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斌,陸 林,2,許 琳,2,唐 南,馬 婧,龐鈺瑩
(1.昆明醫科大學,云南 昆明 650031;2.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22)
· 疾病控制與防治 ·
2005-2013年云南省德宏州肺結核病人就診延遲狀況分析
楊云斌1,陸 林1,2,許 琳1,2,唐 南1,馬 婧1,龐鈺瑩1
(1.昆明醫科大學,云南 昆明 650031;2.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22)
[目的]了解2005-2013年云南省德宏州肺結核病人的就診延遲狀況,探討其影響因素。[方法]回顧性收集2005-2013年云南省德宏州5個縣的肺結核病人信息,分析病人就診延遲情況及其影響因素。采用到的統計學方法有描述性統計,趨勢性卡方檢驗和Cox回歸分析。[結果]就診延遲中位數為37天,四分位數間距為15~87天,延遲比例為41.8%~66.4%,2005-2013年就診延遲比例呈現下降的趨勢(χ2=64.162,P<0.001),從2005年的65.8%到2013年的46.3%,中位數也從51天減少到28天。影響就診延遲狀況的因素有年齡、民族和職業。[結論]就診延遲已經成為德宏州肺結核病人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降低貧困山區肺結核病人的就診延遲比例,應多設立鄉村基層的結核病門診,增加對相關衛生人力資源的配備,使患者能夠及時方便就診,提高結核病診斷、治療水平。
結核病;就診延遲;影響因素。
1.1 對象
2005-2013年云南省德宏州確診并登記的肺結核病人。
1.2 方法
回顧性收集2005-2013年云南省德宏州5個縣(盈江縣、瑞麗市、芒市、隴川縣、梁河縣)的肺結核病人信息,研究指標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民族、職業、戶籍、診斷結果、治療分類,分析病人就診延遲情況及其影響因素。WHO規定,肺結核的可疑癥狀是連續咳嗽、咯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有血絲,而根據《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修訂本)對肺結核病人發現延誤的規定,從始發癥狀之日至第一次就診時的間隔天數大于14天者為就診延遲[4]。
1.3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17.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病人基本特征及就診延遲基本情況分析用描述性統計,多因素分析用Cox回歸分析。
2.1 肺結核病人基本特征及就診延遲情況
2005-2013年云南省德宏州確診并登記的3578名肺結核病人全部納入研究。病人以男性為主,60歲以下的病人有3248例,民族以漢族居多,其中3339例病人為本地戶籍的居民,職業絕大多數為農民,有3352例(93.7%)病人為初治病人,涂陽病人有2488例(69.5%)。最早出現癥狀到初次就診所用天數的中位數為37天,四分位數間距為15~87天。就診延遲在14天以內的患者有767例,14~30天的患者有765例,31~60天的有743例,60~90天的有469例,90天以上的有834例。由于結核病可疑癥狀為咳嗽、咳痰兩周及以上(≥14天),而云南省德宏州地處邊疆貧困山區,農村人口眾多,醫療機構較少,交通條件較差,診斷技術較低,結核病知識相對匱乏,病人就醫需花費更多時間,因此將接近中位數的30天作為本研究患者有無發生就診延遲的分界線,則就診延遲比例在41.8%~66.4%,除了涂陰患者(46.7%)和外地戶籍患者(41.8%)外,其他患者的就診延遲均>50%,見表1。

表1 肺結核病人就診延遲基本情況
根據趨勢性卡方檢驗結果(χ2=64.162,P<0.001)得出,2005-2013年患者就診延遲存在統計學差異并呈現下降趨勢,從2005年的65.8%下降到2013年的46.3%,中位數從51天減少到28天,四分位數間距20~100天縮短到12~67天,見表2。

表2 2005-2013年肺結核病人就診延遲趨勢性檢驗 n(%)
2.2 結核病人就診延遲Cox回歸分析
將上述所有因素納入Cox回歸分析(結局:無延遲=0,發生延遲=1;性別:1男,2女;民族:1漢族,2少數民族;職業:1農民,2其他;戶籍:1本地,2外地;診斷結果:1涂陰,2涂陽,3結核性胸膜炎;治療分類:1初治,2復治),結果顯示年齡、民族和職業是就診延遲的影響因素,其中職業為保護因素,年齡與民族是危險因素,見表3。

表3 肺結核病人就診延遲Cox回歸分析
以上結核病就診延遲的分布狀況顯示,云南省德宏州有1532例病人出現就診延遲,平均就診延遲比例為41.8%,高于山東(33.8%)、南京(19.6%)、廈門(28.1%)等地,就醫時間在90天以上的患者有834例。本次調查的病人以初治涂陽的男性為主,絕大多數為本地的農民。2005-2013年就診延遲比例呈下降趨勢。另外,根據Cox回歸分析顯示,影響肺結核病人就診延遲的保護因素為職業,危險因素為年齡和民族。
出現上述結果的原因可能有:云南省德宏州地處邊疆、高原和山區,農村及貧困人口眾多,經濟負擔重,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資源匱乏,交通條件較差,診斷技術相對較低,民眾結核病知識缺乏。而男性病人多外出打工,是家庭經濟支柱,一般的身體不適不能引起其注意[5]。加之他們絕大多數缺少相應的醫療保障,就醫主要靠自費,而其經濟收入又相對普遍較低,無穩定的工作和生活[6],因此相應延遲了就醫時間。此外,初治(首次就診)病人對結核病嚴重程度認識不足,沒能引起重視,且不知道有結核病防治所,病人出現結核病癥狀后,容易延長了就診時間[7]。根據席海峰[5]等人的研究顯示,伴有咳嗽、咳痰等癥狀的涂陽患者在出現癥狀至少1個多月后才去就診,在此期間可能已經造成了對其周圍人群的傳染。因此,結核病的就診延遲具有較大的傳播風險。羅興能[8]研究顯示: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調結果提示活動性肺結核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可能與老年人的文化水平低、自我保健意識差、家庭關懷不夠等問題有關[9]。因此,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中要高度重視這一特殊群體。張洪梅等人[10]研究顯示,病人距醫療服務機構越近,就診越方便、省時,越易于利用該機構的衛生資源。而對于農民來說,他們大多住在農村,醫療機構少,診斷技術低,且云南屬于山區,交通不便利,就診時間容易被延遲。
綜上所述,云南省德宏州肺結核病人對該病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衛生行政部門對于肺結核的預防治療及宣傳教育工作做得還很不到位[11],或者是因為社會經濟問題導致病人沒能及時就診[12]。要減少貧困山區肺結核病人就診時間(即就診延遲比例),應多設立鄉村基層的結核病門診,增加對相關衛生人力資源的配備,使患者能夠及時方便就診,提高結核病診斷、治療水平,及時發現病人。此外,加強對結核病防治相關知識的宣傳,改善和提高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信念、行為[13]是減少結核病人就診延遲的重要措施之一。
[1] 武桂英,龔幼龍,李玉梅,等.結核病控制項目疾病經濟負擔研究[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1,17(12):713-716.
[2] 劉小暉,劉志敏,劉言訓,等.勝利油田肚地區結核病人就診延誤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7,(12):855-856.
[3] FATIREGUN,A.A. JECKAM,C.C.Determinants of patient delay in seeking treatment among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ses in a government specialist hospital in Ibadan, Nigeria[J]. Tanzania Journal of Health Research,2010,12(2):15-17.
[4] 編委會.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 (修訂本)[M].北京:中國衛生出版社,2000.
[5] 席海峰,李俊娟.城市流動人口初治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就診延遲情況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6):682-683.
[6] 耿 紅,周成超,劉志敏,等.流動人口肺結核病人就診延遲原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0,26(8):977-978.
[7] 石俊仕,賈存顯.濟寧市農村初治涂陽肺結核病人發現延遲情況及就診延遲影響因素分析[J].預防醫學論壇, 2008,14(7): 621-622.
[8] 羅興能,賀 加.重慶地區肺結核患者診療延遲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13,13(1):39-42.
[9] 曾 偉,張冬梅.巢湖市新發現涂陽肺結核病人就診延遲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15(4):306-308.
[10] 張洪梅,李仁忠,劉言訓,等.山東省部分設立鄉鎮查痰點地區農民疑似肺結核患者的就診延誤情況[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46(12):1197-1200.
[11] 林 森,路 麗.415例冀北山區初治肺結核病人就診延遲原因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2,19(4):541-542.
[12] 趙秀秀,徐凌忠,郭 振,等.肺結核病人就診延遲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10):795-797.
[13] 張永青,黃明豪,許衛國,等.參與式方法對農村居民開展結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0, 14(5):426-428.
(本文編輯:謝碧鈺)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of TB patients delay in treatment in Dehong from 2005 to 2013
YANG Yun-Bin1, LU Lin1,2, XU Lin1,2, TANG Nan1, MA Jing1, PANG Yu-Ying1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31, China 2. Yunnan CDC., Kunming Yunnan 650022, China)
s: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TB patient delay in treatment in Dehong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 from 2005 to 2013 and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Collected retrospectively TB patients information from 5 districts in Dehong from 2005 to 2013.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B patients delay in treatment. There were some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hi-square test and cox regression.ResultsMedian of delay in treatment was 37 days, inter-quartile range was from 15 to 87 days, delay ratio was in the range from 41.8% to 66.4%, patients delay in treatment was down(χ2=64.162,P<0.001). from 65.8% in 2005 to 46.3% in 2013,the median was from 51 days to 28 days.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ge, nationality, occupation.ConclusionsTB patients delay in treatment had become ubiquitous problem in Dehong. For reducing the ratio of TB patients in treatment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 it needs to set up rural TB clinic, the relevant health human resources should be increased, so as to the patients could achieve conveniently in time, the level of diagnosis, treatment of TB patients could be improved.
tuberculosis, delay in treatment, influencing factors中國是世界上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病例總數位居第二[1]。云南省位于中國西南邊陲,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是結核病發病的高發省份之一。及時發現并徹底治愈肺結核病人是控制結核病疫情的最有效措施,而結核病患者發現延誤往往影響這一措施的有效實施[2]。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延誤引起的就診延遲增加了疾病的傳播,從而增加了疾病負擔[3]。本研究重在了解肺結核病人的就診延遲現狀,探討其影響因素,為改善肺結核病人就診延遲提供相關依據。
R521
: A
:1003-2800(2015)11-0731-03
2015-04-30
楊云斌(1989-),男,壯族,云南文山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方面的研究。
許 琳(1973-),女,云南昆明人,博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結核病預防與控制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