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希(重慶經貿職業學院重慶409000)
淺論重慶市高職院校開設體育舞蹈選修課的必要性
□顏 希(重慶經貿職業學院重慶409000)
體育舞蹈是一項集娛樂、運動、藝術于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是現代社會里的一項高雅運動,內涵豐富,是健與美完美結合的運動項目的典范,對全面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個性,提高審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集合體育舞蹈自身的特點,對在高校開設體育舞蹈公共選修課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高職院校體育舞蹈選修課
體育舞蹈是集體育、音樂與舞蹈為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傳入我國后,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生活觀念的逐漸改變,我國體育舞蹈發展較快,體育舞蹈也隨之步入高校,深受大學生的青睞。目前重慶市部分高等體育教育專業院系已將其納入普修課和專項課,且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師資隊伍也在不斷壯大。為使體育舞蹈在重慶市普通高校中有更好的發展,本文對重慶市普通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在全面了解重慶市普通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現狀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體育舞蹈在高職院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為重慶市高職院校體育舞蹈的發展及體育舞蹈課程的改革提供有價值的依據。
2.1、有利于改善身體姿態
在跳舞時,練習者始終保持抬頭、挺胸、立腰、收腹、肩放平、大腿和臀部夾緊上提等姿態。這就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坐、立、走等良好的身體姿勢。大學生適當地進行身體姿態練習,可以使肌肉得到協調、勻稱、和諧的發展,協調身體各個部位的運作,并提高了協調性、靈敏性、柔韌性等,從而塑造優美的身體姿態。體育舞蹈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觀賞性,它能滿足大學生對“美”的追求,并且能使學生在優美、抒情的音樂伴奏下,輕松、愉悅地達到娛樂、休閑、改善不良身體形態的效果。
2.2、有助于提高審美能力和自我修養
高職院校學生的年齡在17至22歲間,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旺盛時期,興趣廣泛,精力充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較強,加之天生愛美,他們渴望擁有健美的體型和良好的氣質,而體育舞蹈的藝術性正體現在一個“美”字上,其表演與練習都是在音樂伴奏中進行的美的教育、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的過程,為大學生實現美的追求創造了條件。體育舞蹈不但培養了他們的節奏感、韻律感、美感,而且培養了他們健美的體態,喚起了他們對美的感受和追求,提高了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展示了青春的活力。體育舞蹈的特點在于準確、敏捷、連貫、舒展而富有節奏,身體活動從開始到結束依靠動作的變化來完成,體育舞蹈的每一個動作都以美為標準,通過反復練習能使人體會到動作美、行為美和形式美,從而使人對美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和表現能力得到提高。進行體育舞蹈這種融舞蹈藝術于一體的高雅文體活動,對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
2.3、體育舞蹈有較強的實用性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也在逐漸增強,都在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鍛煉形式。但有些體育鍛煉形式或多或少地受到某些條件限制,很難適應大多數人的需求,而體育舞蹈不受任何場地和條件的限制,實用性強,動作簡單易學,既鍛煉了身體又得到了一種藝術的享受,所以選擇體育舞蹈鍛煉的人越來越多,形成了體育舞蹈鍛煉的熱潮。并且,在就業招聘中,除了專業知識、實際能力以及較好的學習成績外,用人單位最為注重畢業生給人的第一印象,即勻稱的體型和良好的氣質,以及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據此,體育舞蹈實用性強,能培養人良好的氣質和人際交往的能力,有利于在擇業時給用人單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4、體育舞蹈有培養高職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作用
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的重要基礎是樹立終身體育思想。從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入手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并形成終身體育運動的習慣。體育舞蹈以優美的旋律、鮮明的節奏、歡快的音樂吸引了大學生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是適宜于作為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和形成終身體育運動習慣的運動項目之一。同時,體育舞蹈的教育過程也是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促進學生的體育思想形成的過程,它不僅能鍛煉身體的各個部位,更能培養學生自覺運動的能力和習慣,使他們自覺自愿地投入到運動中去。
雖然體育舞蹈已成為高校體育課中的熱門課程,其發展趨勢也呈現上升態勢,但在重慶市普通高校中體育舞蹈課程普及程度較低。在重慶市所有高等院校中,體育舞蹈課程主要是在本科院校開設,其中15所本科院校中有11所開設了體育舞蹈課程,占到73%,2所重點院校都開設了此項課程,而23所專科院校中只有5所開設了體育舞蹈課程,體育舞蹈在重慶市普通高校中的普及和推廣有待提高。
3.1、專業體育舞蹈教師、教練的缺乏
目前重慶市普通高校從事體育舞蹈課程教學的教師,絕大部分是從體操、藝術體操、健美操或其他專業的教學工作轉教體育舞蹈課程,或是憑借自己對體育舞蹈的興趣、愛好在教學任務的安排下進行教學,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3.2、場地與硬件設施的不完善
重慶市大部分體育舞蹈教學的場地設施和儀器設備還不夠完善,嚴重影響教學效果。重慶體育舞蹈科學研究薄弱,缺乏高質量,高水平的體育舞蹈理論研究刊物,并且體育舞蹈教學重技術輕理論現象普遍,嚴重阻礙了體育舞蹈運動技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與發展。
3.3、專科院校對學生專業實踐重視度高于其他科目
高職院校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文化和實踐知識,對于公共課程的安排量較小,特別是對于選修課的開設更是斟酌再三,學生出于興趣選擇了體育舞蹈選修課后,對于自身的練習和完善實踐較少。
3.4、學生實際情況與開設課程的計劃要求差距大
由于體育舞蹈的難度較大,從零基礎開始學習后,好不容易才適應了大眾交誼舞,開課計劃準備轉向體育舞蹈時,學生學習與掌握其基本技能的難度加大,并且由于授課學時所剩無幾,必然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另一方面,由于教學內容的定位不夠系統,專門的配套教材和專項理論支持不全,這一切對教學效果有一定影果。體育教學環境的優化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殊需要和培養人、造就人的社會需要來進行組織、安排和設計的。在“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對于學生教學質量的好壞,都會受到教學環境的影響。教學環境包括客觀的訓練場地選擇以及主觀心理環境的創設。對于體育課程的開展場地,體育課程若長期在室內的封閉環境開展,不僅僅會導致學生興趣降低,室內的封閉環境還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降低學生的活力與生氣,進而對心理產生負面影響。所以課程的環境設計應該盡量選擇室外寬闊、空氣清新的場地,一來有利于學生的身體訓練拓展,二來對于學生的心境來說,室外往往景色宜人,會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心理建設,從而促進對課堂知識的吸收,達到身心的雙重鍛煉。
而心理環境的創設主要在于體育教師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即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善于觀察,善于活躍課堂氣氛已建立融洽的課堂氛圍。教師在課上不僅要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要鼓勵學生多交流,建立和諧的環境。學生只有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學習,才能提升參與項目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釋放個性,融入集體。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下,學生的身心健康方能達到共同發展。
體育教學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恰當的教學方式能使大學生完成良好的心理建設,以良好的心態和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生活中的挑戰。高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理應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的關注,對于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來說,應充分將學科優勢發揮到極致,在鍛煉大學和說呢過身體素質的同時完善其心理健康的發展。體育教學的優化和改革不僅僅是現代教育機制改革與發展的需要,更是高職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與保證。
[1]王玲.對優化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全面思考[J].教育與職業, 2012(02).
[2]王艷平,周立國.成就動機理論指導的體育教學能促進高職生心理的健康發展[J].教育與職業,2011(02).
[3]秦勇.力效和諧:高校體育文化與大學生心理健康[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