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薇, 馮 斌, 吳 玫, 李 玉
(1.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 四川 成都 610017 2.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毛細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于嬰幼兒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以小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難、氣促、組織缺氧為臨床特征,病情進展快,易發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腦病等,危及患兒生命[1]。多年來,毛細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以控制氣道炎癥、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氣緩解喘憋為主。研究報道[2],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能快速改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臨床評分,縮短住院時間。布地奈德混懸液是美國FDA唯一批準用于霧化吸入的糖皮質激素,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在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臨床價值得到了公認,但具體用量目前還不統一,存在一定的分歧[3]。本研究采用不同劑量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輔助治療毛細支氣管炎,取得了一定的治療經驗,現報道如下。
1.1 病例選擇:入組標準:①符合毛細支氣管炎診斷標準[4];②年齡≤2歲,首次發病;③有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征象;④無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腦病等并發癥;⑤患兒監護人同意進入本研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入院前已應用糖皮質激素者;②合并細菌感染、肺炎支原體感染、結核感染等;重度營養不良、免疫功能缺陷;③先天性呼吸道發育畸形、先天性心臟病等;④氣管異物、氣道外受壓。
1.2 臨床資料: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集在本院診治符合上述標準的的患兒90例,隨機分為A組、B組和C組各30例。A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月~2 歲,平均(8.83±3.67)個月;病程 1~3d,病程(2.01±0.43)d;病情程度:輕度2例、中度25例和重度3例。B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54d~2歲,平均(8.76±3.69)個月;病程 1~3d,病程(2.07±0.46)d;病情程度:輕度3例、中度24例和重度3例。C組:男15例、女 15 例,年齡 55d~2 歲,平均(8.88±3.71)個月;病程1~3d,病程(2.10±0.48)d;病情程度:輕度 4 例、中度23例和重度3例。三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程及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方法:三組患兒均給予相同的吸氧、止咳、平喘、祛痰、抗病毒及β2-受體激動劑(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等治療。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懸液(生產企業:AstraZeneca Pty Ltd,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090902,2mL:1mg)的劑量不同:A組每次1.0mg,每日3次;B組每次0.5mg,每日 3次;C 組每次 1.0mg,每日 3次,患兒病情緩解后調整劑量,改為每次0.5mg,每日2次;療程均為7d。吸入方法:將治療劑量的布地奈德混懸液用0.9%的氯化鈉注射液配成終體積為3mL的混合液,用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氧氣流量調整為6~8L/min,吸入時間10~15min為宜。治療期間,觀察記錄兩組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的變化,如咳嗽、氣促、發熱、肺部哮鳴音等。
1.4 療效評價[5]:治愈:治療7d后,患兒臨床癥狀(如發熱、喘憋、氣促、咳嗽)、體征(如肺部喘鳴音、濕啰音)等均消失;好轉:治療7d后,患兒臨床癥狀、體征等均顯著改善;無效:治療7d后,患兒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好轉,甚至加重。總有效率=(治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多樣本均數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比較:A組及C組患兒發熱、喘憋、氣促、咳嗽、哮鳴音及濕啰音消失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A組及C組患兒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均快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三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治療7 d后,A組患兒臨床治愈 18例、好轉 10例、無效 2例,總有效率 93.33%;B組患兒臨床治愈12例、好轉11例和無效7例,總有效率76.67%;C組患兒臨床治愈17例、好轉10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00%;A組及C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相似,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均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三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A組患兒1例出現嗜睡、1例出現聲音嘶啞,B組和C組患兒均未發生嗜睡及聲音沙啞,三組患兒均未出現念珠球菌感染、胃腸炎、皮疹等不良反應,治療前后肝腎功能未見明顯異常。
毛細支氣管炎是指肺部的細小支氣管發生的炎性病變,當機體感染病毒或細菌后,使氣管黏膜炎性充血、水腫、滲出等,肺泡廣泛受累,同時黏膜纖毛受損,黏膜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分泌物排出困難,小氣道阻塞,導致肺氣腫和肺不張,影響肺通氣和換氣,從而出現反復咳嗽、喘憋、呼吸困難等[6]。嬰幼兒氣管及支氣管彈力纖維及肌肉發育不完善,管壁易變形,黏膜柔嫩纖細,進一步加重氣道阻塞[7]。如果毛細支氣管炎的氣道炎癥不能及時控制、呼吸道梗阻不能有效解除,患兒喘憋癥狀難以緩解,甚至引起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礙等。
糖皮質激素能有效抑制氣道中免疫細胞的活動、減少炎性物質的分泌及免疫抑制等作用,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有良好的臨床療效,但是全身應用不良反應多,臨床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布地奈德是一種新合成的非鹵化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混懸液為目前唯一的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混懸液,具有較高的糖皮質醇受體結合力,其抗炎效果是丙酸倍氯松的2倍,地塞米松的900倍,并且其代謝產物沒有明顯糖皮質激素活性,所以安全性高。文獻報道,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毛細支氣管炎臨床療效滿意,主要原因是其能減少炎性介質和細胞因子的釋放,降低氣道高反應性,抑制變態反應,促進β2受體興奮劑支氣管舒張的作用。霧化吸入療法是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首選給藥方法,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藥物能迅速到達全肺,局部藥物濃度高,藥物與氣道粘膜上皮細胞直接接觸而發揮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并且避免了全身給藥產生的潛在不良反應。
兒科專家共識中推薦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急性期毛細支氣管炎的劑量為1mg/次,但在臨床治療中,有醫生發現仍可能出現不良反應,將劑量調整為0.5mg/次。本研究分別采用1.0mg/次,每日3次(A組)、0.5mg/次,每日 3 次(B 組)和 1.0mg/次,每日 3 次,病情緩解后調整為0.5mg/次,每日2次(C組),結果顯示A組及C組患兒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相似,但是均快于B組;A組及C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相似,但是均高于B組;A組患兒1例出現嗜睡、1例出現聲音嘶啞,B組和C組患兒均未發生不良反應。結果表明,毛細支氣管炎急性期治療給予大劑量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病情緩解后降低給藥劑量,能獲得大劑量同樣的效果,并且降低不良反應發生,提高用藥的安全性。
[1] 趙娟,孫井奎.重組人干擾素α-1b霧化吸入佐治毛細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14,20(8):28~30.
[2] 申昆玲,李云珠,李昌崇,等.糖皮質激素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J].臨床兒科雜志,2011,29(1):86~91.
[3] 陳洋.小劑量肝素聯合腎上腺素霧化吸入佐治小兒重癥毛細支氣管炎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4):619.
[4]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99~1201.
[5] 周曉玲,蔡晶娟,何露,等.不同劑量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J].右江醫學,2012,40(6):829~830.
[6] 張軍.鹽酸氨溴索聯合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療效分析[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08,5(5):108~109.
[7] 徐周社.45例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臨床觀察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6):7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