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楠, 陳建偉, 樊宏弛, 欒祎明, 邵 帥, 王洪俊*
(1.北華大學,吉林吉林 132013;2.吉林市豐滿區林業局,吉林吉林 132013;3.吉林市綠化管理處,吉林吉林 132013)
?
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及園林應用研究進展
肖 楠1, 陳建偉2, 樊宏弛3, 欒祎明3, 邵 帥3, 王洪俊1*
(1.北華大學,吉林吉林 132013;2.吉林市豐滿區林業局,吉林吉林 132013;3.吉林市綠化管理處,吉林吉林 132013)
野生觀賞植物是植物種質資源重要部分,隨著人居環境科學的發展,野生觀賞植物在園林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相關研究文獻也在逐步增加。研究主要總結了我國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的調查現狀、調查方法及進一步評價野生觀賞植物的方式,從重點省份、重點區域和重點科屬幾個方面調查,運用層次分析法、心理物理學法等對其觀賞價值進行分析評價。根據野生觀賞植物具體的調查和園林應用結合研究的現狀,分析了園林應用的前景,并提出了我國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研究中有待解決的問題。
野生;觀賞植物;園林應用;評價;方式
野生觀賞植物又稱野生花卉,是指現在仍在原產地處于天然自生狀態的觀賞植物[1],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復雜多變的地理類型和多樣的氣候特征孕育了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據有關數據,有觀賞價值的園林植物達60 000種以上[2]。據記載早在西周時期[3],我國就已經開始培育花木,而后隨著時代的發展,大量文人墨客更加關注野生觀賞植物的形態,從而帶動了早期切花和盆栽等園林應用形式的發展。我國很早就開始研究野生觀賞植物,近年來我國各地學者也開展了野生觀賞植物的種類、分布、生境及觀賞特性的調查研究[4],隨后陸續開展了大量的野生觀賞植物的引種與馴化工作。在現代的城市綠化中,具體應用的植物種類并不多。
中國具有豐富的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廣泛被世界熟知的有杜鵑花、牡丹、報春花和山茶花等花卉。我國自19世紀后野生觀賞植物大量流失海外,據統計,美國栽培的觀賞植物品種57% 來源于中國植物基因。僅以杜鵑花為例,英國、美國等歐美國家從我國引種黃花杜鵑、云錦杜鵑等250 種杜鵑花,美國加利福尼亞的花卉有大概七成來自我國[5]。而我國近代野生觀賞植物的研究卻一直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并且大量向國外引進植物資源。1987年我國召開全國觀賞植物種質資源研討會,目的就是大力促進開發和利用我國豐富的野生觀賞植物資源。隨后我國各級研究單位先后在所在地大規模系統性進行調查研究,對各地資源的現狀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
1.1 重點省份的調查我國幅員遼闊,地貌復雜,氣候類型多種多樣,形成了我國野生觀賞植物在各地域分布的差異,地區之間野生植物分布不均勻。根據地域發展程度的不同,各地域的調查研究進程也不同。根據資料顯示,遼寧省、云南省于1980 年開始進行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調查,浙江省、山西省在1981年,河北省在1985年,內蒙古在1986年,新疆在1991年開始進行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調查[6]。很多學者對野生植物資源從分布、生境、種類和觀賞特性等方面做了細致的調查研究。諸多學者在多年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探索。
湖南蘊藏著2 000余種野生觀賞植物,其中蕨類植物約150 種,裸子植物39 種,被子植物約1 800 種,湖南野生觀賞植物特有種豐富,據統計約120種,隸屬14科,55 屬,主要觀賞植物有絨毛皂莢(GleditsiajaponicaMiq.var.velutina L.C.Li )、栓殼紅山(CamelliaphellocapsaChang )、長果秤錘樹(SinojackiadolichocarpaC.J.Qi )、湖南參(HunaniopanaxhypoglaucusC.J.Qi et T.R.Cao)和喜雨草(OmbrocharisdulcisHand.-Mazz.)都是特有屬[7]。福建省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蘭思仁通過多年全面系統的野外調查,并收集資料,總結出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1 506種,隸屬于171科669屬,其中以蘭花最多[8]。根據野生觀賞植物的生境形態和觀賞部位分為觀花植物、觀果植物等9種,并采用心理物理法精選出142種觀賞價值高的野生觀賞植物。其中包括延齡草(TrilliumtschonoskiiMaxim)、毛藥花(Bostrychantheradeflexa)、野牡丹(PaeoniadelavayiFranch.)等花卉[8]。
我國觀賞植物種類數量地域分布不均,大多學者對東南部地區研究調查也比較多,近些年有些學者關注西部地區觀賞植物。謝吉容等根據重慶的具體情況選擇多個風景區等基地按照不同方向、不同海拔、不同生境調查并采集植物標本,同時查閱大量文獻整理出重慶市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共有159科378屬1 128種。野生觀賞植物以毛茛科、百合科和菊科等偏多[9]。據初步統計,與重慶比鄰的四川省約5 000種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種[10]。羅樂等在2007~2010年對寧夏地區進行調查,發現寧夏擁有野生觀賞植物560種,隸屬79科316 屬。處于我國西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屬于半濕潤半干旱氣候,由于氣候等諸多原因導致當地植物形成了耐干旱、耐貧瘠、耐貧瘠等特點,這些特點便于日后野生植物的引種與栽培,能更有效地投入園林的生產與應用。筆者根據園林應用特點推薦了賀蘭山女蒿[Hippolytiaalashanensis(Ling) Shih]、小葉金露梅(PotentillaparvifoliaFisch.ap.Lehm.)、術葉合耳菊[Synotisatractylidifolia(Ling) C.Jeffrey et Y.L.Chen]等植物[11]。
經過幾十年大批科研人員的努力,對各地的資源現狀有了比較全面、清晰的了解。對于野生觀賞植物比較豐富的省份,很多學者做了更細致的研究,對其下屬城市如高明市、廣州市等作了深入的調查研究[12-13]。
1.2 重點風景區及特色地域調查我國已記載的高等植物有30 000多種,居世界第3位[14],一半以上具備很高的觀賞價值。自然保護區或風景名勝區分布著大量野生觀賞植物,同樣也是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調查研究的重點區域。近些年來,有關人們所熟知的旅游型的自然保護區的調查研究也比較多,如吉林長白山[15]、浙江九龍山[16]、安徽黃山[17]、南京幕府山[18]等,隨著野生觀賞植物調查研究的逐步深入,很多學者對各地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或特色地域的調查研究更為廣泛。
通過對我國華北地區極具代表性的百花山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的調查分析,發現植物共計有130科、485屬、1 021種,在北京地區目前是最多的[19]。通過探討百花山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的多樣性及其適生環境,發現其研究特點是以野生觀賞植物的生境作為依據將其觀賞植物分為5大類。郝楊等在2007~2011年,每年均于春、夏、秋、冬四季深入福建省旗山國家森林公園進行調查,據調查統計分別篩選出旗山國家森林公園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野生植物資源67科、193屬、268種,由于氣候等諸多因素野生蕨類植物種類較多,篩選出有觀賞價值的野生蕨類植物12科、14屬、14種[20]。其他研究人員對湖南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1]、五大連池火山自然保護區[22]等進行了深入調查。
東洞庭湖是長江中游進行水體交換唯一保存的湖盆,是水生野生觀賞植物材料十分豐富的地域,東洞庭湖位于長江中游荊江段南側。東洞庭湖記錄有野生維管束濕地植物81科、229屬、468種,經調查鑒定,目前可做園林綠化觀賞的濕地植物約有34科55種植物[23]。朝魯門等探討的阿斯哈圖石林景區屬于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當地自然生長的野生觀賞植物與景區的地形地貌極具特色,尤其與奇石相互配合共同構筑了秀麗優美的自然景觀,極具代表性。其景區內的野生觀賞植物共計184種、2亞種、14變種,隸屬于39科,123屬[24]。劉翠英等對毛烏素沙地野生觀賞植物進行調查,通過對野外調查和室內資料進行統計,統計出毛烏素沙地野生觀賞植物共有83科、170屬、499種。沙區城市園林應用中常常面臨干旱缺水、夏季炎熱、冬季寒冷等極端條件考驗,開發利用沙區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可以補充園林花卉植物種類和品種,豐富了園林具體應用的植物庫,通過調查研究分析出山丹(Liliumpumilum)、紅蓼(PolygonumorientaleL.)、藍刺頭(EchinopssphaerocephalusL.)、百里香(ThymusmongolicusRonn.)、沙生冰草[Agropyrondesertorum(Fisch.) Schult.]等野生觀賞植物比較有前景[25]。
孟銳等諸多研究人員對其他地區代表性較強的地域的野生觀賞植物進行深入研究,比如滇西北地區、鄂西南地區、三江平原地區、三峽地區和草原地區等地區[26-30]。
1.3 重點科屬種的調查對于野生觀賞植物的調查方向多種多樣,有些學者從木本和草本的大方向做研究,比如木本植物物種調查、野生喬灌木資源的調查、草本觀賞植物資源研究[30-32],推薦出很多有潛力的野生觀賞植物。有一部分研究體現在具體的屬種調查,而由于植物的生長環境要求等諸多因素,各個地域的屬種所占比例不同。
我國的調查研究關于蘭科、百合科、薔薇科、菊科的文獻比較多。據資料顯示蘭科植物在我國有171屬1 247種,在全世界約有800屬25 000種[33]。我國對海南、四川、貴州、廣西和云南等地的蘭科植物都有廣泛的調查研究。據資料顯示,我國云南目前野生蘭科植物最為豐富,蘭科有135屬,764種[34]。菊科植物在我國自古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近年來研究人員多在甘肅、河北、西藏和東北等地開展調查[35]。浙江省的薔薇科植物分布有28屬159種,其中觀賞價值較高的喬木、小喬木、灌木有40種之多,大多數花果色澤艷麗[19]。關于牡丹科的研究也比較豐富,我國在唐朝時就表現出對牡丹的喜愛,據資料顯示牡丹科植物全世界約240屬,3 000余種,我國有25屬,160種,25變種。就廣東調查資料顯示,現分布有野牡丹科植物14屬65種(可能還有未發現的新種),其中多數為野生種[36]。冬青屬是冬青科植物在我國分布的唯一屬,有較突出的觀賞價值,鼎湖山境內有25種野生冬青屬植物資源[37]。百花山地區分布有虎耳草科植物共計9屬、16種、2變種[38]。西雙版納夾竹桃科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共有62種之多[39]。依據工作目的不同,研究人員還對高山花卉中的杜鵑花、報春花屬及陰生觀葉植物等進行了調查。
很多學者在調查后,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大部分研究學者通過將野生觀賞植物調查和園林應用相融合,同時為引種提供了依據,方便進一步馴化。近些年有些學者運用科學標準度對野生觀賞植物進行綜合評價,毛世忠等對分布于廣西的29種紫金牛屬野生觀賞植物進行綜合評價,利用層次分析法,綜合觀賞價值、資源開發潛力、生物學特性3因素共提出14個指標,按照開發利用價值的高低,可將29個種(變種)分為4個等級。該研究結果將為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廣西紫金牛屬野生觀賞植物資源提供決策依據[40]。宴海等則是將調查出的野生觀賞植物按生境劃分,從而為開發利用提供直觀的依據。如林下及林緣分布的主要推薦野生觀賞植物輪葉沙參[Adenophoratetraphylla(Thunb.) Fisch.]、展枝沙參(AdenophoradivaricataFranch.et Sav.)、和尚菜(AdenocaulonhimalaicumEdgew.)、北重樓(Parisverticillata)等;亞高山草甸上分布的主要推薦野生觀賞植物石竹(DianthuschinensisL.)、柳蘭(EpilobiumangustifoliumL.)、翠雀(Delphiniumgrandiflorum)、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L.)等[19]。
2.1 調查方式目前野生觀賞植物的調查方法一般都采用數據材料收集與野外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首先是調查當地的文獻或資料,做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后去野外進行實地考察、記錄、拍照,最后綜合資料,挑選出觀賞價值較高的野生觀賞植物。根據當地具體的地形、地貌、海拔、野生植物群落分布情況、生境等因素確定調查路線或調查樣地[17]。
2.1.1收集資料。收集、閱讀、整理之前有關研究人員所做的基礎資料,翻看當地有關野生觀賞植物的書籍,還要了解相關區域的自然地理狀況、植被分布狀況、植物名錄,掌握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和植被分布等資料[25,35]。
2.1.2野外調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采用線路調查法或是樣地調查法,大多采用的是線路調查與樣地調查結合的方法。線路調查法就是根據所調查的區域的主要道路系統,沿途記錄所遇到的野生植物名稱、觀賞性狀、生境等。根據當地的氣候選擇季節進行調查。樣地調查法選取區域坡度較小或植物種類豐富的樣地作為研究對象,樣方面積根據野生觀賞植物生活型而定,各樣地內的樣方面積根據野生觀賞植物的生活型而定,喬木采用 10 m×10 m,小喬木5 m×5 m,灌木4 m×4 m,小灌木2 m ×2 m,草本 1 m×1 m或喬木為10 m×10 m,小灌木為4 m×4 m,草本為1 m×1 m。調查或先記錄每塊樣方的方向、坡向、坡度、地貌類型、生境等信息并拍下照片。記錄內容為植物種類的株數、高度、胸徑、郁密度、觀賞性狀等,并同步拍攝需采集的標本和生境、形態照片,便于篩選出觀賞價值較大的野生觀賞植物[17,25,41]。
2.2 評價方式野生植物的觀賞價值對于野生植物的開發利用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關于野生植物的開發價值與野生植物的適應能力就個體而言也存在著差異。盲目的開發也不利于野生植物的園林應用,同時也造成了資源浪費。所以觀賞價值對于野生資源科學、合理的開發起到了引領作用。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的評價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以往常用的方法有經驗判斷法、極限條件法和定量評價法,往往都存在著主觀性或局限性[17]。對野生觀賞植物價值的評價方式主要為層次分析法和心理物理學法[42-47]。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簡稱AHP),又稱多層次權重分析決策方法。是將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31]。層次分析法是20世紀70 年代中期由美國T.L.Satty 提出的一種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系統化、層次化的分析方法[43]。就目前而言學者評價野生觀賞植物使用此法比較普遍,并且對使用層次分析法評價野生植物資源觀賞價值也有了比較客觀的評價[42-44]。王樹森等就采用了層次分析法對大興安嶺北段的根河的76種野生觀賞植物進行了開發利用價值分析,分成4個級別,最后分析總結出有25種觀花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45]。
心理物理學法( Psychophysics Method),是對野外拍攝到具有觀賞價值的野生植物數碼照片進行評分,以美景度作為衡量標準,評判分值為10分制,以10、8、6、4、2的等差分值依次代表很好看、好看、較好看、一般和不好看。心理物理學法對不同評判者的評判結果進行標準化處理,使評判結果具有可比性[8]。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的評價就是采取了心理物理學法[20]。蘭思仁通過對福建省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全面的調查,采用心理物理學法,對所調查的765種野生觀花植物進行評價,從中選出142種具有較高園林開發潛力的野生植物[8]。
在園林其他應用的評價方式中也有關于灰色關聯度法、模糊相似優先比法和綜合指數評價法的應用。比如張金云等探討的評價草花品種的方法采用了灰色關聯度法[46],王曉紅等運用模糊相似優先比法對20種杜鵑花進行了綜合評價[47],王利穎等采用綜合指數評價法對北方地被植物應用進行研究[42]。
野生觀賞植物在園林應用上有很多分類總結方法,大都是強調它的觀賞性,忽略了對野生植物生態習性、生境等的分析,野生觀賞植物在經過調查整理、評價篩選后,大大方便了今后的引種馴化和直接開發利用。
3.1 引種馴化我國野生植物資源豐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需求的提升,野生觀賞植物的開發利用無論在程度上,還是在廣度上都有了顯著發展,引種馴化的選擇標準也有不同。一大批研究人員從植物生態學著手,根據植物的生態學特征、生態習性、觀賞價值篩選野生觀賞植物。羅樂等在寧夏資源調查的基礎上,對寧夏觀賞植物資源狀況進行了評價,建議在科學保護和合理引種的前提下,選擇開發寧夏耐旱植物,推薦了觀賞植物松蕃烏頭(AconitumsungpanenseHand.-Mazz.)、短尾鐵線蓮(ClematisbrevicaudataDC.)、灰綠黃堇(CorydalisaduncaMaxim.)、假葦拂子茅[Calamagrostispseudophragmites(Hall.f.) Koel]等。目前有很多研究人員經過多年對野生觀賞植物的調查,結合植物的生境、生態習性和觀賞特性,運用多種科學合理的方法對篩選出來的野生植物進行進一步的綜合評價,從而建立綜合評價模式,篩選出合適的引種馴化的材料,以便于園林應用[11]。黃清平在大量野外調查和馴化試驗的基礎上,采用層次分析法對野生觀賞植物的引種馴化效果進行綜合評價,最后篩選出楓楊(Pterocaryastenoptera)、美麗胡枝子[Lespedezaformosa(Vog.) Koehne]、野含笑(MicheliaskinnerianaDunn)、金櫻子(RosalaevigataMichx.)、山烏桕[Sapiumdiscolor(Champ.ex Benth.) Muell.Arg.]等植物。我國引種馴化的蓬勃發展,為園林具體實踐應用提供了豐富的綠化植物種類和花卉育種材料[48]。
3.2 園林應用形式隨著城市的飛速發展,城市園林應用形式越來越多樣化。目前城市園林的應用形式大多是花壇、花境、巖石園、水景園的室外綠化和鮮切花、干花、盆栽觀賞等花卉裝飾和室內綠化[49]。城市的發展使很多大城市出現了城鎮密集區,具體是指在城市規劃范圍內形成的人口密度大、建筑容積率高的區域[50]。野生觀賞植物在生態園林中具有獨特的作用,能體現地域性、優越性、生態性,甚至是地域文化價值,所以野生觀賞植物在城鎮密集區園林中的應用也應受到人們的重視,其中屋頂綠化這種綠化形式也越來越受到人們喜愛。據資料顯示,廣州市屋頂植物種類調查,有維管植物128種,其中16種具有屋頂綠化的潛力[51],包括松葉牡丹(Portulacagrandiflora)、北方庭薺(AlyssumlenenseA-dams)、薜荔(FicuspumilaLinn.)、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 Pers.]、瓦松[Orostachysfimbriatus(Turcz.) Berger]等。李凌云等從植物的觀賞特性方面對杭州屋頂綠化的應用狀況進行分析,資料顯示杭州市用于屋頂綠化的植物種類共計63科、111屬、145種,并依據園林布局形式和屋頂的開敞程度對杭州市屋頂綠化進行分類,其中小喬木、灌木球種類所占比例大于地被綠籬植物,但是在數量上,木本綠籬植物所占比例最大[52]。
3.3 園林設計元素
3.3.1色彩。在園林觀賞植物的姿態、芬芳、色彩和質感等諸多因素中,色彩最引人矚目[53],其中花卉是園林色彩的重要材料。園林中花卉的顏色主要由類黃酮、類胡蘿卜素和甜菜素決定,其中研究比較多的是花青素。據資料顯示,在高原強紫外線輻射作用的促進下,野生觀賞植物生成了大量的類胡蘿卜素與花青素類物質,色彩更加艷麗繽紛[54]。在園林色彩應用上,白色、粉色、黃色、紅色都是常見色,藍色系、紫色系的植物較少,而在野生植物調查中出現很多藍色系、紫色系植物,豐富了園林的材料[55-57]。彩色葉樹種因在生長季節內能呈現出鮮艷的色彩而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主要以表現春季和秋季的景觀效果最為顯著,彩色葉觀賞植物的研究也拓寬了園林色彩設計的視野[58]。研究人員只有更深入地研究色彩設計和植物種類的合理搭配,才能設計出色彩紛呈、賞心悅目的景觀[59]。
3.3.2空間。隨著城市的飛速發展,城市居民所擁有的空間也隨之變小,園林空間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著名的格特魯德·杰基爾的花境設計就離不開花境展示空間的營造以及對空間構成藝術原理的遵從。杰基爾的空間設計將同種類型中色彩、質地、肌理等要素性質各異的構件,按照某種規律組織在一起,形成開敞空間、半開敞空間、封閉空間等,從而實現功能美和形式美[60]。很多研究設計人員把目光集中在空間的具體應用結構上,如平面設計、高度與立面層次、蓋度與圍合感、空間層次等方面。有些研究人員更為實際的將藝術美與生態價值結合在一起研究,包志毅等將植物的空間結構,如植物的葉、枝條、樹干、根系的比例關系與二氧化碳排放吸收結合在一起,分析得知植物的木質結構部分的比例影響到二氧化碳固定的時間和效率,為今后園林空間的設計提供科學的依據[61]。更有一部分設計人員從視野的角度出發,更為詳細地將空間組織、時間組織和空間意境組織3個景觀空間序列作為研究方向,探討空間設計[62]。
我國野生觀賞植物種類豐富,但是往往因大量引進國外植物,而忽略了本土的豐富野生花卉觀賞資源。目前我國學者越來越重視本土野生植物的觀賞性價值,關于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在園林開發利用的研究越來越多[63],各地方的園林植物的開發引種也日趨成熟,野生觀賞植物城市園林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如屋頂綠化、野生植物專類園、人工濕地景觀營的、景點邊坡綠等的廣泛應用。近些年來醫療花園也在蓬勃發展,尤其在國外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不過,野生植物開發與園林實際應用還存在著很多問題。①開發引種之后,很多有觀賞價值的野生植物卻沒有在具體的城市園林應用上得以充分體現。②在野生植物開發利用方面的調查與研究不夠深入。其原因多種多樣的,有些是因為各地區具體研究人員調查做得不夠全面深入,有的是各地具體的開發利用缺乏技術支撐,個別的經營者更是直接從山上挖掘野生植物再應用到實際案例中。③具體到野生觀賞植物引種栽培方面,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實驗,短時間無法充分體現經濟前景,這也導致了部分研究人員的研究進展緩慢。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了一些意見。第一,根據各個地方的實際情況,把已經成功引種栽培的部分野生觀賞植物應用在城市的園林景觀中,尤其是藥用的觀賞植物,不僅可以美化城市,還可以體現其生態功能價值。如觀賞價值較高的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s(Jacq.) A.DC.]、益母草[Leonurusartemisia(Laur.) S.Y.Hu]、藿香[Agastacherugosa(Fisch.et Mey.) O.Ktze.]、龍膽(GentianascabraBunge)等。在園林形式上不單單體現在專屬的藥用植物園中,也體現在其他的園林應用上,如花境、花壇等。第二,開發野生植物的同時也要注重對珍稀物種的保護,尤其是對一些珍貴的品種進行開采開發和馴化時要特別注意。
[1] 陳俊愉.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觀賞園藝卷[M].北京:北京農業出版社,1996:78-477.
[2] 江灶發.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J].現代農業科技,2008,15(15):85.
[3] 王賢榮.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J].林業科技開發,2004,18(2):75.
[4] 楊期和.植物資源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313.
[5] 石進期,張啟翔,蔣細旺.我國觀賞植物種質資源流失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園林,2007(9):85-89.
[6] 高俊平.中國花卉科技信息全書[M] .大連:大連出版社,1998:204.
[7] 劉克旺,童新旺,王曉明,等.湖南野生園林觀賞植物資源及開發利用的探討[J].湖南林業科技,2002(3):54-58.
[8] 蘭思仁.福建省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調查與觀花植物的觀賞特性評價[J].中國園林,2010(12):63-67.
[9] 謝吉容,張祖榮,熊運海,等.重慶地區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調查研究[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6,25(5):8-9.
[10] 劉興生,劉光立.四川省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J].福建林業科技,2005,32(4):219-220 .
[11] 羅樂,張啟翔,潘會堂,等.寧夏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調查[M]//張啟翔:中國觀賞園林研究進展.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6-8.
[12] 陸耀東,薛克娜,李鎮魁.廣東省高明市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調查[J].廣東林業科技,2003(3):35-37.
[13] 曾鳳,王美娜,陳紅鋒.廣州市觀賞藤本植物資源及其園林應用[J].中國園林,2009(9):51-55.
[14] 鄧安平,羅言云,陳放,等.野生觀賞植物在城鎮密集區的應用[J].北方園藝,2012(21):91-93.
[15] 周繇.長白山區野生草本觀賞花卉調查[J].廣西植物,2004(6):515-523.
[16] 范明香,翁關成,胡金根.九龍山自然保護區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種類及其開發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08,21(21):112.
[17] 汪小飛,劉方圓,王玉義.黃山風景區室內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調查與分析[J].黃山學院學報,2013,15(3):32-35.
[18] 李林.南京幕府山植物區系及其野生觀賞植物資源應用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4.
[19] 晏海,廖圣曉,周麗.百花山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調查及園林應用潛力分析[J].林業資源管理,2010(2):98-101.
[20] 郝楊,周育真,陳進燎,等.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調查與園林應用研究[J].福建林學院學報,2012,33(1):62-66.
[21] 張世鑫,劉世彪,張代貴.湖南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物多樣性研究[J].生命科學研究,2009(2):122-127.
[22] 劉艷華,王洪興,石秋生,等.五大連池火山群野生植物資源調查研究與應用[J].中國園藝文摘,2011(3):53-55.
[23] 黃梅,甘德欣,歐陽明韜,等.東洞庭湖濕地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及開發利用[J].湖南農業科學,2007(1):82-84.
[24] 朝魯門,花爾·哈斯巴根.阿斯哈圖石林景區野生觀賞植物的資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1,40(3):292-296.
[25] 劉翠英,艾海艦,劉江梅,等.榆林沙區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及其應用研究[J].陜西農業大學,2011(3):100-103.
[26] 孟銳,張麗榮,張啟翔.滇西北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受威脅因素及保護對策[J].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297-303.
[27] 包滿珠,陳龍清,魯滌非.鄂西南地區觀賞植物種質資源初報[J].園藝學報,1994(4):408-409.
[28] 張海洋,徐秀芳.三江平原地區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及利用[J].北方園藝,2004(6):46-47.
[29] 饒均四,舒金樹,王少華.神農架及三峽地區野生纖維植物資源考察[J].植物雜志,1990(5):14-15.
[30] 李芳,黃俊華,朱軍.烏魯木齊市居住區木本植物物種多樣性調查研究[J].中國園林,2012(6):90-94.
[31] 丁彥芬,張佳平.云臺山野生喬灌木資源園林開發利用綜合評價[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2(4):558-565.
[32] 李從瑞,鄧倫秀.興義坡崗自然保護區草本觀賞植物資源研究[J].種子,2011(11):70-71,100.
[33] 余文剛,羅毅波,金志強.海南島野生蘭科植物多樣性及其保護區域的優先性[J].植物生態學報,2006(6):911-918.
[34] 宋軍陽,張顯,趙明德.蘭科花卉野生資源調查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2009(10):228-231.
[35] 宋敏麗.山西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菊科野生觀賞植物資源[J].北方園藝,2012(3):89-92.
[36] 范建紅,馮志堅,向春玲.廣東野牡丹科野生觀賞植物資源[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2(4):19-21.
[37] 陳麗暉,陳雄偉,徐呈祥,等.鼎湖山冬青屬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及其園林應用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4,12(12):45-50.
[38] 王威,李旻.百花山虎耳草科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調查及開發利用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34):20973-20974.
[39] 朱智,劉宏茂.西雙版納夾竹桃科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及其在園林中應用[J].福建林業科技,2006(2):78-83.
[40] 毛世忠,鄧濤,唐文秀,等.廣西紫金牛屬野生觀賞植物的綜合評價[J].廣西植物,2012(4):501-506.
[41] 王燕燕,努爾巴依.巴爾魯克山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調查研究[J].北方園藝,2011(6):100-104.
[42] 王利穎,沈向群,楊智明.基于AHP 的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植物資源觀賞價值評價[J].北方園藝,2011(6):94-99.
[43] 蔡殷知.觀賞植物評價方法研究及評價模型應用[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3:17.
[44] 張佳平,丁彥芬.中國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調查、評價及園林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2,31(6):18-23.
[45] 王樹森,張宇,周梅,等.根河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及其評價[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8,29(4):2-6.
[46] 張金云,高正輝,潘海發,等.利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法綜合評價30個草花品種[J].種子,2010,29(10):78-82.
[47] 王曉紅,陳訓,耿芳.基于模糊相似優先比法對杜鵑花觀賞性狀的綜合評價[J].福建林業科技, 2009(3):190-195.
[48] 黃清平.利用層次分析法評價三明市野生觀賞植物的引種馴化效果[J].中國園林,2009(12):93-96.
[49] 周濤,樸永吉,林元雪.中國野生花卉資源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世界林業研究,2004(4):45-48.
[50] 鄧安平,羅言云,陳放,等.野生觀賞植物在城鎮密集區的應用[J].北方園藝,2011,21(21):91-93.
[51] 簡曙光,謝振華,敖惠修,等.廣州市屋頂自然生長的植物[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4(6):35-37.
[52] 李凌云,包志毅,賴齊賢,等.杭州市屋頂綠化現狀調查研究[J].北方園藝,2011(9):116-120.
[53] 周道瑛.園林種植設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41-44.
[54] 邢震,張啟翔,劉灝,等.西藏色季拉山野生觀賞植物優先開發序研究[J].林業科學研究,2011(6):684-693.
[55] 莊小鋒,楊秀珍,張玉鈞,等.北京山區藍色草本植物資源調查與分析[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0(S1):177-182.
[56] 鄭曉軍,胡穎,郭二輝,等.河南野生草本紫花觀賞植物資源與園林應用研究[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9(1):70-73.
[57] 田朝陽,胡穎,郭二輝,等.河南野生木本紫花觀賞植物資源調查分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134-142.
[58] 楊兵強.彩色葉樹種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59] 張芬,周厚高.花境色彩設計及植物種類的選擇[J].廣東農業科學,2012(23):32-36.
[60] 沈琛,尹豪.杰基爾花境設計中的空間與構件[J].廣東農業科學,2012(22):61-64.
[61] 包志毅,馬婕婷.試論低碳植物景觀設計和營造[J].中國園林,2011(1):7-10.
[62] 劉濱誼,張亭.基于視覺感受的景觀空間序列組織[J].中國園林,2010(11):31-35.
[63] 秦蘭娟,李鑫,楊威.1-2年生草本花卉在庭院綠化中的應用[J].林業實用技術,2013(8):52-54.
Research Progress of Wild Ornamental Plant Resources and Landscape Application
XIAO Nan1, CHEN Jian-wei2, FAN Hong-chi3, WANG Hong-jun1*et al
(1.Beihua University, Jilin, Jilin 132013; 2.Jilin City Fengman Area Forestry Bureau, Jilin, Jilin 130013; 3.Jilin City Greening Administration, Jilin, Jilin 130013)
Wild ornamental plants a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plant germ plasm resourc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science, the application of wild ornamental plants in the garden has been increasingly valued, related research literatures are also gradually increase.The status, survey method and the way to further evaluation of wild ornamental plants were summarized.The key provinces, key areas and key families and genus were investigated, AHP method and psychophysical method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ornamental values.According to research status of wild ornamental plants and landscape application, the prospect was analyzed, and problems in wild ornamental plant resource study were proposed.
Wild; Ornamental plants; Landscape application; Evaluation; Way
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130206058NY)。
肖楠(1987- ),女,吉林吉林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園林植物應用。*通訊作者,副教授,博士,從事園林植物應用研究。
2015-01-23
S 688
A
0517-6611(2015)08-19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