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英(保險職業學院湖南長沙410114)
基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實施的有效性研究
□楊秀英(保險職業學院湖南長沙410114)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素質人才需求量有增無減。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培養了大量專業性強、技術性高人才。但是在新時期,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我國高職院校適當的進行教學改革,并保證改革的有效性,以提升自身培養人才的能力,使我國高職院校教學更具有科學性。本文以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來進行一些淺顯的分析,并為如何保證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性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議。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有效性
黨的十八大對我國教育工作提出了“提升教育質量,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新要求。改革開放以后,為了可以培養出更多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我國政府擴大了高等教育的招生規模,使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了“大眾教育”,而高等教育之所以能由“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其中高職院校功不可沒。現階段,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培養了大量的專業性強、技術性高人才。但是隨著高職院校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學生實踐能力有限、課程設置不合理等,這就需要我國高職院校適時的進行教學改革,并保證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能力,而這些都需要保證教學改革的有效性。因此,加強對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實施的有效性的研究,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科學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最近幾年以來,我國大學畢業生數量一直都呈現增加勢頭,這也導致了目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體育專業畢業的學生也不能例外。大學生之所以會出現就業難的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必然也包括大專院校的原因,尤其是高職院校在教學方面存在著問題更多。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側重于技術性、實踐性人才的培養。但是現階段我國很多的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卻沒有按照這個模式來培養人才,使得很多的高職院校畢業生沒有較高的實踐動手與技術應用能力。為此,這就需要我國高職院校加快體育教學改革力度,以便使自身的教學更加適合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從而提高教學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但是我國高職院校要進行體育教學改革,首先就應該要提升我國高職院校對體育教學改革以及體育教學改革實施有效性的認識,使體育教學改革真正可以取得實效,而不是流于形式。具體而言:一是提高高職院校領導者對體育教學改革的認識。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我國高職院校要想取得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要加快體育教學改革力度與和速度,而這些都需要提升高職院校領導者對體育教學改革的認識,以便取得其大力支持,使體育教學改革可以順利實施;二是提升對體育教學改革實施有效性的認識,保證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性,提高改革的科學性。教學改革不是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通過教學改革來取得一些切切實實的效果,而這就需要保證改革的有效性,使改革可以達到預期目標,而不是流于形式。
衡量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是否具有有效性,最直觀的就是看改革是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在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那么改革就具有有效性。反之,則不具有有效性。因此,高職院校要想提升體育教學改革實施的有效性,就必須從學生需求出發,將學生的學習與興趣需求作為教學中心,這一方面可以保證體育改革的科學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努力提升教學改革的效果。具體而言:
(1)將學生的學習需求作為體育教學改革的立足點。高職院校主要是為了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所需要的各類人才。因此,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也必須要以這個目標為立足點。為此:一方面是在教學體育改革之前,學校要做好調研工作,了解學生的基礎與需求,以便做好心中有數,以使教學改革盡量向學生需求靠攏;另一方面要注重學生對體育教學改革的反饋與評價,及時調整教學改革措施與目標,使體育教學改革可以始終圍繞學生的學習需求展開。這樣進行體育教學才是建立在科學、合理基礎上的教學改革,而不是毫無章法的改革。
(2)體育教學改革應該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長期以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一直沿用競技運動教材體系,采用培養運動員的教學訓練模式來給大學生上體育課,由于過分注重技術動作的規范,使得教學對學生體育動作的完成要求較高,這無形中就增加了學生的負擔,這種不科學的教學方式與目標,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訓練負擔,更重要的是影響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為此,為了保證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性,應該在體育教學改革中,要通過科學的方式方法來推動體育教學改革,例如:在課程設置上,在開設相關職業運動訓練課以外,學校還可以開設一些與體育營銷、體育保健與體育職業病預防等與體育有關的課程,這一方面豐富了體育課程,使課程設置更加科學性,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高職院校一直都存在著教師隊伍水平有限的問題,這不僅制約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也導致我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性難有保證。在新形勢下,為了進一步適應我國高職院校的發展需要,我國高職院校不能只注重學校規模的擴大,更要重視學校師資力量的建設,以提高自身的辦學水平。具體而言:一是革新辦學觀念。在以往我國很多的高職院校都熱衷于擴大學校規模,認為辦學規模越大越高。但是由于其他方面條件跟不上,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不僅沒有提升學校的實力,反而制約了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在新時期,高職學院應該要革新辦學理念,更加重視辦學水平與教學質量的提升,注重體育等教師隊伍的建設,為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使體育教學改革更加重視有效性與科學性,而不是辦學規模;二是注重體育人才引進計劃。為了可以加快建設一直高素質的體育師資隊伍,高職院校應該要注重制定一個人才引進計劃,詳細規劃學校每一個階段的人才引進數量,同時提高體育等教師各方面待遇,保證有更多的優秀人才來學校施教;三是加強對現有中青年教師的培訓工作。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制度的意見》,各個高職院校可以建立適應自身青年教學培訓的機制與體制,不斷提升自身教師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整個教師隊伍的水平,從而也為做好體育等教學工作的改革打下基礎。
[1]陳志秋,張威達.基于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實施的有效性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01).
[2]李海波.淺析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實施的有效性措施[J].中國教育前言,2012,(06).
[3]黃國柱.淺析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現狀[J].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