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明,王 忠,秦江梅,鄧玉宏,陳 偉
(1.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科教部,新疆 石河子 832008;2.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醫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02;3.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北京 101300)
· 調查研究 ·
醫患關系視角下醫務人員職業倦怠及對策
劉夢明1,王 忠2,秦江梅3,鄧玉宏1,陳 偉1
(1.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科教部,新疆 石河子 832008;2.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醫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02;3.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北京 101300)
[目的]了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基層衛生人員職業倦怠現況,幫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隊伍穩定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采用多階段分層抽樣方法,用馬斯勒倦怠問卷對1664名醫生進行調查。[結果]有93.2%的衛生人員出現了中度以上的倦怠感;高工作要求、內部及外部工作資源的缺失導致“情緒衰竭”、“消極工作”和低“個人成就感”的倦怠癥狀。[結論]從管理層和個人角度采取措施,能預防醫務人員工作產生職業倦怠感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職業倦怠;馬斯勒倦怠問卷;醫務人員
職業倦怠包括情感耗竭、消極工作和成就感低落三方面癥狀[1]。醫療衛生行為屬于是職業倦怠的常見群體[2]。為了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基層衛生人員職業倦怠的現狀,穩定其衛生隊伍提供理論依據,用馬斯勒倦怠問卷對1664名醫生進行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1.1 對象
采用多階段整群分層抽樣法選取新疆兵團醫務人員1664名。
1.2 測量工具
1.2.1 馬斯勒工作倦怠問卷
該量表從“個人成就感”、“消極工作”、“情緒耗竭”三個方面癥狀描述職業倦怠[3]。
1.2.2 工作特征、工作感受量表
工作特征量表是反映醫務人員對本職工作的基本看法,總結他們對工作意義、工作反饋、工作自主性、工作對個體控制、工作負荷、技能多樣性、工作中情緒表達的總體認識[3]。
工作感受量表描述醫務人員工作感受現狀并識別出其主要影響因素。該量表可以描述患者信任、執業環境評價、工作壓力感、工作控制感、工作中人際關系、工作個人能力提高程度[3]。
1.2.3 工作家庭沖突量表
工作家庭沖突量表通過評估時間沖突、行為沖突和壓力沖突,解釋說明對醫務人員心理健康影響[3]。
1.3 質量控制
問卷集中發放, 匿名填寫,問卷收回時進行審核。
1.4 統計學方法
收集的數據采用多元回歸和結構方程模型法分析影響職業倦怠因素。
2.1 醫務人員基本情況
來自兵團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醫生819名、護士845名;未婚372名、已婚1292名;年齡(35.36± 8.781)歲;男性438名、女性1226名;高、中、初、及初以下職稱分別為106、638、569、351名。
2.2 職業倦怠的基本情況
在本次調查中,僅有6.8%的醫務人員沒有或很少有倦怠情況,處在積極的工作狀態中,說明醫務人員的普遍處在倦怠感的工作狀態中。三個癥狀中,個人成就感低落的發生率僅僅為3.8%,這是因為醫務人員易在醫療服務中得到患者的認可和感謝;高達65%的人出現了中度及以的情緒耗竭,因此情緒耗竭癥狀最普遍。

表1 醫務人員職業倦怠基本情況
2.3 工作影響家庭的總體情況
僅有5.4%的醫務人員表示工作對家庭影響甚微。從工作影響家庭沖突形式分析,超過一半的醫務人員表示工作壓力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且工作時間擠占個人時間的現象很突出;有44.4%的醫務人員表示工作和家庭之間的行為模式沖突尖銳。

表2 工作影響家庭的總體情況
2.4 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分析
表3 是工作特征、工作感受對情緒耗竭、消極工作和成就感影響的回歸分析結果,對“情緒耗竭”影響較大的因素有“工作意義”、“工作反饋”、“工作負荷”、“工作對個人情緒表達的要求”、“工作中人際關系”、“工作對個人能力提高”。

表3 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分析
2.5 職業倦怠的工作要求-資源模型
工作要求-資源模型是為了說明工作要求-資源與職業倦怠的關系,圖1可見內部資源不及會導致個人成就感低落,工作要求高及內、外部資源的缺乏會引起醫務人員的情緒耗竭和消極工作。

圖1 職業倦怠的工作要求-資源模型
3.1 醫務人員職業倦怠總體情況
從數據上看,新疆兵團醫務人員嚴重倦怠感與美國醫生調查結果相似[4]。工作倦怠最先出現的癥狀是情緒耗竭,對于已經出現這個癥狀的人群,必須通過一定干預扭轉這個進程,否則會逐步發展成為工作無積極性,直到無個人成就感,最后到工作倦怠。如果醫生發展成工作倦怠,工作中就消極工作,使工作效率下降,也會進一步產生離職想法。在醫患關系中,醫生的工作倦怠會導致對待患者淡漠,進一步使醫患間關系尖銳;在同事關系中,醫生的職業倦怠會影響同事間工作配合,人際關系也會變差[5]。
3.2 工作影響家庭與職業倦怠
因工作負荷重,占用個人時間是廣泛現象。目前臨床工作要求日益嚴苛,為完成工作要求,就要以犧牲家庭生活甚至透支其身心健康為代價的超負荷工作被認為是責任心的體現[6]。
體力和精力在醫療工作中被消耗光,家庭成員的包容進一步加重了精神負擔[6]。過分要求工作義務而忽略家庭成員的需要,極易導致醫務人員產生倦怠。有研究提示,尖銳的工作家庭沖突是公立醫院醫生工作壓力的重要預測指標[6];也有研究表明,通過干預工作和家庭間沖突能夠減少倦怠的癥狀[7]。
3.3 采取措施進行預防和干預
Maslach研究提示應盡量在社會和組織層面進行干預[8]。因此從醫院管理角度看,為保護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必須合理的安排工作,減少他們的工作強度,并定期組織醫務人員進行健康體檢;此外還需要為醫務人員進行心理咨詢與指導,開展定期壓力的培訓。這是因為,臨床醫療工作者遭受心理困擾超過他們在其他衛生行業的同事[9]。
Ryff和Siner的研究認為,醫務人員對職業倦怠所應采取的對策,是提升個體應對壓力的技巧和能力[10]。因此,除了管理層的角度預防外,還需要醫務人員個體要不斷充電,以此提高自己專業技能,學習溝通的技巧,培養出愛好和興趣,保持積極樂觀心態,堅持個人職業信念。
[1] FREUDENBERGER H.Staff burn-out[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59-165.
[2] 毛文君,段明君,王洪明.社區醫生的職業倦怠與防御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四川醫學,2011,32(8):1167-1169.
[3] 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中國基礎衛生服務研究[R].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2010.
[4] ALEXANDRA SIFFERLIN.美國超過50%的醫生有職業倦怠[EB/OL].[2012-29-06].http://healthland.time.com/2012/ 08/21/is-your-doctor-burned-out-nearly-half-of-u-s-ph ysicians-say-theyre-exhausted/?iid=hl-main-feature.
[5] 管德坤,吳翠云,邵建華.通過需要層次理論來探索醫患關系改善的途徑[J].中國衛生資源,2013,16(6):396-397.
[6] 黃冬梅,尹文強,張宜民,等.醫生工作家庭沖突與社會支持、制度支持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9,23(l):27-32.
[7] 李超平,時 勘,羅正學,等.醫護人員工作家庭沖突與工作倦怠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17(12):807-809.
[8] MASLACH C.Burnout and engagement in the workplace: new perspectives[J]. Eur Health Psychologist,2011,13(3): 44-47.
[9] WEST CP,HUSCHKA MM,NOVOTNY PJ,et al.Association of perceived medical errors with resident distress and empathy: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J].J Amer Med Ass,2006,296(9):1071-1078.
[10] RYFF CD,SINGER B.Psychological well-being: meaning, measurement,and implications for psycho-therapy research [J].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2006,65:14-23.
(本文編輯:鄒 鈺)
Medical staffs job burnout and countermeasur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octor-patient
LIU meng-ming1, WANG zhong2, QIN Jiang-mei3, DENG Yu-hong1, CHEN Wei1
( 1.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School of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8, China 2.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Hospital, Wulumuqi Xinjiang 8320002, China 3. Health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
ObjectiveTo understand grass roots medical staffs job burnout situat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statu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helping health team’s stability.MethodsQuestionnaire investigated 1664 doctors by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ResultsThere were 93.2% health staffs who appeared moderate job burnout. High job demands, lack of working resourc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that led to burnout symptom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negative working” and “low sense of personal achievement”.ConclusionsTake measures from management and personal angle, to prevent the job burnout of medical staffs.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job burnout, burnout problem, medical staffs
R395.6
: A
:1003-2800(2015)11-0728-03
2015-07-01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青年基金(QN2014-021)
劉夢明(1985-),女,江蘇人,碩士,主管醫師,主要從事醫院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