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于天懿
連鎖經營管理在近幾年迅速發展,尤其在零售業和餐飲業表現突出,世界500強的零售巨頭均是連鎖化發展,21世紀的零售市場也必然是以連鎖經營為主要標志的市場,同時,零售業的發展伴隨著大量零售人才的需求。然而,雖然政府在不斷創造就業機會,但是面對不斷增加的就業人群,再加上2013年以來經濟形勢不景氣的影響,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為699萬人,比去年增加1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此次調查分析于2014年6月至8月在全國高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范圍內通過畢業生QQ群、郵件、電話溝通及面談等方式,共發放回收調研問卷558份,其中有效問卷468份,較全面地反映了全國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辦學情況及辦學效果。
為全面反映連鎖經營管理畢業生畢業后的發展,及時反饋該專業的辦學效果,特從近四屆畢業生中選取了一定數量的畢業生做調研樣本,主要學生數量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調研問卷分布
通過對調查數據的整理分析,如表2、表3、表4所示,全國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主要就職于500人及以下規模的中小型民營企業,少部分人在國有企業、合資企業、中外合資/外資/獨資等單位就業;就職連鎖企業的行業類型主要是零售業(47.44%),其次是其他(19%)、制造業(11%)、綜合類(10%)、物流業(7%)以及食品業行業(6%)。

表2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職企業所屬行業分布

表3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職企業性質

表4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的用人單位規模分布
通過調查數據的統計分析,如表5所示,就職于零售行業的畢業生所在企業的經營業態主要是其他(32.26%)、專賣、專業店(19.44%)、標準超市(16.45%)以及百貨店(12.82%),另外,大賣場、便利店等零售業態也有涉及。
黃河灘地土質多為粉細沙,對于預制混凝土樁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取48 kPa,計算單樁總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sk為 1 130 KN。

表5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職零售企業經營業態
家鄉的田野,處處都充滿著生機。昔日不規則的小田已被改成方方正正的大塊土地。田間的小路、山林的邊沿,都開滿了絢麗多彩而又不知名的花朵,有朱紅的、湛藍的、紫紅的、淡黃的……一陣微風吹過,花朵們便在小草的綠色海洋中舞動。它們有的連連點頭,好像在向農民伯伯問好;有的扭著身姿,宛若舞蹈家在翩翩起舞。

表6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分布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企業、社會及家長滿意的,掌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知識與實操技能,能夠勝任連鎖企業門店經營和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健康體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質,具有較高的情商、符合現代連鎖業發展特點和需要的優秀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通過調查發現,畢業生對于學校培養目標的認識和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定位的人才培養目標基本一致,如表10所示。
通過調查發現,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大部分畢業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主要是缺乏發展空間、報酬過低、工作辛苦等問題,少部分學生則認為領導不重視、人際關系不好、師傅不積極,如表18所示;表19顯示畢業生傾向于發展潛力大、工資待遇高以及能學到較多知識或技術的工作。

表7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連鎖企業門店擁有狀況

表8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連鎖企業未來2~3年門店拓展狀況

表9 連鎖企業人才需求狀況
如表7、表8、表9所示的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畢業生就職的企業擁有50家以下門店,連鎖企業未來兩三年都計劃拓展新店,并且門店增長數量和擴張速度將超過20%。從這個意義上說,連鎖經營行業是一個有發展前途的朝陽行業,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是一個人才需求規模巨大的新興專業。按層級分,基層管理人員最為缺乏,成為擴張的主要障礙,也是企業進行人才儲備的主要方向。
由表6可知,近四屆畢業生的就業崗位主要分布于門店基層管理、門店基層營運兩大崗位,另有部分學生分布于營銷管理和其他崗位,只有少部分人在采購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崗位。通過調查以及對部分畢業生的訪談發現,零售連鎖企業崗位設置基本趨同,差異性主要體現在不同企業對崗位名稱的界定及崗位編制設置上。

表10 大專院校人才培養定位
本研究建立QAMS法同時測定KC中10種黃酮類成分含量,對QAMS法的可行性進行了探討分析,采用QAMS法與外標法分別測定了10批KC樣品中各目標成分含量,結果表明該方法計算結果與外標法結果無顯著差異,能高效準確地得到KC中多種黃酮類成分的含量,降低生產測試成本,有望能廣泛應用于KC的質量評價中。
在本次調查中發現(見表11、表12、表13),大部分畢業生普遍認可短期頂崗實習、訂單班、建立校內實訓基地三大校企合作方式,希望頂崗實習的時間控制在三到六個月之間;在企業工作的同時,希望企業參照勞動市場上的薪酬標準給予一定的實習補貼,補貼金額不少于1500元。
目前,各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校外實訓基地主要有物美集團、蘇寧電器、世紀聯華、歐尚超市等,逐步形成了以工學交替為主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校企合作機制。校外實訓基地用于開展專業實踐教學,將實踐教學分為階段實訓和企業頂崗實訓兩種形式,主要包括企業認知實訓、門店開發與設計實訓和企業經營實訓。通過層層遞進的實習實訓,讓學生在連鎖企業完成“感性認知-上崗操作-頂崗實習”的實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表11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校企合作方式認知

表12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企業頂崗實習時間認知

表13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企業頂崗實習補貼認知
根據調研數據分析(見表14、表15、表16、表17),連鎖企業對于從業者的基本素質要求主要有學習能力、執行力、勤奮踏實、人際關系等幾個方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在工作中所欠缺的技能主要是專業知識匱乏、人際溝通能力不足和業務操作能力不足,畢業生普遍要求學校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強化職業素養、與人合作、專業技能等職業技能的培養。在學校培養中,應注重策劃營銷和商品陳列等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的培養。

表14 連鎖企業對連鎖經營管理人才職業素養的要求

表15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工作中欠缺的技能

表16 學校應加強訓練的技能和素質

表17 學校應注重的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
在幼苗三葉一心時,每一處理隨機取3株用TTC法[7]測量甜瓜幼苗根系活力; 用便攜式葉綠素儀(JX123280HJ16-SPAD)測定甜瓜幼苗第一真葉葉片的葉綠素含量。

表18 連鎖專業畢業生工作期間遇到的問題

表19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偏向的工作特點
各個連鎖企業人才緊缺,而各個高校人才又相對過剩,出現就業難局面。連鎖企業應積極與高校合作,積極探索合作培養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路和方法,吸引高校優秀人才加入連鎖企業。同時,連鎖企業應不斷與高校合作,建立適合學生專業實踐的校外實訓基地,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開展訂單式培養,為企業發展提供儲備人才,實現學校人才供給與企業人才需求的無縫對接。高職院校要為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尤其是要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支持。高校也應提供專業培訓與實習機會,增加人才招聘的選擇范圍,吸引其他專業學生到零售業就業。
實現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師的專業理論、職業教育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實現校企融通、雙師合一。積極引導專業教師與企業對接,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職業能力,推動實踐教學改革發展。通過訂單班實現校企師資共享,引進有實踐經驗的一線連鎖人員開設講座或走進課堂,開展教學活動,將連鎖企業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專業課程之中,全面提高高職學生的專業能力及綜合素質,深化校企合作。同時,也應鼓勵專業教師去相應的連鎖企業掛職,不斷更新相關的連鎖專業知識,貼近企業現狀,為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內容的教學注入新鮮血液。
根據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崗位任職要求,以連鎖經營管理行業的職業資格標準為參考對象,以工作過程為基礎開發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推進共建課程,深化課程改革,適應企業需求,實現共利雙贏。建立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較強社會服務功能于一體的、功能齊全的校內實訓基地,加強連鎖經營管理相關企業的社會服務,圍繞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職業需求,專業教師與企業專家共同開發教材、調整教學內容,以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行業需求。
大學生現在更理性地傾向于從一個長遠的角度來評價自己的工作。除此之外,大學生對職業的期望與現實的差距、和同學攀比、缺乏職業規劃等原因都有可能導致不斷跳槽,因此,各個高校要特別重視為新招聘的大學生提供良好和長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中國零售企業的員工具有較高的流動性,如何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是連鎖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外部薪酬的競爭性和內部有限的發展機會是造成員工主動離職的主要原因。因此,各高校應探索如何通過為學生提供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學習,參加行業組織和各高校組織的專業培訓和相關的學歷提升教育,提升學生的素質和學歷。
[1] 陳小云.“人才荒”下的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研究——以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2012(10).
[2] 劉玲.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