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讓緒
(寶雞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寶雞721301)
對生理學實驗教學中家兔死亡的幾點思考
黎讓緒
(寶雞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寶雞721301)
利用家兔進行動物實驗是生理學學習的重要途徑。由于動物自身原因以及操作不當等,生理學實驗中家兔發生死亡不可避免。一般情況下,實驗動物死亡意味著該項實驗失敗,但是失敗的實驗并不一定表示其教育價值的喪失,只要合理安排,巧妙利用,在實驗中即使發生動物死亡,也可成為學生醫德醫風教育和養成的一個重要途徑。
生理學;家兔實驗;靜脈麻醉;實驗教學
人體生理學簡稱生理學,是醫學專業學生必修的重要基礎課程,同時也是一門獨立的實驗科學[1],其基本的研究方法為動物實驗法。生理學的理論知識主要來源于動物實驗,動物實驗不僅是生理學科學研究的主要手段,也是醫學生學習和掌握生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徑。家兔性情溫和,是生理學教學中使用最廣泛的實驗動物,需在麻醉狀態下實施手術后開始實驗項目的操作與結果觀察[2]。
在動物實驗教學中,動物死亡主要有3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麻醉階段發生麻醉意外,二是術中大出血或窒息,三是實驗完成后被處死。
1.1麻醉引起動物死亡
我院生理學實驗中利用家兔作為實驗對象的項目有5個:動脈血壓調節、呼吸運動調節、胃腸運動觀察、胸膜腔負壓觀察、影響尿生成的因素。對家兔進行麻醉,采用耳緣靜脈注射20%的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標準劑量為5 ml/kg。2012—2014年3年中,我院生理學實驗教學中因麻醉意外死亡的動物約為5%。動物在麻醉階段因發生麻醉意外導致死亡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1.1.1家兔機能狀態不良我院同期開設生理學課程的班級有臨床醫學、護理、臨床檢驗、影像診斷、助產專業,共35個教學班,同一個實驗項目35個教學班為一輪。在每輪實驗課開課前兩周,均由實訓中心統一購買家兔,一邊集中喂養一邊進入實驗室教學環節。由于飼養環境條件有限,家兔為籠養,比較擁擠,加之開課時間都在每年的5月份和6月份,天氣比較炎熱,因而兔子的機能狀態難以保證,即使按照標準劑量進行麻醉,有時也會導致家兔死亡。
1.1.2注射麻醉藥速度控制不當生理學動物實驗是醫學生首次接觸的活體動物實驗,學生普遍存在畏懼心理,同時缺少靜脈注射的相關經驗與基礎,往往會出現藥物還沒有注射完,兔子呼吸已經停止的現象。此種情況多為注射速度偏快,驟時引起血液中麻醉藥物濃度過高,抑制了腦干網狀結構,造成呼吸停止[3]。
1.2術中大出血或動物發生窒息致動物死亡
在手術過程中,由于學生操作不規范傷及較大血管,兔子因大出血死亡以及固定時頸部過伸造成窒息死亡。由于操作不當致實驗動物死亡較少發生,2012—2014年3年中,我院只發生了1例。
1.3實驗結束后處死動物
生理學動物實驗教學均為急性動物實驗,所有環節為帶菌操作,為減小實驗動物的痛苦,每次實驗結束后必須立即處死動物。我院在生理學教學中通常采用空氣栓塞法處死實驗動物,占100%。
2.1動物死亡意味著實驗失敗
在生理學實驗教學中,利用家兔的實驗項目多為驗證性實驗,實驗目的主要是觀察和分析影響兔子某項特定生理功能的因素,實驗結果是可預期的,因而一旦發生家兔死亡,驗證生理學理論的目的一定是會落空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實驗也就是一次失敗的實驗。由于在實驗中動物死亡不能完全避免,加之動物實驗成本高,對學生身體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所以在有些高職院校中有弱化動物實驗的趨勢,代之以多媒體影像視頻教學[4]。
2.2動物死亡并不意味著動物實驗的價值全部喪失
失敗是成功之母,動物死亡的實驗也具有教育的價值。生理學學習強調“三基”(即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基本技能)訓練,基本技能訓練在高職教育中尤為突出和重要。生理學實驗教學是鍛煉學生能力的最佳課堂[5],而活體動物實驗則是醫學生職業能力、職業態度、醫德醫風養成的重要窗口。即便發生動物死亡現象,只要教師合理安排,及時引導,亦能起到教育作用。
2.3動物死亡是對醫學生進行“珍愛生命”教育的最佳教材
當家兔因麻醉過深呼吸突然停止時,帶教教師一定要毫不遲疑地積極組織學生展開搶救,按照先人工、后藥物的原則,及時將家兔舌頭拉出,使其呼吸道保持暢通,然后用一只手在家兔胸廓左右由兩側向中間有節奏地輕輕擠壓,30~40次/分。如不能奏效,考慮用尼可剎米0.25 g靜脈注射,如有心跳停止的話,用腎上腺素0.5 mg心內注射[6]。通過對家兔的積極施救,一方面可以使動物蘇醒,實驗得以繼續進行,挽回經濟損失;另一方面能使學生形成緊急救助意識,可以初步接觸并了解現場急救的一般原則與要領。只有牢固樹立“面對生命不輕言放棄”的思想,才能在工作中面對突發情況時臨危不懼、臨危不亂,迅速組織和開展現場搶救。
2.4動物若經積極搶救未能挽回生命,可安排學生進行基本操作技能訓練
學生需要反復練習基本技能。剛剛死亡的動物不影響對其做剪毛、切皮、血管神經的辨認與分離、氣管切開等操作的練習。通過這些操作,訓練學生熟練使用常用手術器械,加深學生對動物手術基本技能的掌握,為下次動物實驗積累經驗。
2.5動物死亡是對醫學生全方位進行醫德教育的有利時機
我國醫學教育向來重視醫學生的醫德教育。2011年7月17日,衛生部和教育部聯合印發的《中國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醫學教育具有社會性、實踐性和服務性的特點,醫學研究與服務的對象是人,在醫學教育過程中必須加強文、理、醫滲透和多學科交叉融合,把醫德和醫術的培養結合起來,加強綜合素質培養。醫護工作者的職責是救死扶傷、治病救人,醫德好壞關乎患者的身心健康。檢驗醫學教育是否成功,不僅僅是看醫學生儲備了多少專業知識,掌握了多少專業技能,更要看其是否具備高尚的醫德醫風。筆者在每次動物實驗課結束后都要專門安排時間,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比如:(1)在你的操作中,為什么發生了動物死亡?(2)再次實驗時,怎樣有效預防動物死亡現象的發生?(3)作為一名醫學生,你有什么感悟?在討論中學生談得最多的是對生命的敬畏心、工作的責任感、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一絲不茍的專業技能等。
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利用死亡實驗動物進行的教育活動不是生理學實驗的初衷,也不是實驗目的,更不能因此而提倡動物死亡的意義。但隨著動物意外死亡,對實驗已經產生不良影響的情況下,是一扔棄之,還是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加以利用來彌補損失,很顯然是后者比較合理。
[1]崔淑芹.護理專業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6):60-61.
[2]晏云霞.實驗動物家兔的靜脈麻醉[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5):385.
[3]王建華.實驗動物按常規麻醉引起死亡原因淺析[J].汕頭大學醫學院學報,1994(1):88.
[4]黃偉革,劉寶裕,陳瑩樺,等.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初步嘗試[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7):146.
[5]劉燕,曹濟民,馮逵,等.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實踐體會[J].基礎醫學與臨床,2006(3):327-332.
[6]楊培梁,王元占,朱玉峰,等.實驗動物麻醉過深的救治及預防[J].實驗動物科學,2009(1):15-16.
G424.31
A
1671-1246(2015)20-0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