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雯慧(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河南鄭州451400)
普通高校拉丁舞教學中的音樂教育
□屈雯慧(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河南鄭州451400)
拉丁舞作為一種社會性、大眾性民間舞蹈,具有休閑和放松特點,具有自由發揮空間,極受人們歡迎。同時,拉丁舞音樂具有多樣化特點,充滿著動感和活力,舞蹈與音樂是一個整體,具有不可分割性。如果無法聽懂音樂,不能將舞蹈調好。因此,教師在拉丁舞教學時,音樂教育和舞蹈教學必須同步。
普通高校拉丁舞教學音樂教育
首先,通過音樂教育,可有效激發學生情感。針對拉丁舞教學,情感是根本需求,而音樂是一個獨立性和專業性的藝術形式,能過激發學生情感。對于拉丁舞教學,許多人選擇爵士樂音樂,音樂具有強弱、張弛等節奏特點,能夠享受音樂和藝術美感。針對拉丁舞教學,可通過音樂能過活躍教學氛圍,能夠舒張緊張、倦怠情緒。利用音樂,確保學生保持一種興奮狀態。在拉丁舞運動中,產生一種愉快心情,保證學生能夠融入拉丁舞音樂節奏中,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美感體驗。
其次,通過音樂教育,可調整學生身心狀態。對于拉丁舞教學,音樂可有效調整呼吸,改善心率和血壓,確保學生神經保持興奮狀態。同時,音樂伴奏教學和音樂旋律不同,對學生心理影響也存在差異。如果音樂節奏快,必然會增加學生沖動率。如果音樂節奏慢,可增加學生舒緩、舒暢度。對于拉丁舞舞蹈教學,身體是一個協調性和規律性活動,隨著音樂杰作,舞蹈具有相應動作,在鍛煉身體同時,可有效提高機體協調能力。通過音樂教育,能夠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所以,在拉丁舞教學過程中,利用音樂教育,可有效調整學生身心狀態。
第三,通過音樂教育,可指導學生掌握動作。利用音樂教育,開展拉丁舞學習和旋律,可有效加快學生學習速度,提升教學效果。音樂能過讓人產生豐富聯想,音色的渾厚、旋律的明快、節奏強弱等,確保學生將音樂和拉丁舞動作能夠完美榮惡化,提高學生記憶能力和練習效果。伴隨舞蹈音樂節奏,學生學習較為容易,動作掌握、動作表現能夠深入。同時,利用音樂教育,促使學生掌握動作點理解與記憶能力,保證拉丁舞舞蹈動作流暢性、準確性。
首先,教學對象的舞蹈基礎和音樂基礎差異較大。根據學生基礎素質而言,只有少數學生學過民間舞蹈,具有基礎性的舞蹈功底。然而,在舞蹈音樂方方面,許多學生知識單純喜歡聽音樂,對音樂理論學習、系統接觸、完整認知較少,音樂理論知識基礎十分薄弱。不清楚音樂強弱關系,音樂節奏、節拍混淆不清,也不知道什么是速度。由于學生不了解基礎性概念。所以,無法有效統一指揮、指導,增加了教師教學困難。同時,各學生身體素質差異較大,也增加了教學難度。
其次,師資力量比較薄弱。針對我國體育舞蹈教學,部分培訓機構的老師,從舞蹈專業畢業較少,且學歷較低,大多數教師屬于兼職型,沒有接受專門刻板訓練,缺少理論知識基礎,也缺乏教師資格認證,教師教學水平、教學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針對高校體育舞蹈教學,舞蹈教師十分匱乏,師資力量較為薄弱,阻礙了我國拉丁舞發展。因此,為使拉丁舞教育能過真正走入教學課堂,必須普及拉丁舞舞蹈教育,有效解決師資力量問題。對于教學經驗教師,需在職深造,重視新技術、新理念和新知識培養,確保拉丁舞建設能夠逐漸完善。
第三,缺少必要教學投資。在我國教育教學內容中,拉丁舞是一種新型體育課程,尚處于一個起步階段。因此,教育部門不能真正認識到教育資源投入,不重視拉丁舞對我國體育教育發展。所以,針對拉丁舞體育課程,普通高校缺少必要教學經費,缺乏教學器材、設備教材,在教學時,使得教師處于一種被動狀態,嚴重影響了教學工作開展。同時,拉丁舞教學方法較為陳舊、枯燥,缺乏創新性,不能采取合理、科學方法規范訓練,開展有效素質訓練。
首先,做足起舞準備活動。對于拉丁舞蹈,因跳動幅度較大,在跳舞之前,如果不做足準備工作,極易導致肌肉拉傷,和拉丁舞學習初衷相反。針對拉丁舞課程教學,應選擇節奏強和學生興趣高的樂曲。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跟著音樂,跳動拉丁舞基本舞步。根據實踐表明,做足準備工作,能夠興奮學生神經系統,提高學生協調性、節奏感,使學生進入跳舞最佳狀態,降低神經、肌肉粘滯性,提高收縮速度,達到良好緩沖作用,防止出現拉傷后果。在舞蹈課程開始前,做好熱身活動,能過提高身體各部位溫度,提高各關節靈活性。
其次,掌握音樂基本概念。針對目前普通高校的拉丁舞學習,可有效提升音樂感知能力,提高對美的鑒賞力、創造力,促使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世界觀。在拉丁舞教學時,充分體現音樂教育,教師必須注重音樂基本概念教學,使學生在表演活動中、拉丁舞競技中,能夠體現舞蹈和音樂的形象,使舞蹈主題能夠充分表現。另外,作為教師,必須加強音樂素質修養,對于實踐課程教學,教師具有十分重要引導作用。所以,教師應具備較高藝術素質、審美能力,方可提高音樂教育的實質效果。
第三,重視舞蹈、音樂協調配合。在拉丁舞教學中,必須音樂與舞步同步,確保音樂節奏、舞蹈動作的互相協調。一般而言,教師教會學生基本舞步后,需引導學生領悟音樂節奏。在訓練過程中,訓練學生領悟音樂節奏、內在涵義,也是拉丁舞教學課堂的重要內容。在學生初學時,學習慢動作技術通過反復練習可以展示,但隨著音樂節奏跳動,無法擺弄舞姿。所以,在慢動作跳舞時,必須一邊想、一邊跳,伴隨音樂跳就無法思考,舞蹈技術就無法領域。在教師教學時,應選擇循序漸進方法,采取多練多記方式,使學生產生肌肉記憶,使學生能夠伴隨音樂跳動拉丁舞。
第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科學選用舞蹈音樂。對于拉丁舞音樂教學,大多數選擇國外音樂舞曲。根據多年實踐表明,國外教學內容不符合我國教育實際狀況,某些音樂內容無法有效銜接拉丁舞專業內容。所以,在拉丁舞音樂教學,必須合理選擇教學音樂。組建教師隊伍,根據拉丁舞訓練項目,科學調整音樂和舞蹈和諧度,確保舞蹈音樂突出性、實用性,結合學生特點,合理選擇音樂舞曲。另外,對于師資隊伍建設,必須培養一批業務能力強、舞蹈經驗豐富的舞蹈師資隊伍。現階段,可利用遠程教育方式,或選派優秀教師出國留學等方式,促使我國拉丁舞師資力量不斷提升。
第五,開展體驗式教學。其一,提高音樂審美性。針對拉丁舞音樂教育,無法得到全方位、多角度解讀,經常只靠著部分專項訓練,部分音樂被當做練習工具。因此,要想促進體驗教學,必須改變審美缺失現狀。在拉丁舞音樂教育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跳出考試思維,注重思維發散,勇于提出自身見解。在課堂教學中,每位學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獨特看法,只有拓寬學生思路,才能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其二,提高音樂親歷性。在體驗教學中,必須注重學生親身體驗,在拉丁舞音樂教育中,對于音樂歌曲,若停留于樂曲結構分析遠遠不夠,必須要求學生去想象節奏韻律,在畫面中添加自己的東西,通過理解、體驗方式,進一步加深修辭手法的作用。其三,提高學生主體地位。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具有主體性地位,教師主要承擔引導作用。學習每一個動作舞蹈和每一首音樂舞曲前,教師只需做簡單引導、介紹,再將課堂轉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掌握課堂,教師作為觀眾,領悟學生的表現。同時,學生思維各不相同,某些學生的想法往往一鳴驚人。因此,在拉丁舞音樂課堂教學中,必須提高學生主體性地位。同時,在課堂教學之外,教師組建興趣小組,積極開展舞蹈音樂學習活動,通過日常教學與課外學習的有機結合,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點、愛好點,選擇合適音樂開展拉丁舞舞蹈訓練。
綜上所述,音樂是舞蹈的靈魂所在,拉丁舞是根據舞姿表現,融入音樂情感,表現生動、靈活的舞蹈形象。舞蹈、音樂屬于一個完整整體,具有不可分割和相輔相成的關系。拉丁舞音樂附著舞姿存在,如果拉丁舞舞蹈與音樂失去了特定依存關系,必然會失去獨特藝術魅力。隨著拉丁舞舞蹈創造快速發展,必須重視音樂、舞蹈互相融合,提高拉丁舞的藝術通感型,加強拉丁舞培養、訓練。
[1]劉瑜,單洪剛.淺析普通高校拉丁舞教學中的音樂教育[J].體育時空,2013,14.
[2]黃秀清.拉丁舞在音樂教育教學中的融入探討[J].音樂大觀, 2014,19.
[3]何芳.趣味節奏教學初探[J].中國音樂教育,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