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霞
《速度與激情》是以賽車和警匪沖突為主要題材的系列影片,自第一部上映以來廣受好評,其忠實愛好者遍布世界各地。《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目前已上映7部,《速度與激情1》于2001年6月上映,14年后,《速度與激情7》于2015年4月上映,全球票房已經穩超13億美金。雖然時間跨度超過十余年,但觀眾的熱度并未消退反而有增無減,足見其火熱程度。
《速度與激情》系列影片的成功,不僅體現著影片的高質、陣容的強大,也體現了影片宣傳的高效、優質。在前期宣傳中,電影海報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優質的電影海報能在電影上映前制造輿論,同時吸引大量觀眾,《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的海報,就為我們展現了優質電影海報中視覺符號的運用以及這些視覺符號是如何影響影片宣傳的。
電影海報是平面設計的一種,是電影主要內容的升華和提煉,兼具藝術性和商業性。在上映前夕公布、張貼電影海報是電影前期宣傳的重要一環。在當代信息化社會,電影海報作為電影傳播的有效手段之一,關乎著電影宣傳的成功與否,需要得到重視與發展。
文字符號主要指以語言文字為主要內容的視覺符號,該種符號的表達能力強,可將要傳達的內容直白地表達出來。圖像符號指以圖形為載體,通過剪裁、拼接等多種手法傳達視覺信息。[1]圖像符號可以是抽象的各種圖形,也可以是具體的物象圖像,種類豐富千變萬化。色彩符號是指通過色彩表現所需傳播的信息的表現手法,常見手法有利用色彩烘托整體氛圍、利用色彩對比突出重點等。

電影《速度與激情6》海報
從特點來看,視覺符號具有傳達性、象征性、多義性等特點。首先,視覺符號具有傳達性,視覺符號的意義便是利用文字、圖形、色彩的多重組合將所要表達的意義傳達給受眾。傳達性是視覺符號最重要的特質與使命,平面設計若是不知所云,無法將信息傳達給他人,便是失敗之作。其次,視覺符號具有象征性。雖然在視覺符號中有文字符號的運用,但從整體來看,視覺符號還是通過象征手法來傳遞信息的。通過多種因素的交互利用含蓄地傳達信息,視覺符號更需要觀看者的意會。最后,由于視覺符號具有象征性,對視覺符號傳遞信息的闡釋具有多義性的特點。即所謂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于觀看者各自的經歷、品味等差異性,大家對視覺符號的闡釋也有多重不同的理解。[2]這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意義表達的局限,觀看者通過理解對視覺符號進行再闡釋,豐富了視覺符號的表現效果。也能在各種闡釋結果的交流、辯論中將視覺符號想要傳達的信息進行有效地傳播。
視覺符號是電影海報設計中重要的因素,電影海報設計就是通過各種視覺符號的交互運用,將電影的精華傳達給觀看者,借此完成傳播宣傳的目的。因此,在海報設計中,將各種視覺符號運用準確、巧妙,是海報設計的重中之重,對電影的前期宣傳,票房的沖刺具有重要意義。
系列電影的時間跨度長,且很難保證演員陣容和導演的長久不變。在這種情況下,利用系列電影的品牌效應則成了電影宣傳的不二選擇。電影海報作為宣傳的重要一環,在海報設計中需要利用辨識度高、富有特色的視覺符號形成品牌效應,而辨識度高、富有特色的視覺符號多來自于系列電影的經典情節或人物。在《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中,品牌符號的運用體現在以下兩點:
第一,主題符號的反復出現。多部電影若想形成系列,除了情節的連貫之外還需有相同或相似的主題、理念。《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突出的主題便是“速度”與“激情”二詞。該系列電影的情節圍繞賽車展開,并在其中穿插了警匪元素。賽車的高速行駛所帶來的視覺沖擊感、警匪、高大強壯的男性角色與高挑唯妙的賽車佳人共同構成了貫穿整個系列電影的主題因素。賽車、槍支、男女主角分別是與這些主題因素對應的視覺符號。除此之外,電影名稱“速度與激情”也是該系列電影讓人過目不忘的典型“商標”。在該系列已上映的7部電影的海報中,以上幾種元素均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7張官方海報中,“速度與激情”幾個字均處于顯眼的位置,且都采用與背景撞色或顏色鮮艷的顏色,吸引海報觀看者的注意力。同時,這幾個字的英文字母縮寫——兩個大寫的F字母,代表速度的英文字符“Fast”也常出現于海報中。這些字母、文字的反復出現,在有效傳達電影主要信息的同時,也形成了一定的“商標”效應。在官方主要的7張海報中,賽車多融于背景中,暗示著“速度”的主題,而手持槍支的主人公,往往排列在賽車前。在前四部電影的官方中文版海報中,都有具有數碼質感的賽車出現。在5至7部的電影海報中,賽車以實體質感的圖形出現,并且主人公手持或攜帶武器排列在賽車前。這種主題符號的反復出現,不僅凸顯和呼應了整體主題,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有利于電影的前期宣傳。
第二,視覺符號色調、設計的整體一致。《速度與激情》電影至今共上映7部,這7部電影的海報雖各不相同,但在色調、整體設計上,均有相似之處,有一定的整體性。其整體性體現為如下幾點:首先,7部電影海報的色調大致相同,海報色調對比度高。前三部電影的官方海報中,均以黑色為背景色,電影標題為白色或銀色等對比色,輔以具有數碼效果的汽車圖案。第4部電影海報略有變動,但海報整體依舊是充斥著對比度強烈的色塊。背景整體為白色,以雙“F”字符作為系列電影的標志出現在海報中,人物依舊以黑白色調為主。在第五部至第七部,海報略有變動,以藍天或灰色色調為背景,但賽車背景依然出現,主人公色調依舊偏暗,排列于賽車前。其次,電影海報設計的結構大致相似。以主要人物作為電影海報的主要符號元素,賽車和黑白色調或是故事展開的地點風景作為海報的背景,以上兩方面使整個系列的海報具有一種整體性和連續感,展現了系列電影的特點與優勢。
《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以賽車為主題,融入了警匪主題,在引人入勝的情節中展現正義與非正義的較量。極速的賽車、復雜的情感糾葛都是該系列電影的賣點。電影海報在包含一定品牌符號的同時,也要兼顧各部電影的獨特性。既要保持一定的整體性,使電影能處于系列電影的光環下,也要注重表現差異性,畢竟一成不變的內容是無法擁有強烈的吸引力的。《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的海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該系列海報保證整體性與品牌商業效應的同時,也兼顧了作為平面設計的藝術感與傳達性。
第一,視覺符號設計、排列簡潔,視覺沖擊力強。與科幻電影海報的晦澀深奧和愛情電影海報的溫情渲染,背景浪漫不同,《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海報的一大特點便是簡單明了,沒有復雜的裝飾和晦澀的隱喻。以《速度與激情2》的海報為例,該電影海報以黑色為背景色,五位主要演員的灰白色頭像照排列于其中,電影標題為清晰醒目的銀白色字體。在海報的中間部分,分別有三輛彩色的賽車朝向三個不同方向。線條流暢,簡潔不冗雜,與電影“高速”的因素暗中相扣。灰白色的人物頭像照也營造了一種緊張、懸念的氣氛,暗示電影中速度的較量不只是娛樂,更是正義與非正義的較量。海報中的三輛彩色賽車顏色鮮艷,一定程度上中和了灰白色三色帶來的沉悶感,更加凸顯“激情”的主題,使海報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在《速度與激情5》后,電影的海報不再沿用黑白底色的設計,第5部和第6部海報均已藍天白云為背景。雖有些許改變,但海報設計的整體理念依舊遵循簡潔、沖擊力強的原則。除了背景色彩稍作修改,海報整體仍舊以主要演員的圖像為主要的視覺符號。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多余的元素。這樣的海報,不僅切合了電影的特色,同時重點突出,視覺沖擊力強,讓人過目難忘,使海報很好地發揮了前期宣傳的作用。
第二,海報中的視覺符號貼合內容,表現各部電影不同的內容與主題,并制造懸念。電影海報除了具有傳達電影主題的職責外,還應制造出一定的懸念,讓看到海報的人對還未上映的影片產生強烈的興趣,有觀影沖動。《速度與激情1》主要講述了FBI警官布賴恩潛入飛車黨當臥底,卻在朝夕相處中贏得了飛車黨老大多米尼克的信任與友情,并且他還愛上了老大的妹妹米亞。布賴恩的友情和愛情日益積累,與身為臥底的身份矛盾重重,引發了一系列驚心動魄卻又引人入勝的故事。與這樣的故事主題相對應,海報的背景色為黑色,烘托出嚴峻的氛圍呼應故事主題。同時,海報整體大面積采用黑白兩色對比色,暗示著飛車黨與警察,明與暗的較量。飛車黨老大多米尼克·托萊多、其伴侶萊蒂、臥底警察布賴恩,他愛慕著的米亞這4位主要人物占據著海報的主要位置。并且這四人表情凝重,布賴恩和米尼克雙眉緊鎖,讓人忍不住猜測著四人到底有著怎樣的糾葛。海報在貼合故事情節的同時,并沒有把全部情節和盤托出,而是有一定的保留,制造出種種懸念,借此吸引更引更多觀眾。在貼合情節制造懸念的同時,海報還應凸顯各部電影的特點,以免讓觀眾有雷同之感。《速度與激情2》電影故事的背景地點是東京,其電影海報便在黑色的背景中用大面積的白色線條勾勒出東京城市的輪廓。《速度與激情7》最大的賣點便是運用電腦合成技術,使已去世的男星保羅·沃克重新回到屏幕中。在該部電影的海報中,保羅·沃克與其他兩位主演共同出現在海報中,不禁讓人懷念起這位男星在世時的英姿,吸引了大量觀眾為紀念他而觀看電影。
《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的海報不論從系列整體來看,還是從單部電影海報個體來看,都是海報設計中的優秀案例。將商業性與藝術性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在給人視覺沖擊與享受的同時也很好地完成了商業宣傳的目的。作為一系列優秀的電影海報設計,《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海報值得我們更加深入地學習與反思,并將其運用在我國國產電影海報的設計上,使我國電影海報設計更加飛速地發展。
[1]侯巖妍,沈德坤.繪聲繪色——論電影海報中視覺符號語言的作用[J].電影評介,2010(14):21-22.
[2]孫丹.電影海報設計中的視覺符號研究[J].大舞臺,2014(1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