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麻黃的功效及在方劑中的配伍探析

2015-03-20 06:48:10王玉龍張煥王婭妮劉秋燕呂光耀
環球中醫藥 2015年8期

王玉龍 張煥 王婭妮 劉秋燕 呂光耀

麻黃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其性溫,味辛微苦,主歸肺、膀胱經,可發汗解表,宣肺平喘,消腫利尿,還可祛風止癢,溫經散邪。李時珍[1]言:“麻黃苦溫無毒。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通腠理,解肌,瀉邪惡氣,消赤黑斑毒……散目赤腫痛,水腫風腫,產后血滯。”麻黃中空而浮,長于升散,其氣微香,善達肌表,開腠理,透毛竅。主治傷寒表證、咳嗽氣喘、風水水腫、小便不利、風濕痹痛、陰疽痰核、肌膚不仁以及風疹瘙癢等。現代研究表明麻黃含有生物堿類、黃酮類、揮發油、多糖、酚酸類等多種成分,其藥理作用主要有調節血壓、利尿、平喘、發汗、興奮中樞、抗凝血、抗病毒和抗癌、免疫抑制、抗氧化等,對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平滑肌等具有廣泛的作用[2-3]?,F將麻黃的功效及其在方劑中的配伍、治療意義闡述如下。

1 發汗解表治療傷寒表證

麻黃性溫氣薄,輕揚發散而猛烈,氣輕浮,善行肌表衛分,開腠理,啟毛竅,散寒邪,入太陽少陰經,可發汗解表,散太陽寒邪。陶弘景譽稱其為“傷寒發表之第一藥”。張璐言麻黃[4]“宜發汗,去皮毛氣分寒邪,以瀉寒實”。汪昂言麻黃[5]“入足太陽,兼走手少陰、陽明而為肺家專藥。能發汗解肌,去營中寒邪、衛中風熱”。

1.1 發散風寒,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

麻黃發汗散寒,解衛氣之閉郁為君,與透營達衛之桂枝相須為用,使發汗之力倍增??娤S海?]言:“麻黃輕揚發散,故專治風寒之邪在表。”如麻黃湯中,麻黃常與桂枝配伍治療外感風寒,表實無汗證。柯琴[7]稱麻黃湯“為開表逐邪發汗之峻劑”“麻黃、桂枝,即湯也之源也”[8]。二藥相須為用,是辛溫發汗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的常用組合,正如《本草綱目》載:“相須者,同類不可離也。”此乃相須配伍典范??马嵅?]贊其:“為衛分驅風散寒第一品藥。然必籍桂枝入心通血脈,出營中汗,而衛分之邪乃得盡去而不留?!爆F代研究發現,麻黃與桂枝配伍時,吸收過程加速,起效時間縮短,可迅速有效地增強發汗作用[9]。趙云生等[10]研究發現麻黃多糖是麻黃具有發汗作用的重要有效成分。侯小雙等[11]通過實驗證實麻桂相須配伍發汗作用增強。

1.2 解表清里,治療風寒外束里有郁熱證

李時珍[1]稱:“麻黃湯雖治太陽發汗重劑,實為發散肺經火郁之藥也?!甭辄S辛散開通,其發汗解表力峻,但單用表雖解而里熱不除,故風寒外束,里熱內郁證,多與石膏、知母、黃芩等清熱除煩之品合用,以獲解表清里之效,體現“火郁發之”之意。麻黃為肺經專藥,開皮毛、宣肺氣。麻杏甘石湯中,麻黃與辛甘大寒之石膏配伍,石膏借麻黃入肺以清肺熱。大量石膏清熱宣肺,麻黃解表祛邪,使邪從外來,又從外出;大青龍湯中,石膏清熱除煩,借麻黃發散之力發越被寒邪郁閉之陽氣;麻黃升麻湯中,重用麻黃宣肺郁熱,升麻利咽,助麻黃宣發郁火,二藥伍用,共達升陽散火之功?!缎髡摲健分里L通圣散、《外臺秘要》之石膏湯及現代的感冒退熱方等,都是這一應用形式的發展。劉靜等[12]分析“核心藥組”麻黃、石膏在方劑配伍中主要起到發散郁熱、宣肺平喘、發越水氣、發汗除煩等作用。

1.3 助陽解表,治療陽虛外感證

王好古[8]言麻黃:“解少陰寒,散表寒,發浮熱?!彼伢w陽虛氣弱,復感風寒之證,麻黃常與溫里之附子、肉桂等同用。如麻黃附子細辛湯中,麻黃發太陽之表,附子溫少陰之經,麻黃發汗解表,開腠散邪為君,附子溫腎助陽,麻附配伍于扶陽中促解表,于解表中不傷陽氣,可收溫中解表之功,取表里兼治之法也。麻黃附子甘草湯、再造散、麻桂飲等均可體現此配伍功效。李榮榮等[13]探討麻黃附子細辛湯對腎陽虛外感模型小鼠的干預作用,發現其可能是通過腫瘤壞死因子α負調控機制降低染毒后動物肺組織的病理損傷和炎性反應,達到防治腎陽虛外感病證的作用。

1.4 治療其他外感證

若氣血兩虛之重感寒邪者,麻黃可與人參、當歸等同用。外感風寒、肺氣壅遏、金實不鳴,單用麻黃或每與荊芥、薄荷、桔梗等利咽喉之藥同用。麻黃雖為辛溫發汗重劑,但于辛涼清熱劑中酌加,還可增強全方宣肺達邪之效,如《秦伯未醫文集》之辛平宣肺湯,麻黃與牛蒡子、杏仁等同用,組成辛平之劑,治感冒初起而風寒、風熱之象皆不明顯者。

2 宣肺平喘,治療各種咳喘證

喘咳一證,與肺失宣肅相關?!侗静菥V目》載:“麻黃乃肺經專藥,故治肺病多用之?!保?]《神農本草經》云:“止咳逆上氣?!保?4]麻黃善于宣通肺氣,長于降逆平喘,故宣肺之品當首推麻黃。麻黃一般多用炙品,取其宣肺平喘之功效,為治療哮喘之要藥,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哮喘病。歷代醫家多嘗試用麻黃治咳喘,不論久新,每能取得良好的效果?,F代藥理研究證實麻黃含有多種生物堿,對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有較持久的解痙作用,尤其對支氣管平滑肌處于痙攣狀態時作用更顯著[15]。

2.1 宣肺散寒,治療風寒喘咳證

麻黃性味辛溫,可宣通肺氣之膹郁。黃宮繡[16]言麻黃:“是以風寒郁肺而見咳逆上氣,痰哮氣喘,則并載其能治。但用此之法,則在佐使之間?!敝委燂L寒外束,肺氣壅遏之咳喘實證常與降氣藥配伍以增強其宣肺之力。三拗湯中,麻黃散寒平喘,與降氣化痰之杏仁同用,一剛一柔,互制其偏,標本兩治,一宣一降,開肺解郁,故前人素有“麻黃以杏仁之臂助”[17]的說法,佐以甘草緩和麻黃燥烈之性,增強麻黃發汗散水及止咳平喘之功。林文碩等[18]研究麻黃與杏仁共煎后的相互作用,發現麻黃與杏仁同煎后有新的成分生成,并非是兩種藥物成分簡單相加,可增強平喘定咳作用。

2.2 清宣郁熱,治療風熱咳喘證

“麻黃……宣揚火令者也”[19]。治療風熱咳喘證時,麻黃常與清熱泄肺之石膏、黃芩、知母等配伍,取其用而除其弊。如麻杏甘石湯中,麻黃伍石膏,能發泄郁熱,清泄肺熱,平喘生津;麻黃配杏仁,平喘止咳,對因熱壅而至肺氣上逆,喘促息急,口渴,苔黃或薄白,脈滑數者,無論有汗或無汗,均有顯著的效果。張清怡等[20]探究發現表里雙解,多以石膏伍麻黃,“寒郁之熱,非石膏不能除”,石膏辛散,能防邪熱進一步內陷,與麻黃配伍治療表寒里熱之喘以奏雙解表里之效?,F代對于肺熱壅遏而無風熱表邪之喘咳,麻黃亦多與地龍、桑白皮等藥配伍,增強其清肺平喘之力。

2.3 化痰平喘,治療痰飲喘咳證

汪昂[5]言麻黃:“治咳逆上氣,痰哮氣喘。”麻黃辛、苦、溫,性升散,長于平喘,但其蠲飲化痰之力甚微,故治喘咳水飲痰濁內盛者,常與干姜、細辛、半夏、橘皮、紫蘇子等祛痰化飲藥物配伍。如射干麻黃湯中,麻黃散寒宣肺平喘,與消痰開結利咽之射干配伍,一散一宣,共奏祛痰散結,下氣止咳之功;小青龍湯中麻黃宣發陽氣,半夏蠲飲化水邪,二藥配伍既溫陽,又化飲,既止咳,又平喘;定喘湯中麻黃辛溫開瀉,與甘潤苦澀之白果配伍共為君藥,一散一斂,既加強平喘之功,又可防麻黃耗散肺氣,佐以苦寒黃芩、辛溫蘇子,可助其清化熱痰,降氣平喘之功。另外麻黃、地龍亦為治療痰濁阻塞氣道之哮喘病的最常用藥對之一[21],地龍咸寒,性沉降,兩藥同用,升降既濟,開合有度,功擅宣肺平喘,如麻黃地龍湯、黃龍湯。現代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方劑多用麻黃配伍。張寧[22]研究發現射干麻黃組方能夠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氣道炎癥反應,改善血液高凝狀態。楊敏茹等[23]研究發現射干麻黃藥對組可以顯著減輕哮喘小鼠氣道炎癥,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糾正輔助性T細胞Ⅰ型/Ⅱ型失衡,從而達到治療哮喘的作用。

2.4 扶正補虛,治療各種虛喘

治療虛喘,在辨證用藥的前提下,酌情配伍適量麻黃于益氣藥中,能起宣肺平喘之功,有治標顧本之用,常用炙麻黃,量宜輕。與補益固澀藥物同用,寓通于補,有助于提高虛喘的治療效果。如治肺氣不足,正虛邪實的麻參湯;治肺腎氣虛,咯痰不利的參蛤麻杏湯、參蛤定喘湯以及益氣定喘湯等,均以麻黃與人參、黨參、蛤蚧、紫河車等同用;主治陽虛痰壅的溫陽平喘湯,以麻黃與附子、淫羊藿等同用;對于肺、腎陰虛而喘者,麻黃可與沙參、玄參、地骨皮同用等。

2.5 其他

麻黃還可與苦澀斂肺之罌粟殼同用治療喘咳證,一宣一斂,對于久咳不止病癥屢建奇效;與大黃配伍,俾達表通里,使臟腑氣機調順,咳喘自能平息,以收肺與大腸表里同治之功。

3 利水消腫以治療水腫諸證

肺為水之上源,主一身之表,若外邪侵襲肺系,易致風濕遏阻,流溢于肌膚,發為風水之證。張志聰[24]言:“植麻黃之地,冬不積雪,能從至陰而達陽氣于上。……氣上行于頭,周遍于通體之毛竅。”麻黃辛溫,歸肺與膀胱經,發汗利水,為宣肺利尿之要藥,可通調水道滲泄水濕,使尿量增加,水腫向愈。李光躍等[25]認為麻黃治療水腫的機制在于宣上通下,即開宣肺衛,發越陽氣,通調水道,上竅開則下竅通,外竅開則里竅通,且隨其劑量及配伍的變化可用于治療各種水腫。

3.1 疏風行水,治療風水水腫

麻黃可宣化上焦水氣,張仲景[26]言:“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治療邪在肌表、衛陽被困、水氣凌肺、宣降失司所致水腫用之最宜。張錫純言:“受風水腫之癥,《金匱》治以越婢湯,以麻黃為主,取其能祛風兼能利小便也?!幒蠊艿煤?,其小便即頓能利下,而腫亦遂消?!保?5]麻黃可祛太陽在腑之風,佐以辛甘大寒石膏之類清在腑之熱,大量麻黃使汗出而小便自利,水腫自消,輔生姜可增其宣肺、行水之效,發泄肌表之水濕。如越婢加術湯中麻黃配伍白術,借麻黃發散之力以行散在表之水濕,加強其行水散濕之力?,F代治療急性腎炎初起、水濕內盛、浮腫而小便不利者,可以用麻黃配伍赤小豆、桑皮、冬瓜皮、車前子、椒目、甘草等利水之品,增強功效。

3.2 通陽利水,治療陽虛寒凝之水腫

麻黃發散,宣肺開瀉,疏利水邪,與溫里藥伍用可益氣通陽,使停于肌表的水腫從汗與小便而解。張錫純曰:“用附子以解里寒,用麻黃以解外寒,而復佐以辛溫香竄之細辛,既能助附子以解里寒,更能助麻黃以解外寒,俾其自太陽透入之寒,仍由太陽作汗而解,此麻黃附子細辛湯之妙用也。”[27]此方用麻黃宣散在外的陰邪,附子壯腎陽以化內郁的水氣。載:“少陰與太陽為表里,所謂熟附配麻黃,補中有發也?!薄侗窘浄暝础罚?]麻黃、附子配伍能宣肺溫腎利水,佐細辛以通表里上下之氣化,三藥共達。宣上溫下、肺腎同治之功,使三焦暢而水腫消。故陽虛水腫證見周身浮腫或頭面及上半身腫甚,小便不利,畏寒肢冷,面色晄白,苔白滑,脈沉或弱等用此配伍最宜。丁竹松[28]對腎虛水腫患者采用麻黃附子瀉心湯治療效果較好,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且患者治療后并發癥較少。

4 溫散寒邪治療寒凝經脈諸證

麻黃溫通宣達,不僅外散風寒,對寒凝經脈之里寒證,亦有散寒通滯之能。張介賓[29]:“若寒邪深入少陰、厥陰筋骨之間,非用麻黃、官桂不能逐也?!藢崅幆懠业谝灰帯!甭辄S非特治表也,凡里病可使從表分消者,皆用之。其具有溫散寒邪的作用,與溫經散寒通絡藥物配伍可以發散風寒濕之邪,宣痹止痛,治風濕、痹痛及陰疽、痰核等證。《素問·痹證篇》中云“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于風寒濕之氣也”。

4.1 發汗除濕,治療風寒濕邪在表之痹癥

“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26]。《本草求真》載麻黃:“去皮膚寒濕及風?!保?6]麻黃為發汗重劑,其性峻猛,可與健脾燥濕利水之白術(或蒼術)參合治風寒夾濕,濕滯肌表,遍身酸痛,重著,難于轉側者。麻黃祛風發表,白術除脾濕、固中氣,麻黃湯內有白術,雖發汗而不至多汗,而白術得麻黃可以行表里之濕,即兩味藥足以治病。此配伍寓微發汗、利小便兩法于一體,并行表里之濕,以達風寒濕邪緩去之意,如麻黃加術湯治療“尪痹”[30]。李鈺[31]通過臨床觀察認為麻黃加術湯治療風濕病療效顯著,麻黃發汗宣痹,方中加入白術即可彰顯健脾祛濕功效,又可顧護肌表,達到“微似汗”則風寒濕邪俱去之功效[32]。

4.2 溫散寒凝,治療正虛日久邪阻筋脈之痹

陳修園[33]言:“癥堅積聚為內病,…麻黃之發汗,從陰出陽,則癥堅積聚自散,凡此皆發汗之功也。”麻黃辛溫散寒通滯,與溫藥兼用助其溫散寒凝,少量麻黃與陽藥配伍則溫散而不傷正。陽和湯中,鹿角膠、熟地得黃麻之宣通,則補而不滯,溫陽與補血并用,祛痰與通絡相伍,可使陽虛得補,營血得充,寒凝痰滯得除,用治陰疽、流注、痰核、鶴膝風此類病證。鄧文毅等[34]研究發現加味陽和湯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肝腎虧虛證、經絡閉阻證效果明顯。有研究發現陽和湯可延緩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可能是通過調控細胞低氧誘導因子1α來調節下游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血管增生而起治療作用[35]。

正虛日久,風寒濕邪閉阻經絡,麻黃可與補氣藥、溫里藥及補虛藥共用?!傲浿酗L之通劑”的小續命湯方中,小劑量麻黃與益氣溫陽及調氣血之人參、當歸配伍,并合苦寒之黃芩,共成祛風扶正、溫經通絡之劑。取麻黃開表泄閉,驅邪外出之功。加減小續命湯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安全有效的方劑[36]。若寒邪痹阻,麻黃可與桂枝、附子等溫陽化氣通絡藥物共用以散寒通脈。

4.3 解肌舒筋,治療太陽經輸不利證

麻黃“治傷寒頭項痛,腰脊強”[37],太陽病表實兼經俞不利之證可少佐麻黃以解肌舒筋。葛根湯主:“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逼渲新辄S入太陽膀胱經,發表解肌,與葛根配伍,解肌生津舒筋,配桂枝以發汗,共奏解表發汗、生津舒筋之功,使邪隨汗出而津液不傷。另外該組配伍還可用于治療太陽陽明合病之內傷津液,復外感寒邪之剛痙?,F代臨床治療頸椎、腰椎、肩周炎等痛癥多可用之[38]。

4.4 其他

《世醫得效方》中麻黃散重用麻黃,與羌活、細辛、黃芪共用治歷節疼痛;《蒲輔周醫案》如意通圣散,以麻黃配伍當歸、川芎等,治療行痹游走竄痛;《千家名老中醫妙方秘典》溫經止痛散治寒痹疼痛,用麻黃配伍川烏、草烏、肉桂、細辛等;加減痛風方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活動期,表現為關節腫脹、疼痛,以麻黃配伍防風、防己、雷公藤等;《當代名醫證治匯粹》用麻黃配伍忍冬藤、連翹、羌活等,治療濕熱痹阻,關節紅腫疼痛,屈伸不利者。

5 解表散邪,治療風疹瘙癢等皮膚病

李時珍[1]曰:“麻黃太陽經藥,兼入肺經,肺主皮毛?!逼つw覆于體表,若人體肺衛氣虛、腠理不密、衛氣不固,外邪常得以乘隙侵襲而發為皮膚病,《素問·評熱病論》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麻黃不僅解肌發表,宣肺散邪,與他藥配伍亦可治療各種皮膚疾患?!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费?“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汪昂[3]言麻黃:“治毒風疹痹,皮肉不仁。”如桂枝麻黃各半湯,麻黃疏風止癢,散邪透疹,因其發汗力峻,故減少其用量,與桂枝合用通達玄府,開達腠理,小發其汗。臨床蕁麻疹、皮膚瘙癢癥、濕疹初期等病癥可以辨證使用此配伍。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中“麻黃主治黃腫,惡寒無汗而身痛者”[39],連翹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赤小豆可以利水消腫,臨證治療蕁麻疹常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蟬蛻、赤芍、丹皮、防風、荊芥等,往往一劑即愈。

此外,治療風寒外束、腠理閉塞、營衛失和所致的風疹、癮疹、皮膚瘙癢等皮膚病,麻黃還可與桂枝相伍,更增加了其辛溫發汗、通腠理的功效,療效頗佳。

6 結論

麻黃十二經無處不到,若善用之,則生化變幻無窮,古今諸多醫家皆廣泛用之。其配伍亦十分靈活,與不同藥物配伍可發揮相須、相使等不同的作用,對提高臨床療效大有裨益,運用得當還可治療諸多疑難雜癥,擴大其治療范圍。此處僅總結麻黃部分功效及配伍應用,麻黃還可與五味子、羌活、柴胡、干姜、浮萍、老鸛草等多種藥物配伍組方用治多種病癥。相信在傳統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麻黃的功效及應用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發掘,以推動中藥藥性理論的發展。

[1]明·李時珍.本草綱目[M].2版.王育杰,整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29-830.

[2]苗俊玲.麻黃的藥理及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8):4777.

[3]嚴興海,蔡基鴻.麻黃在張仲景治哮喘諸方中的應用淺析[J].西部中醫藥,2012,25(3):9-11.

[4]清·張璐.本經逢原[M].顧漫,楊亦周,校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75.

[5]清·汪昂.本草備要[M].鄭金生,整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1.

[6]明·繆希雍.神農本草經疏[M].李玉清,成建軍,校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124.

[7]清·柯琴.傷寒來蘇集[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3:35.

[8]元·王好古.湯液本草[M].陸拯,郭教禮,薛今俊,校點.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41-42.

[9]歐麗娜,張建軍,劉海波,等.麻黃桂枝配伍的藥代動力學研究[C]//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基礎理論分會.全國第3屆臨床中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394-397.

[10]趙云生,毛福英,姚海花,等.麻黃多糖發汗、止咳與利尿活性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16):11-13.

[11]侯小雙,丁芳,王亮,等.相須配伍與麻黃發汗作用的相關性實驗研究[J].河北中醫藥學報,2012,27(4):5-6.

[12]劉靜,傅杰,丁舸,等.試論麻黃、石膏核心藥組在方劑配伍中的意義[J].中醫研究,2013,26(10):50-51.

[13]李榮榮,楊勇,容蓉,等.麻黃細辛附子湯對腎陽虛外感模型小鼠的干預作用[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3):226-230.

[14]馬繼興.神農本草經輯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47.

[15]王力寧,鐘華.中醫藥對哮喘氣道炎癥防治研究概況[J].四川中醫,2006,24(6):42-45.

[16]清·黃宮繡.本草求真[M].劉理想,潘秋平,校注.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121.

[17]清·周巖.本草思辨錄[M].陸拯,校點.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56.

[18]林文碩,陳榮,郭紹忠,等.麻黃與杏仁混合湯劑紅外光譜分析[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8,28(12):2835-2838.

[19]清·盧之頤.本草陳雅半偈[M].張永鵬,校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4:70.

[20]張清怡,馬家駒,蘇冠宇,等.《傷寒論》麻黃石膏表里同治探要[J].吉林中醫藥,2013,33(4):325-326.

[21]襄萍,徐朝暉,戰光緒,等.藥對麻黃地龍配比及平喘作用機制的研究[J].中國中醫藥雜志,2006,31(3):236-239.

[22]張寧.射干麻黃組方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癥及凝血的影響[J].中外健康文摘,2014,(25):73-74.

[23]楊敏茹,楊萬軍,張偉東,等.射干麻黃藥對對支氣管哮喘小鼠模型氣道炎癥及外周血Th1/Th2的影響[J].中國藥師,2012,15(3):309-311.

[24]清·張志聰.本草崇原[M].清·高世栻,編訂.張淼,伍悅,點校.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120.

[25]李光躍,崔淑華.麻黃治療水腫機制探微[J].河北中醫,2013,35(8):1163-1164.

[26]漢·張仲景.金匱要略[M].何任,何若蘋,整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8.

[27]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合訂本)[M].2版.河北新醫大學《醫學衷中參西錄》修訂小組,修訂.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77:337.

[28]丁竹松.麻黃附子瀉心湯治療腎虛(腎陽虛型)水腫的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13):2-3.

[29]明·張介賓.景岳全書[M].孫玉信,朱平生,校.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6:1125.

[30]徐琦,尹抗抗,譚達全,等.麻黃加術湯對大鼠類風濕性關節炎模型作用機制的研究[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1(5):13-15.

[31]李鈺.深入分析麻黃加術湯加味治療風濕病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20):161-162.

[32]新疆部隊后勤部衛生部.新疆中草藥手冊[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70:312.

[33]清·陳修園.神農本草經讀[M].伍悅,點校.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101.

[34]鄧文毅,陳崗,楊鳳云,等.關節鏡下觀察加味陽和湯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5):694-695.

[35]陳朝蔚,陳永強.陽和湯治療兔膝骨性關節炎的作用機制[J].中醫正骨,2008,20(4):11-12.

[36]鄧偉.小續命湯加減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研究[D].長春:長春中醫藥大學,2007.

[37]清·嚴潔,施文雯,洪煒同.得配本草[M].鄭金生,整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95.

[38]陰繼愛,戴岳,安樹龐,等.葛根湯的藥理和臨床研究概況[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7,25(6):1275-1278.

[39]劉芙蓉,李靖.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驗舉隅[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2,19(5):84.

(本文編輯:董歷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婷婷色婷婷|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中文字幕1区2区|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亚洲一级毛片|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午夜小视频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主播|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欧美日在线观看|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播放欧美字幕|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国产不卡在线看| 夜夜拍夜夜爽|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四虎黄色网站| 亚洲黄网视频| 欧美成人国产|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色综合婷婷|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无码一区| 999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国产黑丝一区|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久操中文在线|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不卡影院|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免费一极毛片|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日本91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日本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欧美黄色a| 91亚洲免费|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国内精品小视频福利网址|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欧美精品xx|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