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區
【防汛抗旱】2014年宛城區春夏雨量嚴重偏少,天氣酷熱,土壤失坰嚴重,出現大面積的干旱,特別是7月中旬到8月上旬,沒有出現一次有效降雨,秋作物出現“卡脖旱”現象,全區農作物受旱面積達3.59萬公頃。針對旱情,按照“保民生、保生產、保穩定”的原則,積極組織群眾抗旱自救,累計澆灌4.65萬公頃,出動抗旱人員34.1萬人次,動用機電井4576眼、機械設備370臺,抗旱用油2萬公斤、用電12.5萬千瓦時,確保了秋糧全面豐收。
【飲水安全】2014年,解決茶庵、漢冢、高廟、溧河、紅泥灣5個鄉 (鎮)16個行政村3.7萬人農村居民和2000名在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規劃建設飲水安全工程13處,其中新建單村供水工程10處、聯村供水工程3處,項目總投資1912萬元。共打好水源井13眼,建成水源管理站13處,鋪設輸水管道48.79千米,安裝入戶設施8614套,工程已完工。
【河道管理】完善采砂許可審批程序,采用區、鄉、村三級聯動模式,劃出可采區和禁采區,加大對非法采砂和不按規定采砂行為的打擊力度。5月,印發停止違法采砂行為通知書,分別送達至各采砂戶手中,要求有盜采行為的砂場立即停止作業,將設備自行撤出。對不聽勸阻的,組織水利、林業、交通、公安、消防和黃臺崗、瓦店兩鎮政府工作人員共計百余人,對白河沿線砂場進行集中整治,共清理各類采砂船、采砂泵51條,切割8條,拆除過河便道5條,并對輸砂架、管進行現場拆除、切割,保障了河道行洪、河道工程設施和沿河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編制河道采砂實施規劃,對河道采砂經營權首次進行公開拍賣,11月17日,規劃的17個砂場,除1個流標、1個違約外,15個采砂點的經營權成功拍賣并完備了手續,拍賣收入共計113萬元入繳財政專戶。采砂權的成功拍賣,是宛城區采砂管理工作的又一創新。
【中小河流治理】宛城區的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包括溧河河道治理工程和桐河河道治理工程。其中溧河河道治理工程對溧河黃臺崗鎮段13.5千米長河道進行治理,規劃清淤疏浚河道13.5千米、整治堤防24.12千米、岸坡護砌3.01千米、支溝口防護0.9千米、拆除重建涵閘6座、涵管2座、拆除重建生產橋8座,總投資2420.8萬元。桐河河道治理工程對桐河高廟鄉段14.2千米長河道進行治理,規劃清淤疏浚河道14.2千米、岸坡護砌2.15千米、支溝口防護1.16千米、拆除重建涵閘2座,總投資826萬元。
【水資源管理】水資源工作緊緊抓住“加強節約和保護,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這一主題,實施嚴格的取水許可證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建立以權屬管理為核心的關系協調,對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全過程進行動態調控。2014年共征收水資源費430萬元。
【水生態文明建設】根據南陽市政府劃定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的范圍,按照南陽市保護“母親河”指揮部的統一安排,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違章建筑、飯店、畜禽養殖企業和非法采砂活動進行排查,并進行全面整治。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立了符合規范的飲用水源標示、標牌70塊;關閉入河排污口8個;對白河飲用水源地保護區進行綠化,綠化面積103公頃,為飲用水源地達標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水產養殖】在做好農業部池塘信息測報工作及水產品抽檢工作的同時,加大對白河水域的監管,全年共發放致市民公開信5000份,南陽市公安局、水利局聯合通告1200份,查處非電捕魚案件10起。2014年成功申報實施了全國基層水產技術建設補助項目,確立了20名科技示范戶,1個示范基地,5名技術員,并進行了集中培訓;完成省農業廳水產局對宛城區兩家國家級健康養殖場的驗收工作,成功晉升省級良種場1處,無公害水產品基地2處。全區水產品總量達到670萬公斤。
(郭云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