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俞穴麻醉在肛腸手術中的應用
劉志江郭麗云1
(河北省邢臺市中醫院肛腸科,河北邢臺054001)
【關鍵詞】穴,腰俞;針刺麻醉;中醫肛腸手術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5.02.032
【中圖分類號】R246.22;R57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619(2015)02-0240-02
作者簡介:劉志江(1975—),男,副主任醫師,學士。從事肛腸外科臨床工作。
收稿日期:(2014-03-12)
1河北省內丘縣人民醫院麻醉科,河北內丘054200
腰俞穴麻醉是以中醫穴位而命名的。腰俞穴為奇經八脈中督脈的腧穴,位于脊椎第21椎下宛中,即第4骶椎棘突與兩骶骨角間所形成的骨性裂,因肛管、會陰位于督脈循行路線上,故在此穴內注射麻醉藥物可取得肛管會陰部良好的麻醉效果[1]。2010-12—2013-06,我們對300例肛腸病手術患者行腰俞穴麻醉,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300例均為我院肛腸科住院患者,男181例,女119例;年齡15~80歲,平均(50.8±10.0)歲;混合痔173例,肛裂43例,肛瘺41例,肛周膿腫35例,直腸息肉5例,直腸脫垂3例;手術時間30~60 min。
1.2診斷及排除標準依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及排除療效標準》[2]確診,并排除
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和椎管內麻醉禁忌證者。
1.3治療方法術前清潔灌腸。術前30 min苯巴比妥鈉注射液0.1 g肌肉注射。患者取俯臥位于手術臺,小腹部墊高枕;暴露骶尾部,以右手中指端按至患者尾骨尖處,自此以拇指尖沿骶中線上移5~8 cm,可觸及凹陷,即腰俞穴[3],肥胖者可以臀溝皮紋消失處定位此穴。定位后碘酒、酒精常規消毒,鋪無菌洞巾,用5號牙科針頭于穿刺點垂直深刺,有落空感后,回抽無透明液體,無血,推少量(2 mL左右)0.9%氯化鈉注射液,推注無阻力,局部痠脹感即為穿刺成功。用2%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加0.9%氯化鈉注射液5 mL,配制成1%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 mL,先緩慢注入5 mL,觀察5 min,無不良反應,緩慢注入剩余5 mL,再將甲磺酸羅哌卡因注射液(安徽威爾曼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674)緩慢注入腰俞穴,用藥量為體質量(kg)/10,最大劑量不超過10 mL[4]。
1.4觀察指標包括麻醉顯效時間及持續時間、術后尿潴留發生率及尿潴留行導尿處理百分率。
1.5療效標準Ⅰ級:麻醉完善,無痛,肌肉松弛良好,安靜,為手術提供良好條件,心肺功能和血流動力學保持相對穩定;Ⅱ級:麻醉欠完善,有輕度疼痛表現,肌肉松弛欠佳,有內臟牽引痛,需用鎮靜劑,血流動力學有波動(非病情所致);Ⅲ級:麻醉不完善,疼痛明顯或肌肉松弛較差,呻吟躁動,輔助用藥后情況有改善,但不夠理想,勉強完成手術;Ⅳ級: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術[5]。以Ⅰ、Ⅱ級計為顯效,Ⅲ級為有效,Ⅳ為無效。
2結果
本組300例,顯效272例,有效20例(配合局麻完成手術),無效8例(改腰麻2例,局麻6例),總有效率97.3%。麻醉顯效時間(15±5)min,持續時間(150+30)min;術后尿潴留24例(8.0%),行導尿處理8例(2.7%);血壓升高8例,需控制性降壓;頭暈、心悸、氣短9例,吸氧后癥狀消失。
3討論
3.1優點①腰俞穴麻醉為腰俞穴一次性穿刺,不必像局麻反復進針,且該部位與肛周相比,疼痛敏感度低,可最大限度減輕患者穿刺痛苦。②麻醉效果完全,肛門松弛,術野清晰,操作順利,保證了手術治療效果。③藥效持續時間長,患者不但可在無痛狀態下完成手術,且術后疼痛亦不明顯。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
3.2關鍵問題
3.2.1體位俯臥位具有如下優勢:①俯臥位時骶尾部的皮膚、皮下組織及骶尾韌帶都處于松弛狀態,使骶管裂孔的骨性標志更明顯。松弛狀態下的皮膚及皮下組織上下移動范圍較大,如果一點穿刺失敗,針體不必退出,隨皮膚上下移動,可尋找新的最佳穿刺點。②穿刺時,單手操作,以患者軀體為支撐點,手的力量作用于針體,進針平穩,可隨機控制進針深度,減少操作失誤,降低麻醉并發癥。③軀體左右兩側處于同一高度,有利于麻醉藥物均勻擴散[6]。
3.2.2穿刺點骶裂溝穿刺點定位采用五骨突定位法,即骶中棘末端膨隆處、左右骶角、兩尾角為骨性標志[3]。若骶裂溝較長,穿刺點從上至下分三處,上部為骶中棘末端膨隆處下、中部為骶角間及前后、下部為尾角間。這三區穿刺注射藥物,上部易失敗,中部易成功,下部只獲得部分區域麻醉不能滿足臨床。故應嚴格選擇穿刺點,將麻醉失敗都歸咎于骶裂孔變異是錯誤的。
3.2.3麻醉用藥選擇利多卡因和甲磺酸羅哌卡因。利多卡因是一種酰胺類中效麻醉劑,具有起效快、使用方便特點,麻醉效果維持時間90~120 min,用量為1%濃度、10 mL,只是常用量的1/2,不良反應明顯減小。甲磺酸羅哌卡因是一種長效酰胺類局麻藥,其心臟毒性作用較布比卡因低,除了不小心注射進血管或過量等意外事件,其副反應幾乎是少見,有長效、安全的優點。2種藥聯合應用起效,不但可以起到麻醉起效快、麻醉時間長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低,術后不良反應少,在保證患者安全方面有明顯優勢。
3.2.4注意事項①注射藥物前先回抽,回抽無血及腦脊液后方可注藥。②先注入3~5 mL試驗量,觀察5 min,無頭暈、耳鳴、心悸、足拇趾麻痹等異常反應,才可緩慢注射藥物。③嚴格選擇穿刺點,穿刺針宜細短,穿刺要遵循“寧低勿高”、“寧直勿斜”、“寧淺勿深”的原則。④注射藥物做到“寧少勿多”、“邊推邊抽”的原則。
綜上所述,腰俞穴麻醉具有操作簡便、安全可靠、高效、毒副作用小及患者痛苦小的優點,是一種理想的肛門直腸手術麻醉方法。腰俞穴麻醉成功率及不良反應與骶裂孔解剖變異因素及操作技術有一定關系,應熟練掌握操作技巧,避開解剖變異的不利因素,提高成功率,保證效果,避免發生并發癥。
參考文獻
[1]谷云飛.腰俞穴麻醉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釘合術中的應用[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7,27(1):39-40.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32-133.
[3]黃乃健.中國肛腸病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89-390.
[4]任毅,趙宏波.肛腸病手術腰俞穴麻醉藥物用量計算方法的探討:附120例臨床報告[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8,28(6):47-48.
[5]陳昆洲.臨床麻醉管理規范與技術常規[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39.
[6]李召兵.兩種體位骶管麻醉效果觀察[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7,27(3):58.
(本文編輯:曹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