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雨萌,崔利銳,李毓秋,李婷婷
(1.山東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5;2.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355)
醫學生實習前狀況調查及其教育規范化研究
邵雨萌1,崔利銳2,李毓秋1,李婷婷1
(1.山東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5;2.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355)
對即將進入實習階段的醫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其在實習心態、知識儲備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因此要加強實習前教育。通過進一步規范實習前教育內容,增強教育的創新性和針對性,從而縮短醫學生實習適應期,提高實習質量。
實習前教育;醫學生;實習質量
在臨床實習前,根據各專業特點,針對醫學生及醫院實際,對醫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引導,即實習前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臨床思維,縮短實習適應期,提高實習質量[1]。為進一步規范實習前教育,促進臨床實習質量提高,筆者在實習前對我校醫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以期了解其心理狀況及知識儲備等,為實習前教育的規范化研究提供依據。
本次調查對象為我校即將進入實習階段的2011級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180份,回收有效問卷179份,有效回收率99.4%。其中中醫學專業94人,占52.5%;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85人,占47.5%。男生69人,占38.5%;女生110人,占61.5%。調查內容包括醫德醫風、職業防護、醫患關系、實習前心理及技能操作和理論知識掌握情況等方面。
調查結果顯示,有18.4%的學生表示對醫德醫風非常了解,78.8%的了解一點,2.8%的完全不知道。對收“紅包”的認識,58.7%的表示絕對不應該收;12.8%的認為你情我愿就可以收;28.5%的認為要看情況,可收可不收。可見學生對于醫德的認識不夠明確,立場也不夠堅定。調查中僅有26.3%的學生將醫德醫風的重要性排在備選項的第一位,這說明學生雖然認為醫德教育很重要,但對把其列為崗前教育內容并不感興趣,可能是由于醫德教育多以說教形式為主,不能引發學生興趣,也不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對于即將進入的實習,24.5%的學生感到興奮,49.2%的表示焦慮,26.3%的感覺平靜。產生焦慮的原因按選擇人數多少依次為實習與考研的關系、就業問題、環境改變、醫院教學水平、經濟狀況、感情問題。被調查者中有一半的學生處于焦慮狀態,其中92.0%的學生因為實習與考研的關系而焦慮。在平時座談中我們了解到,學生認為實習與考研是沖突的,如果好好實習就會沒時間復習功課,如果全力備戰考研又會耽誤實習。因此,能否捋順兩者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考研和實習的矛盾,直接關系到實習生思想的穩定,也是實習前教育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被調查者中,有96.0%的學生為自己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不夠扎實而擔心。對于自己技能操作水平的評價,49.2%的認為一般,46.9%的認為很差,僅有3.9%的學生覺得很好。對于自己理論知識掌握的評價,有70.4%的學生認為一般,25.1%的認為很差,僅有4.5%的覺得很好。在需要強化的實習前教育內容方面,96.1%的學生選擇技能操作練習,占居首位。可見,有近一半的學生認為自己技能操作水平很差,幾乎全部學生都將其列入實習前教育內容,說明學生對臨床技能操作非常重視,而且這也是實習前教育需要特別加強的部分。
調查發現,對于實習過程中的職業防護知識,有46.4%的學生接觸過一點,51.4%的一點也沒接觸過,僅有2.2%的學生認為自己非常了解。在正確的職業暴露防護措施問答中,41.0%的學生回答正確。可見,一半的學生沒有接觸過職業防護知識,在指定問題回答中,只有四成回答正確,這說明職業防護知識是日常教育的薄弱點,應在實習前教育中予以強化。
調查顯示,如果在實習過程中發生醫患沖突,82.1%的學生會讓帶教教師處理,13.0%的不知道怎么處理,4.9%的自己處理。在需要強化的實習前教育內容方面,雖然有68.2%的學生選擇了人際交往與醫患溝通知識,但在重要性排序上,卻排在技能操作、醫德教育、專業理論知識之后。在當今醫療環境下,醫患溝通非常重要。臨床實習階段學生與患者良好關系的建立,是其今后構建良好醫患關系的基礎。但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學生遇事依靠教師,不會自己處理問題,并且重視程度也不夠。一方面可能是因為還未進入臨床,沒有充分認識到醫患關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能是始終把自己放在實習生的位置上,沒有意識到掌握醫患溝通技巧的迫切性。這需要我們在實習前教育中加入人際交往與醫患溝通內容,教會學生一些常用的技巧和方法,既可以保障學生實習過程中的安全,又為其正確處理醫患糾紛打下良好基礎。
以往實習前教育的重要性多被忽視,總認為實習工作從學生進入實習醫院后才開始,實習質量的高低取決于實習醫院的教學水平等,因此容易導致教育力度不足、教育內容片面、教育方法單一,很難收到好的效果。調查發現,所有被調查者均認為有必要進行實習前教育,近80%的學生認為非常必要。我校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實習前教育,采取系列講座的方式將其納入大四年級教學內容中。下一步將嘗試將其列為實習前的必修課程,給予一定的學分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進入實習階段。
教育內容直接決定著教育質量的高低、效果的好壞,如果教育內容僅局限在組織學生學習實習文書,或由輔導員實習前作一次動員,肯定不能收到預期效果。規范化是指將原本內容片面、形式單一的實習前教育內容進行系統梳理,明確實習前教育的目的,確定實習前教育內容模塊,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從而形成完整的實習前教育體系。我校嘗試在中醫學專業進行系統的實習前教育,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1)職業素養培訓。包括醫學生職業道德、實習中的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醫患交流與溝通技巧、醫療安全、實習中的禮儀與著裝。通過培訓使學生對實習生活有初步了解,具備良好醫療作風和崇高的醫德修養,學會與帶教教師及患者和睦相處,在實習中避免職業感染等。
(2)臨床常用技能規范操作知識。包括中醫常用技能操作、內科基本技能操作、外科基本技能操作、其他科室基本技能操作等。借助學校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各項操作練習。通過實際動手操作,使學生掌握常用技能操作,切實提高動手能力,消除臨床實習中的緊張與恐懼,提高實習效果。
(3)學習法律法規及實習紀律。包括國家法律法規、學校實習管理相關規定、實習紀律及請銷假規定。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確實習期間的紀律要求,能夠正確履行請銷假手續,切實保障實習的正常開展和順利進行。
(4)進行考研與就業指導培訓。通過培訓,使學生了解考研、就業程序,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考研、就業的各項事宜,正確處理考研、就業與實習的關系。
如果教育內容與現實生活脫節,無法引起學生共鳴,教育就會流于形式,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實習前教育必須加入符合時代特征的新內容,貼近學生臨床實習生活,針對性要強,要涉及學生實習中的具體問題,形式要多種多樣,避免形式單一、講大道理。我校多種形式的教育方式收到了較好效果。如邀請臨床帶教教師通過具體事例講解如何當好一名實習生,邀請醫院醫務科教師通過典型案例分析講解醫患糾紛的防范與處理,邀請心理學專業教師以情景劇的方式講解如何進行醫患溝通等。
綜上所述,對學生進行規范化的實習前教育,是解決實習前存在問題的有效途徑,也是確保實習教學順利進行,提高實習質量的重要保證。
[1]趙淑英,王麗萍,卞益同,等.醫學生臨床實習前規范化培訓基本情況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15):138.
G424.4
A
1671-1246(2015)15-0097-02
注:本文系山東中醫藥大學校級課題(2014ZZ005,ZY201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