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亭(安徽省淮北市首府實驗小學安徽淮北235000)
淺論小學生運動興趣和習慣的培養
□劉昌亭(安徽省淮北市首府實驗小學安徽淮北235000)
小學生體育課程具有啟蒙和引導性質,所建立起來的運動興趣和習慣會影響人的一生。這就要求小學體育課堂,特別重視運動興趣的培養和運動習慣的養成。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討論了如何將運動項目進行游戲式轉化,如何控制難度、循序漸進,如何實現對個體成績增量的不斷鼓勵等幾方面的內容,以期對小學生運動興趣和運動習慣的培養有所裨益。
運動興趣運動習慣小學生
小學生體育課程是每個人一生當中接受到的第一個階段的體育運動課程,雖然只是一個具有啟蒙性質的起點,但是所培養起來的運動興趣和運動習慣卻貫穿著每個人的一生。因此,作為小學體育教師,實際上肩負的責任重大,不但要考慮如何按照課綱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還要在教學過程中主動有意識的保護小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培養其運動習慣。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過程,淺談以下幾點體會,以供大家參考。
小學生還不能用理性的方式思維,不能期待像我們成人一樣對教學內容理念進行理解、配合,甚至不能假定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識和意志控制能力,因此采用直接面向、灌輸、指導的方式是往往行不通的。但是小學生并非沒有意識,他們喜歡的是一個事物更加簡單,角色更加鮮明,更容易從中獲得意義的世界,簡單言之這個世界類似于童話。而轉化到體育鍛煉中,這就是游戲。可以說,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只有以最接近孩子天性的方式,才能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的同時,逐步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針對這一特點,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很多項目和環節轉化為孩子喜聞樂見的游戲。比如,耐力跑步的練習,對于小孩子而言本來很無聊,于是我們就把這項運動改造為尋寶游戲。具體作法是是把跑步要經過的路程劃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再進一步規劃成特殊的情景,如獨木橋、叢林、山地、公路等等。具體而言,在模仿公路的路段,可以放置很多足球、籃球、排球或者其它比較安全的物件,把這些物體當成車輛,要求學生在這一路段注意安全,千萬不要撞“車”;在模仿獨木橋的路段可以在地面劃線把跑道收窄成四十厘米左右的幾股,要求他們小心踩線,千萬不能掉入“河流”;山地可以放置幾個小凳子,要求經過這一區域的時候跨過;叢林部分,則可以放墊子代替,要求同學翻筋斗或者滾動經過。除此之外,還可以在終點放上編號的乒乓球,作為“寶物”作為目標供學生來尋找,進行更鼓勵。具體操作過程中,我們深深的感覺到,學生對于這些場景的理解可能比我們更加逼真,更加進入角色。很多時候,好像完全忘記了運動的疲勞,陶醉在一個想象的虛擬的游戲世界的“尋寶”的興奮過程中。
總之,教師根據所要在課堂上教授或者練習的運動項目和技能,可以靈活的結合現有的運動場地和器材進行即興的發揮和設計。重點不但在于要在相應地方擺放相應的道具,改變場景的單調,還在于一定要通過有意識語言引導,調動學生的想象,從而進入某種游戲的情景。因為,歸根結底,只有以游戲的方式才符合小孩子天真爛漫的性情,才能將各種運動在孩子心目中賦予冒險、有趣、刺激的特點,從而忘記這項運動本身帶給他們的無聊、辛苦甚至恐懼,達到挑戰自我,運動自我,逐漸養成運動興趣和習慣的目的。
小學生初始面對一些運動項目,往往是會有壓力的。如果玩的得心應手,壓力就會解除,日后會更加傾向于這種運動。而如果遭遇過多的挫敗,則可能留下陰影,終生建立不起對該項運動的興趣和信念。這樣,小學教師在初中課堂上如何設計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一味按照標準教學模式,忽視個體差異,很可能造成一部分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畏懼情緒,產生不適應,降低興趣,逃避體育課堂,逃避某項鍛煉的傾向。
鑒于此,在實際課堂展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難度的配比程度,特別是在某運動項目教授的初始環節,一定要控制運動的難度,在保證學生運動興趣同時,循序漸漸,推進技能,養成習慣。比如籃球,在初始的課堂上,可以降低籃板高度,增大籃圈直徑,達到大部分孩子稍加用心就能投中的程度,來增強他們對這項運動的親和度。孩子不可能是姚明,但是要讓孩子能感覺到和姚明一樣似乎能操控籃球命中目標的喜悅感。之后,視熟練程度,調節高度和籃圈直徑,循序漸進,增加難度。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曾經拿兩個班級做過對比。班級A采用這種循序漸進的做法,大部分學生都保持了對這項運動的熱情,在一個學期后養成了較好的籃球運動技能和享受籃球運動的習慣。而班級B直接采用規定的教學用籃,結果整體分化的比較嚴重,除了一部分同學在學期結束時掌握了較好的籃球技能外和養成享受籃球運動的習慣,剩下的另一大部分還保持著生疏和畏懼,沒有進入到享受這項運動的狀態。
再比如跳高、跳山羊、跨欄之類的項目,女生普遍會產生畏懼,表現在行為上就是動作生硬、不流暢,難以享受該類動作的挑戰了和樂趣。我在教學中,初始階段不以難度為重點,降低高低到學生普遍較為能夠接受的程度,讓他們了解適應。等到熟悉以后,逐漸小幅度的增加難度,幫助學生在自然愉快的心情中,鞏固興趣,推進技能,養成習慣。連續一兩個學期下來,基本上大部分學生都能愉快的接受該類項目,并展示出相應的嫻熟程度。
表揚和贊譽對于一個孩子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動力,但是通常情況下,運動成績較為優異的個體容易獲得表揚和贊譽。這樣一開始表現較好的學生,越來越獲得自信和成就感,越容易保持和突破;與之相反,一開始表現不好的同學,因為得不到關注,越來越容易喪失運動激情,失去動力,不利于良好運動習慣的養成。這實際上是教學的誤區,橫向個體間的比較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代替一切。前后時間段,縱向成績的比較,對于個體學生而言更具有意義。教師應該注意到這一點,注意記錄個體成績提高量,并及時將之通報給學生,表揚學生,從而養護好每一個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以利于培養他們的運動習慣。
以立定跳遠為例,我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的策略是,在練習場地上每五厘米用不同顏色的油漆間隔涂實,形成一彩色條紋圖案的區域。這樣不但顯得場地好看,更重要的是可以直觀的看到刻度,讓小學生自己通過對比格子顏色就可以自己大概測量到自己的跳遠成績和判斷自己是否有進步。在教師參與的情況下,我們通常將學期的第一次成績記錄,制作成表格,張貼在班級榮譽墻壁上。然后需要注意觀察的就是學生每次在練習中獲得的增量部分。運動場地是開放的,甚至學生課間都可以參與鍛煉。只要每個學生在練習中發現自己的成績比以前提高了五厘米,隨時都可以報告給老師,要求下次在課堂上向老師展示。我們在每次課堂后半段通常會安排這樣一個被稱為“勇敢的挑戰者”的環節,給學生當眾表演刷新自己成績的機會。一旦確定其跳遠成績增量超過一個五厘米(超過五厘米但是不到十厘米的都按五厘米計算),就會當眾組織表揚,獎勵發給紅五星一個(超過十厘米,但不到十五厘米的,按兩個五厘米算,獎勵兩顆紅五星),并張貼在其班級墻壁的表格中。
實行這一方法一學期以后,整個班級在立定跳遠方面的成績都有了顯著的提高。而最大的感受是,不僅僅運動成績好的孩子在這一過程中尋求突破和榮譽,實際上包括最后一名在內的幾乎每一個孩子,都增加了練習的熱情和主動性,不斷追求獲得表揚和五角星榮譽。這不但很好的培養了他們的興趣和運動習慣,還無形中增加了他們的自信和挑戰自我、戰勝困難的勇氣,大大豐富了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在課堂之外的意義。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未來,也在他們自身孕育著他們自己的未來。這是一顆希望的種子,脆弱而有強壯,如何讓他們幼小的心靈面對較之他們而言陌生而又復雜的環境,養成良好的運動興趣和運動習慣,將是一個長期的課題。我相信,負重方能行遠。只要我們敢于擔負起責任和義務,就一定能在續開生面、不斷進步中,為祖國、家庭、個人教育出強壯的未來。
[1](美)丹尼爾·阿門.大腦處方—克服焦慮、抑郁、強迫、憤怒和沖動的突破性方法[M].肖鐵、郭小社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
[2](美)Morton Chesham.兒童心理治療技術—心理動力學策略[M].高樺閔容發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3]黃賽芬.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設計的“五突出”[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06,(10).
[4]劉艷.淺談小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0(08).
[5]徐為榮.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林區教學,2006(10).
[6]蔣翠燕.關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評價活動的幾點思考[J].小學科學:教師,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