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麗,趙 霞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南陽 473061)
高職護生臨床實習存在的問題及質控對策
何紅麗,趙 霞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南陽 473061)
針對高職護生臨床實習中存在態度不端正、自控能力差、專業思想不穩固以及臨床教學管理體制不健全等問題,提出加強臨床實習質量控制對策,以保證臨床實習質量。
高職護生;臨床實習;實習質量控制
臨床實習是護生把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將護理技能應用于臨床實踐的過程,是培養護生臨床工作能力的關鍵環節[1]。本文就目前高職院校護生臨床實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相應對策,以保證臨床實習質量。
(1)護生實習態度不端正,專業思想不穩固。一項來自高職院校的研究結果顯示[2],在被調查的715名高職護生中,僅有22.59%的護生畢業后打算從事護理工作,22.80%的護生打算畢業后改行,54.61%的護生不確定畢業后是否從事護理工作。畢業后不打算從事護理工作的護生不愿意去實習或實習時不積極甚至中途終止實習;部分護生到醫院實習后,面對理想中的“白衣天使”同現實護士的認知差距與沖突,產生失落感,對實習失去興趣。
(2)護生面對患者死亡、護理工作繁忙等現實問題心理承受能力不足。護士是最先和經常接觸死亡、瀕死患者的特殊人群之一。護生實習階段都會有初次接觸死亡或瀕死患者的經歷,研究發現高職護生對死亡普遍存有恐懼[3],個別護生還會出現持久的心理困惑。臨床護理工作繁忙且臟、累、苦,經常不能按時下班,面對這種工作狀態,護生易產生倦怠感,加之有些護生為獨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遇到不公平或者看到消極事件時,常出現失落、挫敗、情緒波動等心理。
(3)護生臨床實習缺乏主動性。進入臨床實習后,學習環境的改變需要與之相適應的學習方法,而部分護生學習方法不當,過分依賴帶教教師,缺乏主動尋求學習機會的意識。此外,臨床實習過程中,害怕出錯、不敢操作等也會影響護生的學習主動性。
(4)護生溝通能力不足。護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患者嘲笑,使其自感地位低下、受人歧視、不被患者信任等,往往因害怕或自卑而不能很好地溝通。部分護生因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有限,在與不同文化層次、經濟/社會地位、信仰背景的患者進行溝通時顯得拘謹,語言生硬或少言寡語[4]。
(1)個別實習醫院科室輪轉安排不夠合理。醫院在安排護生科室輪轉時應根據校方實習大綱,結合護生的學歷層次及其特點合理安排護生輪轉科室和各科實習時間。但是,個別醫院由于工作量大往往統一安排本科、專科護生,未依據不同層次護生特點安排輪轉科室,如將護生安排在婦科、產房等科室時間較長,為減輕一線護士的帶教壓力將實習護生安排在輔助科室[5]。
(2)帶教教師對實習護生管理不夠嚴格。部分護生實習期間經常遲到、脫崗,長期請假。這一方面是因實習醫院臨床教學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另一方面是帶教教師不夠重視、管理不夠嚴格,少數帶教教師認為實習護生只是“跑腿工具”[6],帶教教師忙于自己工作,少有時間管理護生,使護生實習期間工作怠慢、缺乏責任感和實習動力所致。
(3)實習醫院提供給護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較少。實習醫院往往因成本控制、患者滿意度、擔心護患糾紛給醫院帶來負面影響等原因,給護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較少,如僅讓護生測量血壓、體溫等簡單操作,使護生臨床實踐技能不能得到充分鍛煉。
(1)實習質量監控體系不健全。良好的實習質量單靠實習醫院的監管和護生自身的控制是遠遠不夠的,學校的有效監控是提高實習質量的有力保障。部分學校在護生進入醫院實習后,往往對其關注較少,偶爾去實習醫院例行檢查,未能對護生實習進行有效監控。
專業態度是護士對護理專業的認識、情感以及決定自己專業行為傾向的心理狀態[7]。護生專業態度受在校理論教師、臨床帶教教師等多方面的影響。因此,一方面學校要做好實習前教育,讓護生認識到實習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帶教教師要做好榜樣示范作用,引導護生正確認識護理專業、熱愛護理事業。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帶教教師應經常鼓勵護生,給護生提供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讓護生在實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帶教教師應根據護生實習期不同階段的心理進行正確引導[8],注重實用性[9],嚴格管理并督促護生扎扎實實完成臨床實習任務[10]。實習初期護生在面對陌生環境緊張的同時對臨床護理工作充滿好奇和期待,帶教教師應鼓勵、理解護生,消除其緊張感;實習中期以護生嘗試實現自我價值為主,帶教教師應給護生提供更多的操作機會,培養其獨立工作能力;實習后期,護生有松懈和倦怠心理,帶教教師要嚴格監督,防范差錯事故發生。此外,帶教教師在臨床教學過程中還要融入人文和社會科學等知識教育,幫助護生實現由學生到護士角色的轉變,盡快適應臨床工作[11]。
實習期間由于學習環境的變化、面對患者死亡等會使護生產生心理問題,因此,學校和實習醫院應關注護生心理問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在校階段就應進行系統的死亡教育,引導護生認識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建立科學的死亡觀,以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瀕死患者或死亡[3]。
學校應密切與實習醫院的聯系,加強交流、溝通和協調,確保實習醫院對護生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及時反饋。同時,結合臨床實際和實習醫院的意見及時修訂實習大綱,使理論教學與臨床護理發展接軌。此外,學校還要建立護生實習質量監控及考評體系,實現對護生實習前、實習中和實習后三階段的質量監控。
[1]殷國田,任明芬,谷高玲,等.醫學本科生臨床實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1,17(5):465.
[2]范真.基于臨床護士職業素養的高職高專護生培養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4.
[3]劉登蕉,謝濤.高職、中專在校護生對死亡態度的調查研究[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4):39-41.
[4]于堯華,周玉春.臨床實習高職護生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2,9(10):687.
[5]劉文秀.影響專科護生實習質量因素分析[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3,23(6):60-62.
[6]李亞男,鐘玉杰,劉濤.循證教育對提高本科護生在護理程序方面實習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23):2308-2309.
[7]吳雅文,姜安麗,李樹貞.護理學情感教學評價工具的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0(1):58-60.
[8]侯小莉,何鳳,余孟英,等.淺談影響護生實習質量的不良因素及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6):92-93.
[9]黃建英,郭素珍.淺談護生的教育與管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6,3(18):25-26.
[10]李文濤,安力彬,趙靜霞.護理本科生畢業考試的改革與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9):826-828.
[11]李隆珍,何劍,李德芳,等.基于社會需求“0距離”的護理課堂教學方法改革實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7):24-26.
G424.4
A
1671-1246(2015)15-0083-02
注:本文系河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4年醫學教育教學改革項目(WJLX201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