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王玲玲 張 璇 王鴻章 劉 娜 武亞濤 陶友娟 丁麗君 張 磊 李建梅
(河北省邯鄲市中醫院老年病一科,河北 邯鄲 056001)
瘀血是人體重要的病理產物,是目前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臨床上腦出血、腦梗死、冠心病等疾病均與瘀血密切相關。瘀血形成后,不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養作用,而且反過來又影響全身或局部血液運行,產生疼痛、出血,或經脈阻塞不通,或內臟發生瘀積,產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血瘀的病證特點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血瘀的原因不同而異。現代醫學認為,護理是治療的延續,是實現整體康復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2009-02—2013-10,我們對117例血瘀體質患者應用血府逐瘀湯加減,并加用活血舒筋藥浴方熏蒸及護理干預,并與單純應用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99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216例均為我院老年病科門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護理組117例,男60例,女57例;年齡39~68歲,平均(51.51±5.41)歲;病程2~5 年,平均(3.21 ±1.07)年。對照組99例,男50例,女49例;年齡60~68歲,平均(50.42±4.12)歲;病程 1 ~5年,平均(3.31 ±1.21)年。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及排除標準 參照《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符合血瘀體質的診斷標準[1],無兼夾體質。排除標準:患者不能配合治療,有嚴重并發癥。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應用血府逐瘀湯加減口服。藥物組成:當歸9 g,生地黃9 g,桃仁12 g,紅花9 g,枳殼 6 g,赤芍藥 6 g,柴胡 3 g,甘草 6 g,桔梗4.5 g,川芎4.5 g,牛膝 9 g。日 1 劑,水煎 2 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
1.3.2 護理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活血舒筋藥浴方熏蒸治療及護理干預。
1.3.2.1 活血舒筋藥浴方熏蒸 活血舒筋藥浴方藥物組成:當歸20 g,赤芍藥10 g,松節15 g,防風 10 g,姜黃 10 g,伸筋草15 g,海桐皮15 g,積雪草 15 g,路路通 15 g,羌活 15 g,牛膝 15 g,木瓜10 g,制乳香10 g,制沒藥10 g。將諸藥水煎取汁500 mL,放入熏蒸床的水槽內,兌清水500 mL,進行熏蒸治療,具體操作按熏蒸床的使用要求。每日1次,每次10~30 min,每劑藥可用2~3次。
1.3.2.2 護理
1.3.2.2.1 熏蒸護理 熏蒸室應保持空氣新鮮、干燥,熏蒸時忌直接通風。囑患者洗澡,修剪指甲,帶干凈的內衣內褲備用。內衣要求寬松、舒服、柔軟、吸水性強、透氣性好。熏蒸前應多喝開水,忌空腹熏蒸,熏蒸后要囑咐患者慢慢起床,及時擦汗,更換干凈的內衣內褲,預防感冒。食低鹽、低脂、高蛋白、粗纖維、易消化的食品,忌辛辣刺激之物。多巡視患者,密切觀察病情,并不斷詢問有無不適。囑勤翻身,避免燙傷。由于大多數患者第一次做熏蒸時,心里有恐懼感,要幫助患者解除恐懼[2]。
1.3.2.2.2 飲食護理 適合血瘀體質患者食用的食物,果品類有山楂、金橘;蔬菜方面,性溫活血的有韭菜、洋蔥、大蒜、桂皮、生姜等,適合血瘀體質者冬季吃或陽虛兼夾血瘀體質者食用;性涼活血的有生藕、黑木耳、竹筍、紫皮茄子、油菜、魔芋等,適合血瘀體質或血瘀兼夾濕熱、陰虛內熱體質者食用。菇類養肝護肝,還能防癌抗癌,因此也很適合血瘀體質者食用。水產類有螃蟹、海參。血瘀體質者一定要少喝酒,可以少量地飲用紅葡萄酒、糯米甜酒,既能活血化瘀,又不會對肝臟產生嚴重影響。醋主要用于軟化血管,因此中老年血瘀體質有心腦血管疾病傾向者很適合。此外,玫瑰花、茉莉花泡茶喝,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之功。
1.4 療效標準 治愈:經中醫體質辨識系統檢查示平和質;有效:經中醫體質辨識系統檢查示血瘀傾向;無效:經中醫體質辨識系統檢查示血瘀質[1]。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護理組117例,治愈96例,有效16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 95.7%;對照組99例,治愈30例,有效35例,無效34例,總有效率65.7%。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組療效優于對照組。
血瘀體質是體內瘀血內阻或存在血液運行不暢的潛在傾向,導致臟腑組織血液循環障礙,表現以血瘀為主要特征的體質類型。中醫學認為,血瘀體質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主要與后天的跌仆損傷、久病入絡、年老致瘀等因素有關。《靈樞·賊風》指出“若有所墮墜,惡血在內而不去”,《素問·痹論》指出“病久入深,營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靈樞·天年》指出“六十歲……血氣懈惰”。脾胃為后天之本,長期的飲食習慣和相對固定的飲食結構可以通過脾胃運化影響臟腑氣血功能,形成穩定的功能趨向和體質特征[3]。對于血瘀體質患者的防治不能單純依賴藥物治療,或僅是在有關防治血瘀體質知識的健康宣教層面上。對于早期血瘀體質患者,建議在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中藥熏蒸,并采用多種護理干預方法。中藥熏蒸療法通過溫熱刺激使全身毛細血管擴張,周圍血液分布增多,循環阻力減少,全身血壓也隨之下降,并可促進中藥從皮膚的吸收,從而減輕血瘀體質的癥狀。
活血舒筋藥浴方中當歸活血祛瘀;赤芍藥清熱涼血,活血祛瘀;松節祛風,燥濕,止痛;防風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止癢;姜黃行氣破瘀,通經止痛;伸筋草祛風散寒,除濕消腫,舒筋活絡;海桐皮祛風濕,通絡止痛,殺蟲止癢;積雪草清熱利濕,活血消腫;路路通祛風濕,活絡,通經;羌活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痛;牛膝活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水通淋,引火下行;木瓜祛風濕,舒筋;乳香、沒藥活血止痛,消腫生肌。諸藥合用,共奏活血祛瘀、舒筋活絡之功[4]。
中醫學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體內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且皮膚官竅多為邪氣入侵的必由之路,熏蒸治療主要作用于人體皮膚。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侵襲、保護自身的作用外,還有內分泌、吸收滲透、排泄、感覺等功能。熏蒸就是利用皮膚的這些生理特性,使藥物通過皮膚表層吸收,角質層滲透和真皮轉運進入血液循環而發揮療效。按照中醫理論,熏蒸法采用了由下而上的循環途徑,通過滲透穴位、疏通經絡、益氣養血,以調節機體陰陽平衡。而且熏蒸的溫度又能增強吸收的效果,熏蒸的溫度刺激皮膚,使皮膚溫度升高,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使周圍組織營養得以改善,毛孔開張,全身汗出,使體內邪毒隨汗排出體外,既扶元固本又能驅邪外達。中藥熏蒸能消除疲勞,給人以舒暢之感,同時熱力與藥力相結合,刺激皮膚的神經末梢感受器,通過神經系統形成新的代謝、反射,最終達到調節免疫的作用[2]。
本研究結果顯示,結合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因為護理干預能解決患者的負性情緒及心理問題,還能使患者疼痛癥狀得到更有效的緩解,通過對血瘀體質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心理和行為的有效干預,使患者的焦慮情緒得到明顯改善。通過對熏蒸過程中的護理干預,減少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焦慮狀態,而且護理干預的實施在門診及隨訪中皆可便利實施,尤其是飲食習慣的干預,為實現患者的行為習慣改變、提高治療的依從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護理干預綜合治療,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治療效果。
[1]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3.
[2] 劉彩風.中藥熏蒸的臨床護理要點[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17):137 -138.
[3] 夏麗娜,許必芳,田奕,等.飲食與瘀血體質形成相關性探討[J].江蘇中醫藥,2013,45(1):70.
[4] 張廷模.臨床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258,267,396,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