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艷,李小涵,李 偉
(1.昆明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云南 昆明 650032;2.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云南 昆明 650032)
· 醫學教育 ·
臨床醫學本科“雙導師制”教育體系建設研究
張春艷1,李小涵1,李 偉2
(1.昆明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云南 昆明 650032;2.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云南 昆明 650032)
重點對云南省各高等醫學院校醫學本科教育實施“雙導師制”教學模式進行調查分析,旨在構建醫學本科“雙導師制”教育管理體系,以實現“雙導師制”教學的系統化與規范化,為培育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綜合型醫學人才創造有益的條件和平臺。
醫學教育;雙導師制;教育管理體系
隨著我國高等醫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高等醫學院校及醫療機構對高素質、實用型醫學人才的培養問題日益重視。在高等醫學院校中探索創新型教學模式是培養現代醫學人才的關鍵點和立足點,也是新時期醫學教育研究與改革的一大趨勢。國際醫學教育專門委員會(IIME)于2001 年6月制定的《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力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提高醫學教育和醫療服務質量,以實現在全球范圍內對醫學人才培養的統一要求。相關研究表明,我國醫學教育水平及人才培養狀況與國外還有顯著差距[1,2]。因此,在深化醫學教育改革的同時,借鑒國際醫學教育標準,順應發展趨勢,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醫學教育,完善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國內一些高校在醫學七年制本科教育中實施導師制的日漸增多,而普通院校在醫學本科教育中實施導師制,尤其是雙導師制的卻不多見[3]。潘煜雙[4]等對本科應用型人才實施“雙導師制”進行了探討,并在培養目標定位的基礎上,提出“雙導師制”創新模式與實施方案,強調利用校外導師資源,實現高校與社會的零距離培養,滿足用人單位降低培養成本、縮短崗位適應期限的要求。王雪峰[5]等以遼寧醫學院五年制臨床醫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其在臨床技能考核階段實施導師制進行了研究,并與未實施導師制的醫學生進行了對比分析,提出臨床實習階段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是一種個性化的言傳身教式的實踐性教學。它注重對學生的個別指導與綜合素質的培養,真正實現了以人為本、教學相長的教育理念,是臨床教學的一種好形式。此外,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對七年制臨床醫學教育實施“雙導師制”進行了初步探析[6];南方醫科大學對臨床醫學八年制實施了“雙導師制”,并對如何制定出科學有效的臨床導師工作方案及教學模式進行了探討[7]。盡管有諸多高校對本科醫學教育實施“雙導師制”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迄今為止,尚未能形成系統、規范的教學管理體系可供借鑒。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諸多高校對“雙導師制”的探討或是針對本科應用型人才,或是針對臨床七年制或八年制醫學生,極少高校針對五年制本科醫學生實施“雙導師制”進行探索。因此,昆明理工大學附屬醫院、醫學院在此基礎上提出在五年制臨床醫學本科教育中采用“雙導師制”教學模式,即在本科醫學生入學開始就為其配備兩種類型的導師,即基礎導師和臨床導師。在基礎醫學課程學習階段,給予學生學習指導和科研基礎訓練的學校本部教師為第一導師,即基礎導師;在臨床醫學課程學習、見習和實習階段,為學生進行指導的附屬醫院指導老師為第二導師,即臨床導師[8]。
在探索實施 “雙導師制”教學模式初步階段,分別對云南省各醫學院校及附屬醫院的部分師生就“雙導師制”了解程度、認可度、可行性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調查。
首先采用訪談的方式對部分醫學本科生及教師進行了調查。訪談結果顯示,多數學生及教師對“雙導師制”教學模式不太了解。但是通過對該教學模式的普及和進一步推廣,多數學生和教師認為在本科教學中實施“雙導師制”教學模式有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其次,雖然云南省高等醫學院校在辦學規模、整體師資等方面與其他發達地區存在差距,但是隨著近年來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各醫學院校的教學師資和教學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和改善,與云南省各大醫療機構進行資源整合與共享,建立了附屬關系,教學資源得到快速的擴增。其中,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于2011年12月,經云南省委、省政府批準,成為“昆明理工大學直屬附屬醫院”。昆明理工大學醫學院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基礎醫學院和臨床醫學院(即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和多家非直屬附屬醫院。現有的師資力量和綜合資源為“雙導師制”的實施奠定了基礎,也為更好地執行、落實各階段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創造了條件。
3.1 教學管理組織體系構建
高校與其附屬醫院之間的密切協作是推行并順利開展“雙導師制”教學模式的前提與保障。建立高校與醫院合作機制下的教學管理組織體系是醫學院校突破傳統教學管理束縛,實現合作創新教學的關鍵性環節。在學校與醫院緊密合作的基礎上,建立專門負責“雙導師制”教學管理的行政管理部門,創建信息化共享平臺,實現教學資源、教學項目、師資資源、教學設備等的共享,同時構建“雙導師制”管理信息系統,為導師與學生提供有效互動平臺,實現基礎導師與臨床實踐導師對學生的全過程指導。
3.2 教學管理制度體系構建
建立健全教學管理制度體系是“雙導師制”教學模式順利開展與實施的制度保障。“雙導師制”教學模式的關鍵出發點在于基礎導師與臨床導師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全方位指導。因此,雙師隊伍建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嚴格的導師遴選標準、明確的導師職責、科學合理的監督管理制度和激勵措施是教學管理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
首先,為保證雙師隊伍質量,在確定導師的過程中,不僅要考察教師的教學資歷、科研水平、專業知識與臨床實踐能力等因素,還要重點考察教師的道德修養與職業素養等因素。
其次,要明確解答導師“如何導”,“導什么”的問題。針對醫學生在每個階段的教學計劃、課程安排以及學生入學之后的心理生理特點與思想態度變化等,為導師制定明確的任務、職責與培養目標。例如,新生入學階段,導師的主要職責是幫助學生適應從高中到大學的轉變,從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予以引導,并加強注重思想道德與人文素質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學習目標;理論知識學習階段則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臨床實踐階段,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的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指導,還要注重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第三,建立與制定監督管理和激勵措施是實現“雙導師制”有效運行的雙重保障。在明確導師職責、任務和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建立并完善導師績效考核與激勵制度,督促導師自覺提高自身素質、遵循教學規范、履行應盡職責。通過導師述職、學生評價、績效評估等多種考評方式進行優秀指導教師評選,并采取激勵性措施,在導師層面形成良性的競爭機制,保證師資隊伍質量。
3.3 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
顯效:經治療,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血壓降低超過15 mmHg,心絞痛發作次數顯著減少,疼痛程度明顯減輕,各項生理指標明顯改善;有效:經治療,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減輕,血壓降低超過8 mmHg,心絞痛發作次數有所減少,各項生理指標明顯好轉;無效:經治療,患者病情未好轉。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2]。
在我國教學管理體系構建研究當中,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是研究的重點內容。許國平等[9]在研究高校質量管理體系構建時曾在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視角提出實施PCDA循環的方法。王源遠[10]等在研究高校實踐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時也曾提出采用PCDA戴明循環理論,同時還提出根據高等教育服務對象的特殊性,高校實踐教學的質量策劃主要包含制定目標和體系規劃兩個方面,具體為制定分層分類的培養目標和實踐教學體系的規劃。對于醫學教育來說,臨床實踐是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在臨床醫學本科教育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中,完全可以在借鑒高校實踐教學質量策劃的理論基礎上做出進一步研究。根據PDCA循環理論,按照教學計劃(Plan)、教學實施(Do)、教學評估(Check)和教學改進(Action)四個管理環節,并對每個環節制定明確的培養目標以實現教學質量的控制。
3.3.1 計劃階段
計劃階段包括制定導師遴選標準,明確醫學生培養目標,制定培養計劃。
首先對高校及其附屬醫院師資情況進行調查,了解每個教師的教學資歷、科研能力、臨床實踐能力、職業素養等,根據整體師資水平制定導師遴選標準。其次,根據“雙導師制”教學模式的實施對教學計劃進行適當調整,并明確“雙導師制”教學下學生培養目標。
3.3.2 實施階段
3.3.3 檢查階段
該階段主要是對教學計劃的實施和指導過程進行一個評定與檢查,檢驗教學計劃是否達到既定目標,教學過程是否落到實效,是以實施階段的指導情況信息匯總為依據,以科學、綜合分析為基礎,不斷調節、控制和決策的過程。
在評估考核過程中,首先強化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具體包括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學檢查(期中、期末、平時)、督導檢查、學生問卷調查、教師問卷調查、學生對導師滿意度調查等。其次,建立和完善教學考核、獎懲制度。主要采取導師、學生雙向考核的模式。每學期末,學生分別對基礎導師和臨床導師進行滿意度測評,包括導師指導方式、指導內容及交流互動情況等;同時,導師也對學生進行評價。基礎導師主要對學生的平時表現、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及學習、生活態度等情況進行評價。臨床導師則主要對學生的臨床技能表現、與病人溝通能力、職業素養等方面進行評價,然后把基礎導師與臨床導師的評價結果進行綜合,考核學生培養目標實現情況,并根據考核結果采取相應的獎懲措施。
3.3.4 處理階段
處理階段即是PDCA 循環的總結階段,又是承上啟下的階段。質量監管部門通過收集意見,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解決問題,并為下一步循環打下基礎。
醫學本科教育以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專門醫學人才”為目標,是培養醫學人才的起步環節與關鍵階段。通過對“雙導師制”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施,把基礎學院和臨床學院教學資源進行整合與優化配置,明確教師責權,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素質教育和能力建設融于教學工作的始終。本研究中“雙導師制”教學體系的實施尚屬探索實踐階段,具體實施效果尚需一定時期的追蹤、觀察,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逐步補充、完善“雙導師制”教學體制和教學體系,將是我們深入研究和持續改進的方向。根本目的就是要在醫學教育改革中,把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培養方法轉變為以提高學生自我發展能力為主的現代培養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臨床、科研等綜合能力,最終構建系統、規范的“雙導師制”醫學教育體系,為提升我國醫學教育的整體水平,培育優質的醫學后備人才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1] 張 潁,耿景海,周增桓.國內外醫學教育標準比較研究[J].中國衛生業管理,2012,(3):218-220.
[2] 李望晨.國內外醫學培養標準與教育模式的比較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4,(3):209-211.
[3] 邵 燕.推行雙導師制,提高醫學生綜合素質[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7):82-83,93.
[4] 潘煜雙.“雙導師制"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探索與實踐[J].嘉興學院學報,2008,20(4):49-54.
[5] 王雪峰,金祥秋,萬雙艷.實施臨床本科生導師制下學生臨床技能考核的對比分析[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12(5):74-76.
[6] 李芝帆,吳小燕,曾 真,等.七年制臨床醫學教育中雙導師制探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1,31(2):172-173.
[7] 吳 芃,趙 潔.基于雙導師制的八年制臨床教學方法的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14):76-77.
[8] 李 偉,張春艷,梅 妍,等.基于醫學教育目標探索醫學教育新模式[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9):7-9.
[9] 許國平,劉 洋.高校服務質量管理體系構建研究[J].科技與管理,2011,13(5):118-121.
[10] 王源遠,王麗萍.高校實踐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研究與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7):14-16.
(本文編輯:鄒 楊)
Research of “Double Tutorial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n clinical medical undergraduate
Zhang Chun-yan1,Li Xiao-han1,Li Wei2
(1.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Schoo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Yunnan 650093, China 2.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Yunnan 650032, China)
Through research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ouble tutorial system in domestic medical education, and focu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double tutorial system teaching mode on medic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It aimes at building double tutorial system medic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to realize the systemat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double tutorial system teaching, and finally creates beneficial conditions and platforms 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medical talents who conforms to the modern society needs.
medical education, double tutorial system,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R-05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編號:1
1003-2800(2015)11-0714-03
2015-08-05
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基金資助項目“云南省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教育雙導師制工程體系研究與應用”(2013FZ175);云南
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醫學本科生雙導師制管理平臺構建探索與研究”(2014C001J)
張春艷(1989-),女,河南開封人,碩士,主要從事醫學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
李 偉(1966-),男,云南昭通人,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教學與科研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