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牡丹江師范學院黑龍江牡丹江157000)
基于民族體育文化傳承對體育經濟產業發展的推動效果探析
□張良(牡丹江師范學院黑龍江牡丹江157000)
在民族發展、民族文化傳承以及體育經濟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民族體育文化起著重要的作用。民族體育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新的時期下,有著更深的內涵。筆者從簡述民族體育文化的涵義和特點入手,重點探究民族體育文化傳承對于體育經濟產業發展的具體推動效果。
體育經濟產業推動效果民族體育文化
在文化發展過程中,民族體育文化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也是社會文化的一種完善,更是民族特色文化的一個重要構成內容,其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與民族特點。對民族體育文化的全面認識,對于促進體育經濟產業的穩步前進具有重要作用。
1.1、涵義
民族體育文化指的是民族在體育生活中所呈現的一種獨特文化現象,也是在體育實踐中,人們為了促進身心的健康、平衡發展,利用廣適性方式、競技型方式以及娛樂型方式,將身體形態的具體變化以及動作技能展示出來的一種帶有運動特征的文化。
1.2、特點
(1)民族性。民族體育文化具有民族性特征。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都具有局域一定的意義,在不同區域所產生的文化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因為不同地區的人類會創造不同的文化,創造不同的文化全體,而共同的生活會將這種文化差異縮小。又因為風俗、經濟條件、地理環境、生產水平以及區域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特點,這就是民族體育文化所表現出的民族性特征。
(2)競技性。民族體育文化的競技性指的是利用各種模式的競爭活動,讓所有人都能夠積極參與,并形成一個互相磨合、互相較量的現象。競技性在進行競爭意識較量的情況下,也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交流。每個人的學習、工作以及生活具有民族意識,但是民族體育文化的競技則是反映民族意識的某個象征性內容,每個人參加各種形式不同的競技活動,促成相互較量的局面,這正是體育文化的競技性。此外,競技性能夠幫助每個人樹立較強的團結合作意識,具有較強的凝聚作用。
(3)娛樂性。我國民族體育文化具有娛樂特征,即以健身消遣、閑暇娛樂為主要目的,且有一定的規模。民族體育文化是在擁有較好物質條件的前提下,為滿足更多人的精神需求而形成的一種文化創造。體育文化的娛樂性,在現如今的社會生活中深受大家的喜愛。人們在繁忙的學習、工作之余,能夠感受到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體育活動不僅能夠鍛煉人們的身體,也能夠愉悅身心。
民族體育活動中,文化心理、價值觀念、倫理道德、民族意識、哲學思想、道德規范以及宗教信仰等均是人們精神生活領域中的文化,也是民族體育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而這些主要部分的產生以及傳承,對我國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下文具體分析民族體育文化對于我國體育經濟產業所產生的具體效果。
2.1、體育產業發展新理念的形成
總所周知,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起決定作用,而文化則又是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的發展依賴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所有文化的產生以及發展等均是由社會生產力以及經濟發展實際情況來決定,經濟條件對文化發展程度起到決定性作用,反之,文化的發展對于改善經濟條件產生重要的影響。
在體育產業發展需求的基礎上,我們更需要重視民族體育文化自身的傳承性。因為民族體育文化自身的傳承性,對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起著較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推動發展信新理念的形成。即將民族體育文化這一因素加入到體育產業發展中來,既能夠吸收各種不同的優秀民族文化,也能夠吸引更多的先進民族文化,從而提高了民族體育文化在整個產業中的地位。
2.2、新競爭格局的形成
在民族體育文化基礎上,加強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能夠促成以文化競爭為核心的新格局。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且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F階段,在體育產業的發展期間,存在著各種問題。例如:體育產業市場開發力度不足,產業結構不完善,市場競爭機制較為混亂。所以我們需要改革創新體育產業,轉變傳統發展觀念,樹立以體育文化為中心的思想觀念,以此推動整個體育產業的快速前進。
將體育文化作為主導思想的全新競爭格局,具有獨特的哲學思想以及體育意識。它的價值取向在于崇尚人的品格、內在修為以及內在氣質,充分體現的是人文關懷精神。在這種競爭格局下,為體育產業的穩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圍,讓所有的體育運動項目均可以在良好文化氣氛中得到更合理的展示,最終促進體育經濟行業的大發展。
2.3、物質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和諧發展
我國民族抑郁文化的發展和傳承,也是為了達到社會精神文明以及物質文明的實際發展要求。從物質文明方面而言,民族體育文化要求以物質為基礎才能夠促進自身的繁榮發展;反之,民族體育文化的繁榮發展又會對物質文明的健康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從精神文明方面而言,唯有推動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才可能為競爭文明的蓬勃發展注入全新的活力。而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從本質上而言依賴于物質產品以及精神產品,即體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要求社會創造出更多的精神產品以及物質產品,以此滿足更多人的實際需求。
2.4、推動體育經濟的蓬勃發展
在發展體育產業時,要求政府作為主導力量,加強政府的科學指導和宏觀調控,嚴厲杜絕各種對民族體育文化產生不良影響的行為,讓所有人都能夠樹立維護民族體育文化的觀念;充分發揮市場的杠桿作用,完善調控機制,加大社會資本對體育文化產業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市場運行模式,推動體育經濟產業的有機發展。
此外,推動民族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創新市場運行模式,借助各種有效手段,將區域不同的民族體育文化能夠有機融合在一起,在市場規劃新形勢下,加快體育經濟產業的多元化發展,遵循“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的發展原則與戰略發展方向,吸納更多的優秀民族體育文化,促進民族體育文化的多樣化發展,并未體育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創造更多的契機。
綜上,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的蓬勃發展,依賴于物質文明的發展以及精神文化的有機發展。其對體育經濟產業的進步起到無法比擬的作用。體育經濟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要以民族體育文化為基礎,不斷創新,形成新的觀念,加強物質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和諧發展,加強政府的調控、輔助功能,建立完善的市場運行模式。
[1]吳秋來,王美芬.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保護的路徑研究——以湘西地區為例[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1,01.
[2]彭效華,曾華.民族傳統體育對經濟發展的推動研究綜述[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08.
[3]張永.主體性視角下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以三江高定村侗族婦女為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2.
[4]吳秋來,王美芬.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保護的路徑研究——以湘西地區為例[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1,08.
[5]許可,徐福生.西部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對策研究——以民族文化產業為依托[J].搏擊:體育論壇,2014,05.
[6]牟少華,余志武,張義忠.民俗節日中民族傳統體育發展趨勢研究——以云南大理白族“三月街”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