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寧,李曉峰,張 卓
(1.長春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吉林長春130032;2.吉林大學公共計算機教學與研究中心,吉林長春130022;3.長春市實驗中學,吉林長春130025)
計算機應用課程實訓向來是學生覺得困難并且學習熱情不高的教學環節。組織學生參加技能競賽,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促進計算機應用實習實訓教學的改進與發展。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應用課程實習實訓教學環節改革的深入,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技能競賽已成為職業技能訓練的有效平臺和優良載體。本文主要探討以技能競賽為導向的計算機應用課程實訓的實施方案,以期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計算機應用課程實訓是集中幾周時間,學生對已學過的一門或幾門相關課程進行系統集中訓練,學生為主,教師為輔,一名學生獨立完成或者幾名學生分工完成一個完整的實際例子的教學環節。但是,計算機應用課程實訓也存在一些問題:(1)不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當遇到實際問題時,學生不能應用所學技能熟練地解決。(2)不能很好地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是局限于“教師擬題,學生做”這種被動的學習模式。
目前,職業技能競賽已經作為一項制度逐步被確定下來,并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對職業教育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通過組織參賽,各個學校能夠有效地整合資源,促進教學改革與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眾多高職院校欠缺參加省級以上的職業技能大賽的經驗,在比賽過程中沒有一個穩定的機制作為保障,只是為了比賽而比賽;技能大賽結束后也沒有及時將比賽過程中的資源進行轉化,沒能服務于教學??梢姡⒓寄艽筚惐U蠙C制對于許多高職院校是十分必要的。
以技能競賽為導向的計算機應用實訓的實施需要整合教學資源、調整教學模式、設計完整的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使得職業技能大賽在教學改革中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2.1.1 軟件資源的整合
軟件資源的整合主要是指:編寫計算機應用實訓教材,建設優秀教師團隊,開發適合計算機應用實訓平臺。組織相關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編寫計算機應用實訓教材。組織教師參加技能競賽培訓,選派骨干教師學習其他院校技能競賽的培訓經驗、方法,建設優秀教師團隊,使教師通過進修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充分利用實驗室的網絡資源,建設網絡教學實驗平臺,為教師提供課件、參考資料、習題庫、試題庫等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在線幫助等服務。在計算機應用實訓中采用一致的教學安排。規范計算機應用實驗、實訓的環節與評價體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組織優秀教師錄制實驗視頻,制作計算機應用課程實驗網站,有效推動教學改革的進行。
2.1.2 硬件資源的整合
建立專門的技能創新實訓室,為參加技能大賽的學生提供訓練場地。實訓室對學生開放,使他們能夠通過完成科技活動實驗提高學習興趣。進一步開發適合課程體系改革需要的教材,使計算機應用實訓教材與實驗器材相互配套,從而促進計算機應用實習實訓課程教學的發展。
將單一的實訓式或者競賽式教學模式調整為以技能競賽為導向的“競賽+課程設計”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參加全國性電子大賽、大學生創業大賽、大學生創新大賽、全國數學建模大賽、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中國教育學會微電影比賽等為指導,以實際生活應用為主線,將枯燥、抽象的計算機知識融入到生動、有趣的課程設計當中。在每門課程開始時,教師介紹與課程相關的技能競賽成果及所對應的知識點,然后由學生自愿、自主選擇其中一種作為課程設計目標,3~5人組成課程討論小組,獨立完成自己的課程設計。在課程結束時,學生能夠完成一個實際作品或者能夠參加省級以上的比賽、認證考試,并且將此應用到相關技術領域里。
以技能競賽為導向的計算機應用課程實訓不單單是對一門課程知識點的應用,會涉及多門計算機相關課程的綜合運用。知識點的銜接、實驗內容的設計、教學的完整性布局都需要進行規劃。計算機應用實訓可劃分為基礎實驗、設計型實驗和開發與課題型實驗三個層次。其中,基礎實驗要求學生驗證、理解、鞏固并掌握課內所學習的基本教學內容,占計算機應用實訓內容的40%;設計型實驗以“任務驅動”的形式提出實驗要求和具體實驗結果,要求學生通過有關課程或自學方式來完成實驗項目,占計算機應用實訓內容的50%;開發與課題型實驗則設立了課題題目,由學生自行選題設計,占計算機應用實訓內容的10%。
參加技能競賽是計算機應用課程實訓的目標,但并不是最終的評價標準。教學質量評價機制的完善是以技能競賽為導向的計算機應用課程實訓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因此,應理順技能管理體系,成立技能管理機構,設立負責管理職業技能大賽的專門機構,使參加技能大賽成為學校的常態化工作。在計算機應用的實習實訓中,組織教師有序地開展技能競賽,相關宣傳后勤設備等部門應給予緊密配合,以保證技能大賽的順利進行。
制定技能大賽激勵機制。從學生參與熱情、參加競賽的硬件條件、教師指導質量三個方面來實現計算機應用課程實習、實訓創新改革。
通過參加技能大賽,調動參賽學生的積極性。設立技能大賽單項獎學金,對取得優秀成績的學生采用直接獎勵的辦法,在獎學金評定、先進評選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同時,對參賽而未獲獎的學生在獎學金評定、先進評選等方面給予適當考慮。
參加競賽的硬件條件是保證參加技能大賽常態化的重要環節。需要資金投入,購買相配套的硬件平臺。由于技能大賽所使用的硬件平臺、參加環境大體上和實際設備相匹配,競賽題目中很多是實際工業生產遇到的問題,所以需要硬件設備,保證學生的賽前訓練。由相關院系建立專門的技能競賽實驗室,在比賽前鼓勵參加技能大賽的學生訓練,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也可進行計算機應用的實習實訓。
教師的指導質量是保證技能競賽成功的重要因素。提高教師指導的積極性與業務素質是主要的兩個方法。確認指導學生參加競賽的工作量,對指導學生參賽和獲獎給予相應的獎勵,這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指導熱情,促進技能大賽水平的不斷提高。學校應在賽前對指導教師進行統一的培訓,為指導教師提供培訓進修的機會,促進指導教師業務素質的提升。
高校應以參加技能大賽為契機,突破原有的教學模式,將實際問題作為研究學習的目標,以實際操作為學習方法,促進實習實訓的變革與發展。對于教師來說,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可以經常保持對學科前沿的關注,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學生來說,參加技能大賽,可以迅速地將所學技能應用于實際,有助于自身素質的提高。技能大賽可以促進計算機應用課程實訓教學改革。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不能照搬原有的“重理論知識傳授、輕實踐技能訓練”的本科教育模式??刹捎靡约寄艽筚悶檩d體、以項目任務為驅動、“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把計算機應用課程實習實訓項目轉化為實際工業現場項目。使實習實訓課程與實際應用接軌,培養學生成為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1]吳巖.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定位的幾個問題[J].教育研究,2005(5):31-34.
[2]聶章龍.關于職業技能大賽對教學改革推動作用的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2(8):155-156.
[3]吳連香.基于技能大賽的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4]徐媛媛.基于職業技能競賽的高職人才培養方案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8):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