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群麗,俞雪芬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浙江杭州 310006)
口腔種植修復是一種以植入骨組織內的下部結構為基礎來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復體的缺牙修復方式,是近年來發展較迅速的一門學科。但種植義齒在使用過程中會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種植失敗,其中種植體折斷是較為嚴重的并發癥。文獻報道[1-2],種植體折斷占植入種植體總數的1.9%(7/367)、占種植牙失敗總數的8.8%(5/57)。種植體折斷多位于頸部、基樁與體部連接處。由于種植牙修復過程復雜,歷時較長,價格較貴,一旦失敗將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心理創傷和經濟損失[3]。種植失敗患者多數為種植體周圍炎所致,由于炎癥存在均需取出后擇期重植。但對無植體周圍炎者可采取種植體取出后即刻重植,既減少患者做二次手術的痛苦,又縮短重植的治療時間。本院種植科分別于2013年4月及2014年1月對2例種植體折斷患者行植體取出后即刻重植,效果較好,現將護理報告如下。
病例1:患者,男,68歲。因種植修復10個月后種植義齒脫落來院就診,臨床檢查示左下6位置種植體基臺折斷,基臺無法正常拆卸,建議患者取出左下6種植體后重植。完善檢查后局麻下用取骨鉆取出左下6種植體(含折斷基臺),同時行即刻重植,1周后創口愈合良好并拆線,術后3個月復診X 線攝片顯示種植體骨結合佳,未見明顯牙槽骨吸收,種植體周圍牙齦正常,取模行上部冠修復,義齒完成后戴牙。
病例2:患者,男,63歲。因種植修復2年后種植義齒脫落來院就診,臨床檢查示右上1位置種植體頸部折斷,建議患者行重植術。影像學檢查示種植區骨量不足,重植同時需行引導骨再生技術(GBR)以增加骨量,完善檢查后行右上1 種植體取出術同時行即刻重植術加GBR,術后兩周創口愈合良好并拆線。術后6個月二期手術后取模做冠修復,義齒完成后戴牙。
2.1 心理護理 由于種植牙費用昂貴,一般患者對治療結果期望值都較高,種植失敗后易造成對種植牙修復的信心不足、對診療技術的不滿意以及對再次手術的緊張與擔憂。加之1年后的種植失敗制度規定重植費用由患者承擔,進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據統計大約有9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牙科焦慮即患者害怕牙科治療的心理[4],而不良的牙科治療經歷更加重了患者的牙科焦慮癥狀。本組2例患者對重植均表示不滿及擔憂,通過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采用正確的心理疏導,多作換位思考,對于患者的抱怨表示充分理解。向患者說明失敗原因、再次種植的設計方案、種植釘型號的選擇,讓患者了解整個治療過程,對制度范圍內可免費重植的患者,可強調告知,以消除患者對費用的顧慮。經心理干預后2例患者對種植失敗原因有正確認識,對再次手術的焦慮與擔憂較前緩解,情緒平穩,能主動配合各項檢查及治療。
2.2 器械準備 術前除常規種植手術器械外準備相應規格的中空取骨鉆。為保證手術順利進行,避免因器械準備不恰當而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重植前1d模擬試驗后將取骨鉆送消毒供應室滅菌待用。術前1d與手術室確認所需器械物品準備齊全。
2.3 術中配合 醫護之間的熟練配合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提高患者對手術效果的評價[5]。種植體植入術屬于植入性手術,無菌要求高[6],整個手術過程需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以降低二次失敗的風險。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神情、對疼痛的反應,如有不適及時告知醫生做出相應處理。待醫生將折斷種植體取出后,再次核對種植體型號,確認無誤后打入無菌臺上。準備與植體相應的封閉螺絲旋入,配合醫生縫合剪線。病例1用中空取骨鉆取出原植體后為保證初期穩定性植入1枚比原種植體頸部粗及長度高出2mm 的新植體;病例2由于骨條件不佳,取出原植體后選擇相同型號植體植入同時行GBR 增加骨愈合條件。2例患者術中生命體征平穩,情緒穩定,術中未出現不良反應。
2.4 術后護理 手術結束后主動關心患者,協助患者慢慢坐起,避免因快速站起而引起頭暈,告知患者手術過程順利,使其放心。術后24h內給予冰袋(用小毛巾包裹)置于患處皮膚,對于前牙植骨區用專用繃帶粘貼術區對應皮膚處進行壓迫,松緊度合適,以減輕腫脹及出血,24h后囑患者自行除去繃帶以免長期壓迫影響血循環,向患者講解術后注意事項。本組2例患者術后常規X 線攝片顯示2例種植體位置、方向、深度均可,病例1左下6種植體距離左側下頜神經管尚有安全距離,病例2右上1種植體周圍顯示骨粉組織充分包埋。
2.5 并發癥的預防和護理
2.5.1 種植體折斷 種植牙的舒適、美觀及良好的咀嚼功能容易讓患者忘記種植牙的存在,忽視對其正確使用和維護。告知患者種植牙沒有天然牙的感覺能力,受到傷害后也不能發生疼痛信號,一旦出現問題往往為時已晚,所以需按時復查以延長種植牙的使用壽命。本組2例患者均喜食偏硬食物,告知患者種植體折斷最主要是因為咬合力過大、牙周炎、植體金屬疲勞等。合理用牙,先從軟食開始循序漸進進食,鍛煉咀嚼功能,防止受力過大,避免咬硬物。建立正確的咀嚼習慣,詢問患者是否有夜磨牙癥或緊咬牙習慣,其他牙齒是否有病損,如有需及時糾正治療,以免加重種植牙咀嚼負擔。注意側向咬合力,咬合緊、側向力大的咬合容易產生金屬疲勞。咬合力不當和負載不合理對種植牙的損害是持久而漫長的過程,開始有輕微咬合不適,患者不是很重視,一旦出現疼痛,咬合不得力時骨吸收形成明顯。對于此類種植體折斷后重植患者囑戴牙后早期按時來院復查進行多次調牙合,對咬合高點經反復試戴微調至舒適程度。
2.5.2 種植體周圍炎 種植體周圍炎是種植牙最常見的并發癥,對于重植患者做好預防種植體周圍炎護理尤為重要,可降低再次失敗的風險。種植體周圍組織結構薄弱,抵抗細菌的侵蝕能力較弱,且組織反應能力較低,細菌易侵入導致種植體周圍炎。告知患者做好種植牙的清潔、護理,除堅持每天早晚刷牙外應注意種植牙的衛生狀況,清潔的重點部位為頸部周圍牙齦組織,選擇合適的牙刷,鄰面用牙線或牙間隙刷輔助清潔,教會患者正確使用牙線,定期牙周檢查及潔治。
2.6 健康教育及回訪 種植修復治療的關鍵在于患者平日護理和預防保健,因此對患者加強健康宣教極為重要。讓患者充分認識種植失敗的影響因素如吸煙、糖尿病、不良口腔衛生習慣及不良飲食習慣等,勸導患者戒煙,控制基礎疾病。為該類患者制定隨訪計劃,義齒修復后3個月、6個月、1年、2年、5年定期電話隨訪及預約來院復查維護,以便于醫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再次發生并發癥。本組2例術后第2天電話回訪,患者主述無不適癥狀、疼痛不明顯、稍腫,將信息反饋給醫生,告知患者不必擔心,腫脹屬正常術后反應,1周內慢慢消退,預約復診時間。
種植修復是目前較理想的修復方式,盡管有較高的成功率,但種植體折斷也偶有發生,種植體折斷后選擇手術取出并同期植入新植體是一種有效可行的方法。對于該類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護理的重點為以心理護理為核心的圍手術期護理、并發癥的預防和護理、健康教育及回訪復查,提高患者對重植的信心,增加患者依從性,提高醫療質量,避免再次發生并發癥。
[1]宋玉榮,胡康玲,李樹蓮.種植義齒失敗病例的臨床分析[J].口腔醫學,2003,23(3):165-166.
[2]李志宏,劉勇堅.種植義齒失敗57例臨床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05,34(2):146-147.
[3]蔣松波,趙中秋,于山,等.33例種植義齒失敗經驗總結[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7,12(1):35-36.
[4]水晶晶,潘舒,梢新艷.口腔種植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分析[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14,15(2):88-89.
[5]張達,姜海霞,王東旭.口腔種植修復患者的心理護理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1,6(9):185-186.
[6]俞雪芬,王芳.上頜竇外提升加骨擠壓同期種植體植入術的手術配合[J].護理與康復,2012,11(6):59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