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
【概況】2014年,全縣爭取水利工程項目10個,總投資8616萬元,其中上級資金8270萬元,為爭取上級資金為有史以來最多的一年。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抗災減災能力為目標,實施土地整理、農綜開發、新增千億斤糧食等項目,新打配機電井500眼,占計劃任務350眼的140%;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53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667公頃,改善灌溉面積2413公頃,新增除澇面積307公頃,分別占計劃任務的100%。獲得南陽市水利工作先進單位、節水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水政水資源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
【防汛抗旱】做好防汛工作,組織力量對全縣的度汛工程和險工險段進行拉網式檢查,對隱患問題,逐一登記造冊和整改,儲備防汛物資,縣鄉村三級均成立防汛搶險突擊隊,進行防汛知識培訓和搶險演練。新野縣出現63年來最嚴重的干旱,全縣秋作物受旱面積6533公頃。全縣灌溉機電井總數12773眼,抽不上水的機井有1809眼,出水量不足的機井有3615眼,因旱報廢機井有168眼。鴨灌區來水嚴重不足,僅施庵、沙堰、溧河鋪3個鄉 (鎮)的部分地區有水可用。自7月30日15時起,啟動全縣抗旱Ⅲ級應急響應。為應對旱情,全縣累計投入抗旱資金1845萬元,其中中央特大抗旱補助經費70萬元,省市特大抗旱資金80萬元,縣級配套資金30萬元,鄉鎮配套資金52.7萬元,群眾自籌1600多萬元,新打機井361眼,淘洗舊井424眼,新購水泵等抗旱設備1870臺 (套),最大限度減少旱災帶來的損失。
【項目建設】農村飲水安全項目,涉及城郊鄉、王集鎮、前高廟鄉、沙堰鎮等12個鄉 (鎮),解決30個行政村5.42萬農村居民和34所學校0.81萬名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建設工程37處,項目總投資2956萬元。工程已全部建成通水,共新打機井21眼,建設管理房管理院20處,安裝壓力罐、潛水泵20套,鋪設主干管網750千米。
礓石河治理工程。規劃治理范圍為礓石河王大橋至王集段,河道疏浚13.23千米,兩岸堤防加固14.79千米,堤防改線0.19千米,兩岸岸坡護砌7.155千米,拆除重建排水涵洞19座,新建排水涵洞2座,左岸堤頂鋪設防汛道路13.38千米,拆除重建生產橋4座,增設王集閘海漫30米,概算投資2519萬元。
白河2號橡膠壩工程,建設工期180天,計劃投資7600萬元。
小農水重點縣,計劃投資8716萬元,建設節水灌溉面積4860公頃,涉及4個鄉 (鎮)。
【水產養殖】落實惠民政策,分兩批對全縣41戶補助對象發放油補15萬余元。實施《2014年河南省基層水產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總投資20萬元,從8個鄉 (鎮)確定25戶作為水產科技示范戶,為每位示范戶發放葉輪式增氧機一臺,為漁場基地發放便攜投影設備一套,改善養殖條件,引進黃顙魚、翹嘴紅鲌990萬尾,物化補助金額達9億元。邀請省水產科學研究院專家開辦水產技術培訓班。水利局漁場實施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項目,與省水產科學研究院簽訂對口幫扶協議,爭取更多技術方面的指導。2014年,全縣養殖面積1000公頃,全年完成水產品總產量635.9萬公斤,孵化魚苗6800萬尾,培育魚種6100萬尾,水產業總產值達1.33億萬元,圓滿完成各項指標。
【水政水資源管理】圍繞全縣重點工程建設,加大執法力度,規范水事行為,建立執法聯動機制,加大對重點部位的巡查力度,依法查處各類水事違法案件,查處水事違法行為16起,立案11起,結案8起,征繳罰款14.8萬元。完成縣境內白河、湍河等4條主要河流2013—2017年河道采砂規劃編制任務,劃定禁采區和可采區,明確了禁采期和可采量。完善“政府主導、水利主管、部門及沿河鄉鎮村配合”的管理機制,組織開展河道采砂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查處違規違法采砂案件12起,規范采砂作業點15處,取締白河非法作業點5處,有力打擊了非法采砂、違規作業行為,使全縣河道采砂工作逐步走上規范、有序、可控的軌道。
【保護母親河行動】從2013年南陽市保護“母親河”行動啟動以來,新野縣扎實開展了保護“母親河”行動,積極實施“藍天、碧水、清潔、綠化、便捷”五大工程,著力解決影響白河水生態環境的突出問題,取得初步成效。治理入河企業排污口3處,合格生產企業實現了達標排放,不合格企業全部關停、拆除;河道采砂秩序得到進一步規范;組織開展打擊電魚、炸魚、毒魚等破壞水生物資源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對白河河道沿線和重要部位進行綠化建設,綠化面積達130公頃。全面控制白河沿岸的面源污染,有效減少了化肥使用對流域水體的污染,受到南陽市保護母親河水生態環境領導小組的充分肯定。
(盧占設 李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