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軍,王兆禮,楊 進,程 宇,解鑫隆,張勝康,宋 嵐
(1.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7;2.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208)
高醫療風險環境下心胸外科臨床實習生醫患溝通教育的探索
徐朝軍1,王兆禮1,楊 進1,程 宇1,解鑫隆1,張勝康1,宋 嵐2
(1.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7;2.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208)
闡述心胸外科的學科特點及醫患溝通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心胸外科臨床實習生在醫患溝通中存在的問題,探索提高其醫患溝通能力的方法。
心胸外科;臨床實習生;醫患溝通
臨床實習是醫學生職業生涯的前奏,也是醫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的起始階段,更是培養醫學生職業素質的重要時期。我們不但要重視醫學理論知識和臨床操作技能的教育,還要加強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為其今后從事臨床工作奠定基礎。心胸外科屬于高難度、高風險專科,因此,加強心胸外科臨床實習生醫患溝通教育尤為重要。
隨著醫學科學和外科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發生許多改變,心胸外科患者呈現以下特點:(1)心胸外科疾病呈現兩極分化特點。先天性心臟病呈現低齡化特點,而后天心臟病及胸外科疾病向老年化發展;兒童和老年人是家庭關注的重點,若醫患溝通不佳,極易導致醫療糾紛。(2)心胸外科疾病屬于“大病”,且發病急、病情變化快、救治時間緊迫,在送醫途中或是搶救期間,都極易出現病情惡化,從而致殘或造成死亡。(3)醫療費用昂貴。心胸外科疾病治療費用動輒幾萬甚至十幾萬,往往需要用到一些家屬并不熟悉和理解的高值耗材,且手術時間難以估算,突發狀況頗多,使得許多家庭難以承受。(4)心胸外科疾病的預后通常為兩個極端,要么基本健康,要么致殘或死亡。若醫患溝通不到位,容易產生醫務人員救治不當的誤解[1]。
鑒于心胸外科疾病的以上特點,醫患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傳遞醫學理解信息,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使醫患雙方能夠充分、有效地表達對醫療活動的理解、意愿和要求。通過和諧的醫患溝通,心胸外科醫師才能贏得患者信任,患者只有信任醫生,才能更好地溝通,詳細訴說自己的病情,表達自己的需求,從而完成治療的全部過程。和諧的醫患溝通還可以解除患者及其家屬的恐慌和焦慮等不安心理,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及對手術效果、預后及并發癥的擔憂。有效的醫患溝通是知識和文化的交融,同時也增進醫患彼此的理解,便于醫患建立戰勝疾病的同盟,外科醫師高超的語言藝術能給患者增加信心,帶給他們希望和力量[2]。
醫學生剛進入臨床實習階段,普遍感覺頭腦一片空白,以往學習的理論知識無法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多數學生在面對患者及其家屬時緊張膽怯。目前,患者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以及對疾病的治療期望大幅度提高,加上學生不敢主動與患者溝通,導致其不聞不問、寡言少語、生硬拘謹。另外,部分患者對剛進入臨床實習的醫學生有強烈的抵觸及不信任情緒,進一步增加了患者與醫學生之間的溝通障礙,不利于實習生進行臨床診療活動的學習。
醫學生剛進入臨床實習,在與患者進行溝通時,害怕患者提出的醫療問題超出他們的解答能力范圍,經常不知所措、心存畏懼,特別是面對一些“久病成醫”的患者。由于心胸外科專業知識的不足造成其自信心不強,不能按既定思路與患者有效溝通,甚至缺乏進一步溝通的勇氣,從而導致不能全面把握患者病情,不能及時準確地寫出較完整的病歷。
良好的溝通技巧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保證正常溝通的重要基礎,而溝通技巧的培養常常需要長期的臨床實踐和學習積累。實習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往往也只重視提高臨床技能,容易忽視患者的心理感受。他們在與患者溝通時,經常生硬地將所學理論知識逐條與患者比對,甚至只顧自己采集病史的需要而忽略患者感受,缺乏溝通技巧,沒有取得患者信任,沒有情感共鳴,對患者沒有親和力[3],這樣容易出現患者不配合甚至與實習生爭吵的情況。
針對心胸外科臨床實習生醫患溝通現狀,我們做了初步探索。應在醫學生教育過程中始終堅持專業知識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并重的原則,教育學生始終以患者利益為重、尊重患者、堅持公正。醫學教育工作者應教育學生如何面對患者及其親屬,因此,在校期間的醫學人文知識、醫患溝通知識學習,以及醫療風險意識培養非常重要。在進入臨床實習前,我們對醫學倫理學、醫院規章制度、醫患溝通技巧及醫療糾紛防范與處理知識進行強化。剛進入臨床實習時,我們組織學生進行醫院管理制度、醫德規范的學習,結合醫患溝通不良導致臨床醫療事故和往屆實習生醫患溝通障礙的實例,督促學生努力提高自身醫患溝通能力。實習生進入心胸外科實習時,組織其學習心胸外科的專科、專病特點,講解示范醫患溝通技巧,提高實習生醫患溝通能力。
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臨床操作技能是醫患溝通的基礎。我們堅持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臨床操作技能。我們將傳統教學法與案例式立體教學法在心胸外科理論及實習課程教學中相結合,幫助學生系統掌握理論知識,培養其臨床思維,為臨床實習工作奠定良好基礎,也為學生進行有效的醫患溝通打下堅實基礎。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的醫患溝通意識、方法、技巧和能力決定著實習生醫患溝通能力提高的快慢[4]。我們堅持在心胸外科臨床實習教學活動中開展溝通教育,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注重醫學生醫患溝通意識培養,引導其在實習過程中樹立尊重、理解、平等、同情、關愛的理念,使其學會“急患者之所急,痛患者之所痛”,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通過教師改進自身溝通技能,發揮專業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用。教師應在實習生面前展現自身的敬業精神、良好的醫德醫風及職業精神,同時也包括嫻熟的溝通技能,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逐步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醫患溝通理念,努力提高自身醫患溝通能力。
[1]劉靜蘭,劉瓊,鄭新豐,等.術前訪視對提高心臟患者術后護理質量的效果分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0,26(9):703-705.
[2]尹大龍,趙小洋,劉連新,等.外科醫師該如何面對當前醫患關系[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1,24(3):324-326.
[3]馬琦琳,肖奇明,馮莉娟,等.醫學生臨床實習中醫患心理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0,11(12):110-111.
[4]周爍.關于醫學生醫患溝通教育的探討[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0,23(3):100-101.
G424.4
A
1671-1246(2015)15-0107-02
注:本文系湖南省中醫藥大學教改研究項目(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