂山市水資源管理辦法》,建立了9局委聯席會議制度。完成水資源信息遠程監控系統一期56戶、98個監測點的安裝任務,二期36戶、58個監測點正在籌備中;新發換發取水許可證450戶,并建立了工作臺賬;征收水資源費3682萬元;劃定了水資源“三條紅線”,分配縣級水資源用水總量,順利通過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組的檢查考核,并組織開展了對縣級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情況的考核工作。
【砂資源管理】認真落實《水法》 《水土保持法》《取水許可和水資源管理條例》《河南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等各種法律法規制度,以《平頂山市河道采砂管理辦法》為主要抓手,完成《沙河平頂山段河道采砂規劃》編制和報批工作,嚴格落實砂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依法進行公開拍賣、完善采砂許可管理制度,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并結合執法實際,開展打擊河道非法采砂專項整治活動,先后查處非法采砂119處,爆破、拆毀采砂船只127條,治安拘留5人,判刑5人,訓誡76人,網上追逃1人,有力地震懾了非法采砂行為。
【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2010年7月,平頂山市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按照《平頂山市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和《平頂山市節水型社會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嚴格計劃用水管理,加大非常規水源利用,推進節水工程建設,強化節水宣傳,全市上下形成了支持參與節約用水的濃厚氛圍,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4年8月,經過水利部組織的專家組現場考察、資料審核、會議質詢,順利通過了終期評估,并獲得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區的榮譽稱號。
【項目前期工作】組織編制總投資約5億元的《平頂山市除澇規劃 (初稿)》;完成總投資9000萬元的北汝河2013年度治理工程的初步設計編制、評審工作,并已上報省發改委審批;完成總投資7500萬元規劃內的郟縣藍河、寶豐縣石河 (二期)等中小河流的初步設計工作并通過省水利廳審批;寶豐縣已列入全省8個中小河流重點縣,完成項目申報及規劃,以及5個項目區的2014年度工程初步設計;完成總投資3609萬元的昭平臺灌區第六批續建配套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上報工作;完成《平頂山市水資源調查評價》、《平頂山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調查評價》和《平頂山市水資源綜合規劃》。
(李 盾 劉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