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葛市
【水利示范方建設】按照全市農田水利建設三年提升要求,由市長牽頭,市水利局會同農業局、農開辦等部門研究制定提升規劃和實施方案,整合農業、林業、水利、農開、土地等涉農項目,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規模開發,連片治理。截至年底,全市已規劃建設高標準水利示范方2萬公頃,其中去冬今春安排的坡胡鎮、石固鎮萬畝農業綜合開發項目、2013年現代農業項目、2013年千億斤糧食項目已全部完成;今冬古橋萬畝農業綜合開發建設項目已完成招投標,準備全面開工建設;2014年千億斤糧食項目已進入招投標階段。
【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分3年實施,主要安排在石象、南席、古橋等農業基礎相對薄弱的鄉鎮。2013年—2014年度在古橋鄉實施的投資3600萬元、2200公頃的小農水重點縣項目,是該市實施第三批小農水重點縣項目的最后一年。該項目于2013年11月10日全面開工建設,2014年6月全面完成建設任務。截至年底,小農水重點縣建設項目3年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
【飲水安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惠民工程,也是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諾的十件實事之一。按照集中聯片發展總體思路,經過努力,全市已有200個行政村45萬人解決了飲水安全問題,占全市農村人口的75%。2014年,禹州市利用國家項目解決了2鄉8鎮1個街道7.15萬人的吃水問題,特別是在旱情突出的西部鄉鎮,又通過多方努力,采取管網延伸、應急打井等非常措施使3.57萬名群眾吃上了干凈衛生的自來水,全年共解決10.7231萬名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總投資達5361.55萬元,為歷年解決人數和投資之最。
【生態水系建設】對佛耳崗水庫網箱養魚進行綜合治理,撤除網箱140余口,清理鮮魚100多萬公斤,凈化了環境用水水源。同時,疏浚治理清潩河、東小洪河、機場河,疏通了“引佛濟清”東線工程,初步形成了“一庫三湖、一渠四河、七閘八壩、庫閘聯控、河庫相通”的水系格局,實現了新區由無水變有水、由水少變水多、由死水變活水的轉變,基本保證了豫湖、機場河、小洪河常年有水,循環調水。佛耳崗水庫向市區提供環境用水已達1000多萬立方米,形成100公頃水面,為新區水景觀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
【防汛抗旱】近幾年是長葛市水利災害比較集中的時期,氣候環境變化明顯,旱澇災害交替出現。按照旱澇兼治,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最大限度地減少旱澇災害損失,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利安全保障。2014年春夏連旱,特別是63年以來最嚴重的夏季伏旱,嚴重影響秋作物生長和西部鄉鎮部分行政村的群眾吃水,在旱情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動員全市力量積極應對、加大投入、多策并舉,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夏糧增產、秋糧豐收,并保證了群眾吃水不受影響。
【西部鄉鎮引水灌溉】投資5479萬元的平禹一礦引水灌溉工程幸福湖調蓄池、河道治理、勝天湖與暖泉河節制閘建設已經完成,已具備蓄水條件;投資1000萬元的中央財政統籌農田水利建設資金項目,輸水暗管埋設、河道治理及管道鋪設、泵站建設已完成。工程投入使用后,西部鄉鎮農田灌溉問題將得到有效改善。
【移民后期扶持】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扶工作,充分發揮全省移民后期扶持資金集中使用試點市優勢,重點解決佛耳崗水庫周邊行政村內道路、排水、衛生室、沼氣池、學校、村部、飲水、灌溉等基礎設施薄弱問題。全年發放后期扶持資金296.76萬元,投資110萬元完成佛耳崗水庫主壩防汛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丹江口庫區移民后扶項目投資107萬元,完成和尚橋鎮新張營村養雞場建設工程,促進了移民新村的持續發展。
(顧景發 范全軍 黃 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