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恩耀(呂梁學院汾陽師范分校山西汾陽032200)
淺析運動技能遷移在體育教學訓練學中的應用
□馮恩耀(呂梁學院汾陽師范分校山西汾陽032200)
運動技能之間的相互遷移在體育教學訓練學中是十分正常的現象,與此同時,運動技能的作用也是雙向的,不僅能夠促進體育教學的進行與掌握運動技能以及技巧,還能對動作技術的發揮以及掌握有著阻礙的作用。從訓練學的角度來看,掌握了運動技能遷移的基本技巧能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體育課程的教學,也能夠使得學習者在短時間內就能夠掌握動作技能以及擁有處理新問題的能力,將體育教學以及運動訓練的存在效益最大化。本文主要探究了運動技能遷移在體育教學訓練學中的應用,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并起到一定的積極影響作用。
運動遷移體育教學訓練學
在運動技能的教學過程當中,遷移出現的頻率較高,對理論學習與技能掌握有著促進的作用。在各種知識、技能以及對運動動作規范的過程當中都會運用到遷移。從宏觀角度來看,在日常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使用一定的遷移規律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1.1、正遷移
從體育教學層面來看,訓練頻率的提升有助于訓練成果的強化,在日常訓練的過程當中,多加進行練習,就能夠產生一定的動作慣性,并能夠很快地掌握動作技能,對體育教學有著積極的影響與促進作用。
1.2、負遷移
在操作方面,會造成一定的干擾。在體育教學層面來看,假使學習者在掌握一種技能的前提下去學習一項新技能,然而由于初試這項新技能的基本動作技巧,所以會有著些許的不適應,對于這樣的現象可以得出學習者所掌握新技能的技術遠不如沒有任何技能的學習者的結論,這就是負遷移。負遷移所形成的影響只是暫時性的,短時間內就可以通過練習從而克服。
1.3、零遷移
學習者的動作技能不能形成任何干擾,在學習期間,不能產生任何遷移現象,就是零遷移,因為兩種動作技能之間不存在相似之處,則無法產生相互影響的狀況。
2.1、運動——運動遷移
對于學習者而言,已經掌握的一項運動技能,若能對另一種運動技能的學習與掌握產生促進作用,就是運動——運動遷移,學習者在進行籃球的學習過程當中,掌握了運球技能之后,對帶球過人這一項技能就能夠有著很快的領悟能力,便能夠快速地學習并掌握帶球過人這項技能。
2.2、語言——運動遷移
一定的語言訓練對運動技能的掌握來講,是有著促進作用的,體育教練在教學過程當中,擺出若干幅體育動作示范的圖片,然后隨機指向任一圖片,學習者便說出這一指定動作的名稱,這樣的語言思訓練有助于動作的訓練,因為學習者在掌握了動作名稱之后,會對運動技能有著一定的熟悉性,因此能夠很快地掌握具體的動作技能,也較未經練習者有著較快的學習領悟能力。
2.3、兩側遷移
任一動作技能從學習者身體的一側轉換到另一側就是兩側遷移,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教練訓練學習者身體一側動作技巧的同時,也是在提升著學習者身體另一側對于動作的熟悉度,只有身體兩側都得到了充分的訓練,才能夠保證學習者動作的連貫性以及流暢度。這樣的兩側遷移也可以通過手腳的位置遷移來完成,這樣一來,對于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能夠進行到體育教學訓練,身體對動作的慣性則更加深刻。
兩側遷移從一定程度上來講,都是不對稱的,因為動作掌握狀況較好的肢體到掌握狀況不佳的肢體的遷移程度較大,對于人體而言,右手到左手、右腿到左腿的運動遷移體現地較為明顯,右手到右腳、右腿到左腿的同側部位的遷移則表現地不是非常明顯,學習者在練習兩側遷移的過程當中,應多加練習非優勢肢體,掌握了一定的動作熟悉度之后,會對需要雙手或者四肢的運動技能學習有著積極促進的作用,有助于動作在短時間內的掌握,提高學習效率。
技能遷移在課程教學中所運用的范圍十分廣泛,尤其是在體育教學中,以及體育訓練的過程當中。運動技能遷移對于學習者而言,是能夠起到促進訓練以及接收新的動作知識的作用的,使得學習者能夠更快地掌握動作技術,并加快學習的效率。運動遷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促進學習者接收動作知識的作用的,但是并不是適用于所有的動作技術,因此,教師應對學習者給予一定程度上的鼓勵,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積極性,加強運動技能的正遷移,并減少負遷移情況的發生幾率。
3.1、鞏固原有技術技能,注意兩種動作技能學習的時間間隔
學習者在鞏固技術技能之時,對動作技術的掌握程度若能夠達到一定的水準,就可以說其動作技術的正遷移的質量高、數量大。學習者所掌握的技術技能所發生的正遷移的數量以及質量越多,則說明其所掌握的技術的鞏固程度越高,這對接下來的動作技術學習是有促進作用的,因為只有對原有動作技術有所鞏固才能夠保證接下來所將要學習的動作不被干擾。在進行動作技術的學習過程中,對不熟練的兩種技能進行同時學習,會導致兩種技能的思維相互干擾,從而無法起到運動技能的正遷移作用,不利于學習者對于動作只是的接受,也無法達到促進先練以及接受新運動知識的作用。因在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動作技術的教授時間進行把握,只有當一種技能的教學熟練程度達到一定的水準之后,才能夠進行下一個動作技術的教學,以免兩種動作之間互相干擾,從而影響日常的教學工作的進行。
3.2、精確定義概念,提高分析和概括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對所教授的動作進行精確的分析,學習者在這一過程當中能夠有所影響,養成對問題的分析概括能力,并通過運動技術的概念探究中明確認知到運動技能的學習規律,學習者在學習技術的過程當中,如果能夠對問題進行仔細的分析,就能夠掌握大多數運動技術的演示規律,并且在找到運動技能之間的共同點的情況之下,就能夠促進運動技能的正遷移。學習者的概括能力決定了正遷移產生的概率,因為動作技術的主要使用者是學習者,只有學習者找到了運動技術之間的主要聯系與規律,才能夠產生遷移。
3.3、重視運用分析對比的方法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當中,運用分析對比的方法能夠減少一定的定勢干擾。學習者在聽課的過程當中,會受到教師講課的方法所影響,因此,在教師分析對比的授課方式的熏陶之下,能夠養成對于新舊技能之間存在的聯系以及方式進行對比的慣性,這樣的思維方式有助于學習者更加清楚新舊技能之間的異同與聯系。比較的方式有助于學習者對運動技能進行全面地了解,并且有效地避免干擾,學習者在掌握運動技能之后,要靈活地運用各種技能,并注意各個技能之間的聯系,這樣才能夠習得良好的學習成果。
體育教師在進行運動技能的教學之時,要注意運動技能遷移的基本原則,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習者找到技能之間的聯系,找到學習規律,更好地學習動作技術。首先,要指出技能之間的相同之處,其次,使用語言線索引導遷移的生成,技能之間存在的聯系以及運動模式是動作技能規律的線索,通過教學線索便能夠完成技能之間的遷移。除此之外,應強調對未來技能的遷移,教師在教授新的技能之時,要培養學習者將所學的動作策略規律代入到其他技能之中,使得學習者能夠養成換位思考的能力,并且還要進行一些模擬訓練,這樣有助于學習者在周圍環境較為危險或者設備復雜難操作的情況之下,展開對動作的遷移模式。因為有的技能可能需要的操作步驟較為復雜,則需要開展特殊的學習方法才能夠滿足,在這樣運動技能遷移量很小的情況之下,學習者便要加強自身的動作學習基礎,才能夠滿足于高強度的動作技術技能的基本要求。
[1]黃波,許永生.倫體育教學中的技能遷移和定勢干擾[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2,6.
[2]歐陽侖.實用運動心理訓練問答[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 1990,164.
[3](美)馬基爾.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張中秋.譯[M].北京:中國輕工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