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云
淺析圖書出版合同的法律效力
石 云
[摘 要]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很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機構開始著書立說并尋找出版社出版發行。作者的作品必須先由出版社根據國家出版管理條例審核,圖書作為一種特定的產物,要審核其是否具有社會效益和出版價值,是否符合出版要求。如果能夠出版、發行,作者和出版社必須在自愿平等條件下協商并達成一致,簽訂圖書出版合同。遵從國家法律制度和出版管理條例,明白法律賦予作者和出版社的權利和義務,理解圖書出版合同簽訂后的法律效力,有利于圖書出版行業的穩定和發展,更有利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議的和諧和繁榮。
[關鍵詞]作者;出版社;圖書出版合同;法律效力
[作 者]石云,四川人民出版社。
在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同時,文化產業和圖書出版行業得到快速發展,隨著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們追求更加高品質的精神文化生活,喜歡讀書看報的同時,也紛紛開始提筆寫書立傳,這些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機構,出版著作開始多起來。這些作者如何與出版社簽訂出版合同、達成出版協議?首先作者需要了解圖書出版合同的具體內容,其針對作者和出版社的不同條款,雙方必須遵從的國家法律制度和國家出版管理條例。其次明白雙方在自愿平等條件下必須履行的權利和義務。為什么雙方簽訂圖書出版合同是必須履行的一般法律約定,明白圖書出版合同簽訂后的法律效力。
(一)作者和出版社形成“契約關系”
在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的今天,公民的法律意識得到普遍提高,為保護作者和出版社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和出版事業穩步發展,創作作品的作者和制作圖書的出版社,他們必須簽訂圖書出版合同,了解著作權法和出版管理條例,雙方形成“契約關系”。一方面,作者的著作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和著作財產權、鄰接權;另一方面,出版社擁有版式設計專有權和專有出版權。
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文化創作產業更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圖書出版行業也得到空前發展。2014年中國圖書出版產業發展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上圖書市場潛力最大、圖書品種增長最快的國家,目前我國有500多家出版社,大大小小的文化圖書公司四千多家,2014年全國共出版圖書41.9萬種,其中新版圖書19.8萬種,再版、重印圖書22.1萬種。從這些數據來分析,按照2014年各出版社出版19.8萬種新版圖書,如果一種圖書由一位作者撰寫并和出版社協商出版事宜,至少有19.8萬位作者要與出版社形成“契約關系”,簽訂圖書出版合同。
(二)明確作者和出版社的權益
首先,合同雙方約定中,作者必須保證對自己的作品負責,不侵犯任何第三人的合法權利。保證不得含有任何違背憲法和損害國家利益、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宣揚邪教迷信和暴力賭博、危害社會公德、妨害未成人身心健康的內容,這在圖書出版合同中的條款,屬于《圖書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要求的內容。其次,作者作為作品的著作權主體,擁有作品的多項權利,而我國著作權法采用自動保護原則,作品一經產生,無論整體還是局部,只要具備了作品的屬性就產生著作權。第一是人身權,該權利由作者終身享有,不可轉讓、剝奪和限制。第二是財產權,作者對其作品自行使用和被他人使用而享有的以物質利益為內容的權利。
出版社一旦擁有該作品的專有出版權,根據雙方約定出版方式,雙方協商支付費用的方式。根據出版方式不同,根據作品的社會效益和出版價值,可分自費和本版圖書,即出版社編輯出版的作品,屬于作者自費圖書還是出版社發行在圖書市場銷售的本版圖書。作者自費出版,出版社必須按照《圖書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有關規定自費出版圖書要求進行管理。自費圖書,雙方約定根據書稿所用材料的成本核算,由作者支付圖書出版費用。出版社發行的本版圖書,根據書稿內容或字數,雙方約定采取一次性支付稿酬、印數稿酬或者根據
圖書銷售情況選擇版稅支付。
圖書作為一種特定的產物,具有社會效益和出版價值。作者與出版社簽訂圖書出版合同,作者和出版社都有雙方應享有的權利和履行的義務。雙方應享有什么樣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根據《著作權法》相關規定,結合圖書出版合同條款和出版社現狀涉及的具體內容分析如下:
(一)出版社的權利和義務
出版社按雙方約定的期限出版圖書,明確印數、保證質量和如何支付報酬。出版社與作者簽訂出版合同后,雙方約定出版年限、地域、文種、修訂再版,在約定期限內作者不能一稿多投,不得隨意轉讓其他出版社出版同一作品。以前雙方約定出版年限直接是十年,現在很多作者只簽五年,甚至也有簽兩三年的。尤其是暢銷書和知名作者,他們與出版社約定的出版年限越來越短,稿酬也越來越高。由于近年來文化產業的繁榮,圖書市場的品種繁雜,讀者的品位提升、選擇增多,市場競爭也越來越大,促使出版社不僅要選擇更加優秀的作品,而且要求圖書編輯更加嚴謹治學、嚴格把關;對圖書的裝幀設計更是精益求精,力求內容和裝幀更加完美。
出版社擁有專有出版權的同時,也擁有版式設計專有權。為了保證作品順利出版,首先安排設計師對圖書進行裝幀設計,根據作品的字數多少、主題內容和雙方約定不同的圖書開本(成品尺寸),確定書的大小形態。一本圖書整體設計的構成要素,主要是內文的版式設計和封面的美術設計。其中封面設計包括封面、封底、背脊、扉頁或版權頁,都是圖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按新聞出版總署對封面設計標準的規定,封面上必須有書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稱或社標識。封底必須有按國家標準設計的書號條碼和定價、圖書上架建議。內文設計包括正文的版式設計、滿載圖書版權信息的版權頁、前言或序言、目錄、后記等構成圖書的設計基礎部分。設計師根據早確定好的圖書開本(成本尺寸),設計內文的行距、字距和字的大小,書眉和頁腳,有的排版疏朗,有的排版緊湊,有的圖文并茂,有的純文字、圖表,都是為了和圖書內容完美的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
其次實行責任編輯制度,進行“三審三校”編輯流程,由初審、復審、終審,和不同級別的校對人員進行至少三次校對工作。編輯加工圖書,由初審負責,再請具有專業資格的不同人員審讀,使作品內容更加完善,提升圖書質量,使作品達到可以出版的水平后由總編輯簽字同意出版;再由印制部門人員和設計師一起負責印制,根據書稿內容和設計風格選擇封面用紙和內文用紙,使用不同的印刷工藝,提升圖書的形態美。形成一本內容和質量都堪稱上乘的圖書。
(二)作者的權利和義務
我們看到的每一本圖書,都有書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稱。圖書上的作者名,就是作者所享有的署名權,而且出版社不管何時、何地再版、重印,作者的署名權都不受任何限制。作者提供給出版社準備出版的作品,出版社有權要求作者要保證作品的內容符合圖書出版管理條例,達到出版要求,要求其作品具有完整性,但作者作品一旦出版,其作品的完整權的保護期也不受限制。
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書稿,必須得到作者許可,可以對作品進行修改、刪減,進行“三審三校”的編輯加工流程,出版社返請作者修改的作品,作者也要在約定時間內返回,編輯對書稿的加工和作者對書稿的反復修改,都是一個共同的目的,使書稿更加完美,都是為了提高圖書的質量并按合同約定保證按期出版。
(一)雙方的法律責任
作者和出版社簽訂圖書出版合同后,都會約定出版期限,根據《著作權法》相關規定,出版社不能按合同約定的期限出版圖書,應提前告之作者,再協商出版日期,如果無法協商,應承擔違約責任,賠償作者因此而遭受的損失,或者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作者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享有其出版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的發表權。圖書內容的其他許可使用和轉讓使用,出版社需要告之作者和支付相應的報酬。
出版社對圖書的裝幀設計享有使用權,其他出版社不得或其他作品不得抄襲,采用他人的圖書版式和封面設計,否則構成侵犯他人對版式的專有使用權。出版社有權許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出版的圖書的裝幀設計。出版社每本圖書的裝幀設計的保護期為十年,截至首次出版后至第十年的12月31日。
(二)雙方的法律保障
圖書出版合同的簽訂,使作者的利益得到法律的保障,作者向出版社投遞作品后,當確定出版社收到書稿之日起在六個月內,出版社必須向作者發出使用或不使用的通知,超過六個月不采用也不通知的,作者有權要回作品,并要求出版社賠償損失。只是目前作者的作品基本上是電子文檔形式,出版社也要求作者提供電子文檔,很多投稿的作者一般發書稿目錄和內容簡介,或者個別章節給出版社,這樣就很少有遺失稿件的情況。
對于重印、再版圖書法律保障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出版社如果要重印、再版圖書,必須事前通知作者,并支付報酬。二是作者如果知道圖書脫銷后,可通知出版社重印、再版,出版社拒絕,作者有權終止合同。只是現在的圖書出版合同,雙方都會約定,在出版期限內,出版社可自行決定重印、再版。出版社做到事前通知作者,并請作者修改作品,告知再印
的數量和支付稿酬的時間、方式,如果作者在規定的時間內不答復或不修改,出版社就按原版印刷和按約定方式支付稿酬。
圖書作為一種文化載體的特殊商品,有專門的圖書批發市場、新華書店、網店等銷售形式,出版社發行圖書,讀者購買圖書,都屬于商業行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信息的廣泛傳播,人們對法律、經濟意識的增強,作者和出版社雙方為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作為平等主體的前提下可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依法簽訂圖書出版合同,從簽訂之日起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履行權利和義務并受到法律保護,產生法律效力,有利于圖書出版行業的穩定和發展,更有利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議的和諧和繁榮。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M].知識產權出版社,2001.
[2]出版管理條例音像制品管理條例[M].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