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戎戎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3)
民辦院校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民辦院校存在學費較高、學生學業負擔較重和就業困難等問題。同時,民辦院校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增多,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健康成長和校園穩定,因此,加強對民辦院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我國民辦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過授課形式進行。然而,縱觀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效果,以及對民辦院校大學生進行走訪調查發現,心理健康課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很多學生不喜歡甚至排斥心理健康課。
受傳統觀念影響,很多民辦院校的學生都認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自己很正常,不需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因而不重視心理健康課程的學習。
民辦院校心理健康課程講授內容以普及心理健康基礎知識為主,較為枯燥,學生普遍缺乏興趣;由于對心理教育課程存在心理上的偏向性和抵觸情緒,學生往往比較壓抑,容易累積消極情緒。學生覺得無法從中得到明確的指導,因此,也就沒有了明確的學習目的。
同時,民辦院校的心理健康課教學,通常都是以教師教授為主,真正用于互動討論的時間非常有限。因此,容易造成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片面化,讓學生感覺老師高高在上,完全是說教者,師生間情感疏遠,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的施行[1]。
傳統的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模式,教師無法將知識講授的面面俱到,也不能使學生進行深入討論,滿足不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因此,找到一種新的授課形式,使學生可以時刻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MOOCs 課程優點在于,一方面可以整合資源,借助最優秀的教師進行教學設計與講解,彌補因教師能力良莠不齊造成的教育不均衡;另一方面也突破傳統課程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依托互聯網實現柔性4A(anytime、anywhere、anyway、anycontent)的 學 習[2]。MOOCs 課程由心理健康知識點穿插、連貫而成,學生學習就像游戲里的通關設置,只有答對才能繼續聽課,學生們自然可以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此外,MOOCs 課程的開放、交互、探索等獨特優勢,為教學互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保障和環境支持,可以讓學生進行資源共享、交流協作和知識共建,因此,MOOCs課程教學是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有助于提高民辦院校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效果。
民辦院校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積極自信的健康觀念,調適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矛盾,使他們更加有效地學習,更加快樂地生活,因此,課程的內容一定要滿足學生的興趣,符合學生的發展性需要和適應性需要。根據學生需要選擇和安排課程內容,要以社會發展為尺度,堅持個人與社會的辯證統一。通過調研學生需求,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豐富心理健康課程教學內容,從而更有效的培養學生友善、創造、好學、堅持、團隊、寬容、審美、感恩等積極心理品質。
此外,還要設計教學題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例如“做情緒的主人”,教會學生如何處理情緒,等等。通過教學使學生樹立心理健康的自主意識,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正確認識自己,提高自己,在遇到心理問題時能夠進行自我調適或尋求幫助,發現適合自己且適應社會的生活狀態。
MOOCs 教學模式的應用將大大節省教師課堂講授的時間,因此,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教學活動,供學生進行體驗與討論,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課堂中,設計適當的教學情境,借助典型案例向學生提供某類現實問題的模擬實踐環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扮演當事人和決策者的角色,感受模擬現實困境的壓力或者積極的正能量給予自己的幫助。這樣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自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而且能夠強化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與批判精神,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團隊協同能力等。MOOCs 教學模式將學生的積極參與與教師的有效引導結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自主性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廣闊空間,使學生在知識、技能和自我認知三個層面達到理想的教育目標,掌握自我調適的基本方法,提高壓力管理、問題解決、人際交往等技能。
總之,MOOCs 教學模式能夠使民辦院校心理健康課程教學過程具備開放性與參與性,增加學生的心理體驗,提高其心理調適能力,拉近教師與同學、同學與同學之間的距離,使彼此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提高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效果提供有力保障。
[1]林紅.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教育實驗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2004.
[2]馬亞瓊: 獨立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河南省獨立學院為例[D]. 焦作: 河南理工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