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慶濤
《鄭和1405·魔海尋蹤》這部奇幻3D動畫電影,包含了穿越、魔幻、愛情、動作、戰爭等諸多元素。通過刻畫鄭和的航海經歷,弘揚愛的精髓。電影演繹了玉雪公主與鄭和從小一起長大,兩人相互愛慕。鄭和重視國家利益,在護送玉雪和親過程中,一直不敢表露自己的情感,讓其品格更加高尚。動畫電影中不但有驚天動地的海戰與海難場面,還有生死離別的感人情景,不同情節匯聚在一起,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此片在制作與創意上都重視中國傳統因素,傳揚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其畫面精美,3D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影片的藝術價值。
“審美體驗是人們面對審美對象時,體現出高于普通審美理念的生命及精神感悟,是內心、人格、情感都達到高峰體驗的感覺。”[1]3D動畫電影加深觀眾的感官刺激和審美體驗。在欣賞3D電影時,能夠充分調動視覺和聽覺,因為視覺幻象導致觀眾體驗到“超真實”的感覺,可以觸動身體感能,進而讓觀眾感官深入到“觸覺”層次上。在欣賞3D電影時,和聽覺、視覺相比,觸覺可以讓觀眾體會到物體存在感,深刻認識到物體、情節內存的細微表達,提高人們的想象力。
韻味就是光輝、氣息,是本雅明在總結傳統藝術顯著審美特征時提出的觀點,與現代復制藝術具有對立性。因為傳統藝術是對價值的肯定與推崇為核心主導,讓觀賞者與其有距離感,體現出若即若離的審美感覺與感情。“震驚體驗就是具有疏離性、偶然性的審美感覺,其和韻味的概念相對立,是傳統與現代藝術的重要區別。”[2]3D電影全面轉變觀眾的欣賞體驗,轉變他們看待世界的角度。從傳統韻味形態向震驚體驗方向轉變,在視覺沖擊下獲得震驚與奇異的感受。
3D動畫電影體現出真實場景,以3D技術為依托,向觀眾展示超真實的畫面,以強制性方式讓欣賞者對3D動畫電影作出反應。3D電影帶來審美潮流的變化,科學技術提供新的思維模式。其自由靜觀感低于傳統電影,應該重視此方面。從3D動畫電影《鄭和1405·魔海尋蹤》可以看到,其追求生理性、功利性快感,力求獲得大眾的認可。但過分的快感會降低電影內涵,所以要重視電影中均衡化、多元化的美學形態。

動畫電影《鄭和1405·魔海尋蹤》海報
包括網絡視頻、MV、電視、電影在內的所有視聽作品,都涉及到兩個重要因素:聲音與畫面。現在電影逐步進入3D時代,此3D并非是簡單的計算機動畫(三維動畫),而是立體電影。其代表著要提高景深,以體現出更加立體的空間感,特別要在過去電影空間中多一層空間,就是屏幕前3D視覺效果下浮的空間,也叫作前景的前景,進而改變了傳統的構圖規則。
電影構圖特別重視縱深的層次關系。畫面層次可以有效地展示出鏡頭的縱深感,體現出多物體、多角色構圖。人眼在識別色彩、空間時和攝影機錄制具有明顯區別,后者的深度及廣度均不及前者。為了讓電影效果更接近人眼效果,會全面運用前景、中景、后景效果以提高景深感。
《魔海尋蹤》動畫電影中運用大量海水以提高畫面縱深感,經常讓海水涌向畫面前端,在3D效果下,海浪沖向鏡頭卻沒有撲向觀眾眼前,由于景框的影響,海水在底部和兩側會出現框線,框線會將海水吞掉,仿佛海水被局限在屏幕的立方體中,與傳統景象的差別不明顯。如果將飛濺而起的水滴與浪花加入其中,而不是簡單的推進海面,會提高此片的3D效果和視覺沖擊力。3D技術的應用和普及,逐步影響和改變構圖規則,要求電影創作與制作方深入研究景層與景深。[3]部分3D電影沒有妥善處理好景深,或者對景深有所考慮,但由于技術層面的問題,難以全面體現出3D效果。這些問題會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而得到解決,但怎樣對立體畫面進行構圖,怎樣提高屏幕立體效果等問題,仍是一段時期內電影理論和實踐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縱深度是在攝影機垂直方向內,讓角色進行移動,即畫面的深處運動及前端運動。電影最獨特和典型的技術就是縱深調度。上文中提到的畫面景深和層次是縱深調度的前提。景深狀態良好時,縱深調度才更加自由和自然。當運用攝影機長焦、廣角、標準等不同鏡頭進行拍攝時,才可以更完善地使用縱深調度手段。因此縱深調試也就是電影調度。動畫電影的調試也具有縱深性。只是部分動畫運用平面來詮釋空間,其也具有較明顯的空間概念。
縱深調度與電影的攝影方式、道具人物、場景安排具有直接關系。在創作二維動畫時,因為平面性和繪制方法的影響,縱深調度不可以隨意使用。二維動畫在設計時在前景、中景、后景等不同層次上繪制景色,以空間移動來體現動態效果,并以景層為前提進行調度。三維動畫可以選擇軟件對攝影機運動規則進行模擬,在縱深空間內實現升降、搖動、推拉、跟移等攝影變化,并可以將攝影技巧進行恰當組合。《魔海尋蹤》中大量場景是借助數字技術實現的,只有全面地分析縱深調度的相關問題,才可以做好三維動畫,讓其超越二維動畫的平面藝術和審美特征。
“沖鏡是縱深調度的重點環節,其可以體現出明顯的沖擊感和縱深感。”[4]沖鏡是角色以鏡頭為方向縱深移動,讓其充滿甚至超過畫面,此過程可以是急速的、快速的、常速的,但基本不運用慢速的。沖鏡是以藝術方式處理轉場,也是將各種鏡頭連接在一起的有效方式。
沖鏡經常應用于二維動畫,其主要方式是填滿畫面的所有空間。隨著銀幕面積的逐步擴大,此形式更加體現出空與平的特點。平是平面化,空則是動畫具有的美術性。動畫細節的豐富水平難以和真人實拍的相提并論。三維動畫和真人拍攝特別接近,所以沖鏡在三維電影中體現出的效果低于其在二維動畫中的效果。創作者應該根據故事和畫面需要決定怎樣運用沖鏡,以提高顯示沖鏡的作用。
《魔海尋蹤》動畫電影中運用沖鏡技巧來控制縱深調度,如胖廚師把小鳥丟進垃圾桶的片段,就運用仰拍的方式,體現了垃圾桶內的活動,讓小鳥向著鏡頭飛出來,讓觀眾感覺到小鳥迎面撲來的勢頭,提高視聽感覺,實現預期效果。沖鏡是電影經常運用的手法,并不是每個沖鏡都是滿畫面沖鏡,如直沖鏡頭沖鏡,既可以運用整體形式出現,也可以是景致、道具或者角色的一部分。沖鏡可以加快節奏,不讓畫面出現空、平的感覺,也不讓觀眾有堵得慌的感覺。沖鏡能夠實現效果經過3D技術的幫助,提高沖鏡效果,讓觀眾感覺到強烈的視覺沖擊。
景別是畫面中物體的范圍、比例、大小,其各類劃分因方法,導演、流派、地區、國家不同而出現差異,但基本包括特寫組、中景組和全景組三種景別。特寫是特征明顯的景別。導演運用電影方式在影片中體現出自己的理念,影響觀眾的情感與視線,引起他們的共鳴,進而得到觀賞者的認可和喜歡。全景組體現出繪畫性,其特點是視野寬闊、非戲劇化,環境具有重要地位;中景組體現出敘事性,以人的視線為切入點,此方式可以包涵多種視覺元素,能夠展示人物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增加欣賞者視覺訊息量。特寫是故意放大某方面細節,體現出情緒化、細節性、文學性,其鏡頭刻畫的突出、細致,溝通感更強。特寫對物體細節和人物內心進行描述,以起到突出意念、交代事件、體現物體形態、分析角色內心等重要作用。
《魔海尋蹤》既運用大景別以構建氣勢宏偉的場景,也運用特寫突出角色的情緒。在特寫方面,三維動畫的優勢明顯高于二維動畫。三維動畫渲染人物情緒,在體現嚴肅、恐懼、緊張時都能夠運用特寫。如加利王子在監獄里看到陳海兒長在手上的胎記時,運用特寫就能更好的體現出視線的流轉,既可以成功引領欣賞者的視線,也能夠讓觀看者的情緒與角色情緒結合在一起,讓雙方產生共鳴,感受到王子當時的震驚,進而全面渲染情感。現階段,電影屏幕逐漸加大,畫面更加精美,動畫電影應該和普通電影學習如何運用特寫,這對增強動畫鏡頭品質具有重要作用。
“剪輯是動畫制作的流程,將相對獨立的鏡頭聯接在一起,進而讓片段成為整體。”[5]優秀的剪輯可以巧妙地插入鏡頭,呈現出完美的戲劇效果。剪輯并不單純是一種方式或流程,要在“視線、節奏、故事、情感”等前提下,考慮畫面匹配、動作銜接及快慢等連貫性問題。同時剪輯也是一種思維,特別在動畫電影中,在分鏡頭臺本時期就要對剪輯進行考慮。包括靜止和運動鏡頭的搭配,動作銜接、坐下起來、入畫出畫等連貫性,光線、透視、視覺、構圖等匹配性。同時節奏、故事、情感也要重點考慮,哪方面需要慢鏡頭、哪環節需要動作戲、哪環節要實施平等剪輯等等。
《魔海尋蹤》將原來的120分鐘時長剪輯到90分鐘,更加重視連貫性與節奏。全篇運用真人拍攝及動作捕捉,其不僅僅是捕捉真人動作,而是運用攝像機拍攝全部演員的表演,能夠為動畫提供參考的角色表演及構圖全面留下來,在制作過程中根據此資料開展動畫制作。這種方式的優勢在于動畫制作者可以有效的對演員的動作及表情進行還原,在真人拍攝時還可以驗證動畫構圖的完善性。
聲音剪輯也是剪輯的重要環節。動畫電影屬于視聽藝術,聲音處理得當可以起到輔助畫面的作用,可以運用聲音來宣泄感情。在對話中,說話與聽話人同樣重要。如《魔海尋蹤》動畫電影中公主絕食片段,與鄭和、丫鬟的勸說相比較,公主的反映更重要。由于此表現與后續情節具有很強關聯性,公主情感出現變化后,才能去幫助士兵,如果只重要講說話者而輕視聽話者,其劇情的呼應作用就會大打折扣。動畫電影剪輯工作應該具有藝術思維,以提高3D電影的視聽沖擊力。
3D技術讓電影的表現和語言手段更加多樣化,提高電影真實性,適應人們在聽覺、視覺、觸覺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調動欣賞者的感官,讓他們在觀賞中得到審美和娛樂方面的滿足。《魔海尋蹤》這部3D電影,在帶給觀眾較強視聽沖擊的同時,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動畫要體現出電影視聽環節的藝術方法和常規電影的制作模式,也要在美術層面上體現出風格與材料的優勢。動畫是美術與視聽藝術相結合的藝術門類,如果能在風格、材料等環節上予以創新和拓展,就能夠深度的挖掘出動畫的潛力。只有分析、總結理論,讓實踐與理論結合在一起,才能制作出高水平的動畫電影作品。
[1]高毅.電影與動畫電影——導演3D動畫電影《鄭和1405——魔海尋蹤》有感[J].劇影月報,2012(6):80.
[2]孫佶.影視動畫鏡頭的視覺藝術表現分析[J].電影文學,2013(3):74-75.
[3]張凱茨.融入了3D技術的二維動畫場景設計研究[J].藝術百家,2013(S2):282-285.
[4]于佳立.解析皮克斯三維動畫電影的藝術價值[J].電影文學,2013(24):25-26.
[5]蘭德.動畫影視創作中觀眾視覺心理的調動[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