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食品倫理的基本原則

2015-03-20 14:29:36何昕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江蘇南京211189
關鍵詞:價值

何昕,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江蘇南京211189

論食品倫理的基本原則

何昕,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江蘇南京211189

食品作為人類最基本的生存資料,從生產、分配、流通到消費過程中,處處充斥著倫理道德的價值訴求。以人的絕對價值為起點,可以得出生命價值原則作為食品倫理的基本前提。通過食品之于生命的消極價值和積極價值,從而得出無害和健康分別作為食品倫理的消極原則和積極原則。而隨著食品倫理基本原則的擴展,以及關注對象由單個個體向社會與人類整體的擴展,公正原則必然成為食品倫理的擴展原則。因此,這四個原則共同構成了食品倫理的基本原則體系,同時也是食品倫理的基本評價標準。

食品倫理;生命價值原則;無害原則;健康原則;公正原則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消費社會的形成,關于食品的倫理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食品作為人類最基本的生存資料,直接關涉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生命的權利與價值以及社會的秩序與和諧等方面,可以說從食品生產、分配、流通到食品消費的過程中,處處充斥著倫理道德的價值訴求。然而,當前社會食品安全等倫理問題凸顯,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命健康和幸福感受,因此,深入思考并確立食品倫理的基本原則,承載著人類對倫理價值的殷切期望以及對人類生存之道追尋的自我救贖。

一、生命價值原則:食品倫理的基本前提

食品對于人類的價值就在于它能維持人類的生命、增進人類的健康和幸福,可以說,食品承載了人類的生命價值,對待食品的態度就是對待生命本身的態度。而就生命倫理而言,“最重要的,也就是最高級別的價值是生命價值,因為它是所有其他價值的前提。”[1]113-126從這個意義上說,生命價值原則是構建食品倫理的基本前提,其他原則都是以此為依據,在生命價值原則的基礎上衍生而來。

食品倫理首先體現的是人與食品的人—物關系。就人和物的價值來說,人由于理性和自由意志所形成的目的而具有絕對的價值,人作為自為的存在,其存在本身就是目的;而食品作為自在的存在,其本身并不具有價值,其價值乃是體現在滿足和達成人的絕對價值之中的工具性價值,食品作為物的價值是相對的,只能停留在作為手段的價值之上。正如康德所言,“這就不僅僅是其實存作為我們的行動的結果而對于我們來說具有一種價值的那些主觀的目的,而是客觀目的,亦即其存在自身就是目的的東西,而且是一種無法用任何其他目的來取代的目的,別的東西都應當僅僅作為手段來為它服務,因為若不然,就根本不能發現任何具有絕對價值的東西。”[2]436人之為人的絕對價值,不僅是主觀的,而且也是客觀的,因而人本身就是目的,不應被當做手段。

僅僅從人—物關系上的考察,并不能引申出食品的道德涵義。食品作為自在的存在,本身并不具有任何的價值與道德屬性,食品的道德屬性,是經由作為食品消費者的人與作為食品生產以及相關流通過程中的人之間的關系而產生的。人—人關系是食品倫理構建中的第二層關系,也是最為重要的關系。每個人都是具有自由意志和理性的存在者,因而每個人都是自為的、作為目的本身的存在,每個人都是絕對價值之所在。一個理性的存在者,在人—人的關系層面上,在處理自我與他人的關系時,必須把自我與他人同時作為目的,而不能僅考慮自我而忽視他人。康德實踐理性的絕對命令正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的,因而他反復強調“你要如此行動,即無論是你的人格中的人性,還是其他任何一個人的人格中的人性,你在任何時候都同時當做目的,絕不僅僅當做手段來使用。”[2]437

因此,無論在人—物關系上還是在人—人關系上,人都必須被當做絕對的價值和絕對的目的,這也是作為食品倫理的基本前提和首要原則。人作為自為的理性存在者,具有絕對的價值,而人的生命是人作為理性存在者的基礎。人的絕對價值可以劃分為作為理性的精神價值與作為其基礎的生命價值。“從絕對意義上來講,生命無比珍貴,沒有生命就沒有了一切。人的價值就是人的生命價值,因為只有人的生命,由生命充當載體的人的生活、生存才具有創造價值的價值,才是可以滿足人的需要的人的價值所在。”[3]82-85食品倫理的價值,是通過其承載的生命價值來體現的:食品是人類生命存在不可或缺的資源,食品對人類的價值體現在維持和延續人的生命上,因而生命價值原則就成為了食品倫理的絕對原則。事實上,不僅從康德主義能夠得出生命價值原則,從功利主義來說,人的生命是最大的善;從美德主義來說,人的生命是作為“好生活”之基礎所必不可缺的部分,所以,無論功利主義還是美德主義,都將支持生命價值原則作為食品倫理的絕對原則。

所謂食品,顧名思義,便是可供人食用的物品,然而供人食用只是停留在作為自然普遍存在的人—物關系之上,只有當進入到人—人關系層次時,食品才能成為倫理與道德的考察對象。食品倫理所談論的食品,應當是經由人為采集加工之后供人食用的物品。就現代社會來說,其中所體現的則是食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藉由食品而與消費者所產生的倫理關系。食品作為自在之物,并不具有先天的價值,當我們談論食品的倫理價值時,實際上談論的是食品之于人的善,亦即亞里士多德所說“作為達到自身善的手段而是善。”[4]8

需要說明的是,盡管食品與藥品在保持人的身體健康上具有相似的功能,甚至在攝入方式上(與口服藥品)也相同,但食品與藥品在功能上還是存在很大區別。藥品的功能通常是為了治療人類疾病,使得人的身體從非健康狀態恢復到健康狀態;相對而言,食品一般不具有治療功能,而是具有以下幾種功能:第一,消極的功能,食品可以維持人的生命存續;第二,積極的功能,食品可以促進人的身體健康;第三,享受的功能,食品可以滿足人對美食的欲望;第四,某些精神意義上的功能,例如宗教中某些食品具有特殊的意義。然而,由于個體和群體不同的飲食偏好以及宗教信仰上的差異,后兩種功能并不能被列入普遍意義上的食品倫理的討論范圍。而就前兩種功能來說,消極功能之所以稱之為消極的,是因為其功能在于作為維持生命存續的必需品,而并不必然具有促進生命健康發展的作用;促進身體的健康發展,是食品的積極功能。這兩種功能都統攝于人類的生命價值原則之下,服務于人類的生命價值,故而作為食品倫理基本前提的生命價值原則下統攝兩個基本原則:無害原則與健康原則。其中,無害原則是消極原則,健康原則是積極原則。

二、無害原則:食品倫理的消極原則

由生命價值原則衍生而來的食品倫理的無害原則,實際上與生命倫理學中的不傷害原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生命倫理學領域的不傷害原則強調人們有不傷害他人的消極義務,要求不使他人受到身體或精神上的傷害[5]106;甚至有學者將不傷害原則作為整個倫理學中“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和最核心的價值原則,在最大范圍之內擁有廣泛的適用性和有效性,能夠為任何當事人所接受并能夠贏得普遍的認可的底線倫理原則。”[6]20因為我們不能期望所有人都做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也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去行善,但我們可以而且也應該要求所有人都尊重他人的生命價值,都做到沒有正當理由決不能去傷害他人的生命。

食品作為一種自在存在者,其本身并不具有絕對的價值,它的價值是通過其自身對于自為存在者的價值而得以體現,也就是說,食品的價值就在于滿足和促進人類的絕對價值。一般而言,自在存在者之于自為存在者具有兩種可能的價值:一是維持自為存在者的絕對價值,使之不致減損;二是發展和促進自為存在者的絕對價值。同樣,食品之于人類也具有兩種可能的價值:一是維持人的絕對價值,二是發展和促進人的絕對價值。第一種價值由于并不對絕對價值有積極的發展作用而只是維持其現有狀況,因而我們稱之為消極價值,相應地,第二種對絕對價值有發展、促進作用的稱之為積極價值。

從生理意義上來看,人的生命價值常常面臨饑餓、疾病與死亡的考驗。饑餓使得人體遭受負面體驗,并且由于人體需求能量的供應不足而導致人體機能下降;疾病使得人體陷入某種生理功能的缺陷從而阻礙某些行動及其目的的達成;死亡則是對生命價值的直接剝奪,是對于生命的最大之惡。“時間使人的生命表現為不可逆的延續性,由于生命的不可逆性,它的延續才顯現出不可取替的價值。”[7]36-39這樣看來,如果食品能使人體免于饑餓、疾病和死亡,也就意味著食品維持和延續了人的生命,對人的生命價值沒有造成減損,那么,這時的食品就具有了所謂的消極價值。

具體地講,就“免于饑餓”而言,使人飽腹是所有食品的功能,其區別只在于維持飽腹的時間長短,因而“使人體免于饑餓”也就是所有食品必然具有的基本功能。就“免于疾病”而言,則需要因情況區別對待。在疾病對生命價值的侵蝕上,人體可能處于兩種狀態,一種是人體陷入一種或多種疾病;另一種是人體沒有任何疾病。從這兩種情況來看:第一,當人體陷入疾病時,“使人體免于疾病”的功能實際上是屬于藥品的積極治療功能,這部分價值并不是食品所應包含的價值(盡管部分食品也具有某些中藥學上的治療功能,但是當我們出于治療的目的而食用它們時,這時的食品其實已經具有了藥品的含義);第二,當人體沒有遭受疾病侵害時,我們便不需要食品具有“使人體免于疾病”的功能。所以說,只要食品不會引起或者加劇人體的疾病,那么,食品在“免于疾病”層面上的消極價值也就達到了。但是如果消費者食用了不健康或不符合標準的食品而導致疾病產生的話,這種食品就不僅不能使消費者免于疾病,而且還有害于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那這種食品就必然不具有食品對于人體的消極價值。就“免于死亡”而言,由于人的死亡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自然過程,任何人、任何物品都無法阻止生命的自然死亡,食品同樣如此。因而,盡管食品并不具有“使人體免于死亡”的功能,但是只要食品不會加速或者直接導致人的死亡,我們仍然可以說食品實現了維持生命價值的目標,這樣,食品也就實現了在“免于死亡”層面上的消極價值。

綜上所述,食品消極價值實現的充分必要條件是,可以使人飽腹,而且不會導致或者加劇人體的疾病或死亡。而使人飽腹是幾乎所有食品所共同具有的功能,因此,實現食品的消極價值實際上便只有一個要求:不對人體造成傷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害原則就是食品倫理的消極原則。只要食品遵循了無害原則,也就是滿足了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這一條件,那么,這樣的食品就是在最低限度上實現了食品倫理的道德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這實際上是無害原則在法律上的規定性。可以說,無害原則不僅要求食品企業在產品的生產、運輸和貯藏過程中完全符合質量安全標準以防止食品對消費者造成傷害,同時,無害原則也要求政府監管機構科學地制定各項食品安全標準并且嚴格執行,在政府監管的層面上對食品的無害性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除此之外,食品可能對人存在的隱性傷害也需要引起重視。比如某些人群對特定食物患有過敏癥,這些食物雖然對一般人不會造成影響,但是可能會對過敏人群造成傷害,這種隱性傷害也應當避免。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人的生命價值不僅體現在生理層面,也體現在精神層面,而食品倫理的無害原則也應該包括避免對人產生精神層面的傷害。盡管食品本身并不必然具有精神層面的意義,也并不必然與人的精神價值發生干涉作用,但是在某些特定狀況下,某些食品仍然可能對人造成精神層面上的傷害。比如在某些宗教信仰中,特定的食品被禁忌食用等。在這樣的情況下,使得他人食用這種食品便會對人造成精神上的傷害,是不應該的。食品生產者應該提供明顯的標識以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

三、健康原則:食品倫理的積極原則

1946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健康定義為是“一種個人身心健康和社會和諧融合的完美狀態,并非僅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8]133這樣看來,健康是指人的生命在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等各方面的一種完好的生存狀態。但就食品而言,它對人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幾乎不起作用,其對人體的影響還是主要表現在人的生理方面,即使人身體健康。這也是本文所討論的健康及健康原則的范疇。

食品對人的無害性體現在它能夠保證不會減損人生命的絕對價值,這是食品實現了它的消極價值,而食品的積極價值則在于它能夠增進人的生命價值。人的生命絕對價值的增加,可以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食品促進人的身體健康;二是健康的食品能夠延長人的壽命。從健康、疾病與生命的關系上來看,疾病會使得人體活動機能下降、人體器官功能加速衰退,從而縮短人的自然壽命;而健康則會提高人的生命機體能力,增強人體器官的活力和功能,延緩生命衰老,從而使人延年益壽。因此,要使人的生命價值得以增加,就必須滿足增進人的身體健康這一條件。

人的身體健康的增進,主要表現在人體體格以及對疾病抵抗能力兩方面的增強,而對疾病抵抗能力的增強又是體格強壯的必然結果。人體體格的增強主要是通過長期的運動和鍛煉,增強人體器官的活動能力以及器官自身的強度。在這個過程中食品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運動和鍛煉是人體極為消耗能量的活動,而食品是人體補充能量的最主要來源;其次,人體器官和免疫能力的增強,是各種元素與營養物質在人體內部進行生化作用而轉化為組織細胞的結果,而食品則是這些元素與營養物質的直接來源。可以說,為人體補充能量,實際上是食品“使人免于饑餓”的消極功能,而為人體提供增強體魄的營養物質,則是食品之于人體的積極功能。從生命價值上來看,食品確實有可能增進人體健康,有可能對人體提供積極價值,因而健康原則就成為了食品倫理的積極原則。這一點也類似于生命倫理學中的有利原則,它要求生命技術不僅不能傷害人的生命,還應該對增進人體健康有所助益。然而,相對于食品的消極價值,其積極價值并不是所有食品必然具備的。事實上,我們的生活中就存在許多能夠飽腹但是對健康并無益處的食品。“生命是人作為自然存在的首要價值,而健康是食品之于生命的最大之善。”[9]373-378如果說無害原則是食品必須滿足的倫理原則,那么,健康原則則是對食品在倫理道德上提出了更高層次的目標,它要求食品不僅不能損害人的身體健康,還應該包含人體所需營養物質以促進人的身體健康。

食品倫理的健康原則要求食品生產企業從原料選取、食品配方、生產工藝、生產過程,到食品包裝、貯藏和運輸過程,始終以增進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為最高目標。譬如,在原料選取時,應該嚴格檢驗原料中的污染物及農藥殘留量,減少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在制定配方時,不應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或是提升食品的口感而添加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在食品包裝方面,應對所有配料成分的含量進行明確標注,這既能防止對某些消費者造成潛在傷害,同時也能為消費者的合理膳食搭配提供參考,使得消費者在食品的選購和食用上更為科學和健康,從而有利于消費者的身體保健。食品的安全與健康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政府對此當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政府在制定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以及食品市場準入制度時,同樣應該以食品倫理的健康原則為準繩。試想,如果在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上僅僅以“無害”為原則,那么以此為標準生產出來的食品必然很難符合健康原則,甚至可能最后連無害原則都不能實現。因此,要想通過食品達到有益于人的身體健康的目的,政府在監管和引導的過程中,就務必應該遵循食品倫理的健康原則,科學地制定各項食品安全標準并且嚴格執行。

四、公正原則:食品倫理的擴展原則

作為具有自由意志的理性存在者,每個個體都是自為的存在者,都具有絕對的價值,因而,每個人類個體都是平等的,在“人是目的”的意義上也應當平等的被作為一切相對價值的指向。當他人的絕對價值受到侵害時,就相當于我們自身的絕對價值也間接地受到了侵害,因為這意味著我們的價值也是可能被侵害的,這樣,可能存在的侵害就使得我們的價值失去了絕對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不能將絕對價值的關注僅僅放在個體上,而應該由自我個體向同樣作為個體的他人以及整個社會和人類進行擴展。當我們將關注的目標由單個個體向社會以及人類整體擴展時,公平正義便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約瑟夫·弗萊徹曾說“沒有公正,便沒有道德;沒有公正論,便沒有倫理學。”正是因為食品是任何人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資料,所以,在討論與整個社會和人類息息相關的食品倫理時,公正原則的重要性便得到凸顯。

公正是指平等、合理地對待每個生命個體,它能實現對利益最完全的保護,不僅保護個人利益,也保護社會利益和整體利益。而資源分配的公正就是指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者(通常由政府來承擔這一角色)在對社會資源進行分配時,能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利益,沒有偏私。譬如,生命倫理學中的公正原則就要求在對有限的醫療資源進行分配時,應當力求使最大多數人受到最大效益,在對待稀缺資源的分配時,應該制定合理的規則和程序,在規則和程序面前人人平等。就食品而言,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有獲得安全食品的基本權利,國家和政府應該保證其公民的這項權利不受侵害。199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題為《發展權》的第54/175號決議中規定:“食物權和清潔水權是基本人權,而且,無論是對國家政府還是對國際社會而言,對其促進都是一項道義要求。”[10]2001年聯合國大會的一份報告進一步指出:“食物權是指消費者有權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經常、長期和自由地直接獲得或以金融手段購買適當質量和足夠數量的食物,確保能夠在身體和精神方面單獨地和集體地過上符合需要和免于恐懼的有尊嚴的生活。”[11]因此,國家和政府對其全體公民獲得食品的權利有尊重、保護和促進的義務。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吃飯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但卻仍然存在較為嚴重的食品獲得不均等的現象。當今社會,食品的獲得主要是通過購買交易的途徑,而許多貧困人口卻因為經濟能力不足而無法獲得足夠的食品,甚至常常陷入饑餓。這些人不僅沒有增強體魄,促進其生命價值,相反,他們的生命價值往往受到饑餓的困擾而不斷遭受侵害。作為社會公共利益分配者的政府,有責任采取一些措施來幫助貧困人口獲得足夠的食品,擺脫困境,維護其生命價值。例如嚴格控制作為生活必需品的食品價格,必要的時候應當實行限價政策,保障公民對食品的足夠獲得;同時應當在經濟和政策杠桿上向貧困人口傾斜,增加他們的收入,必要的時候應當發放食品券,使得貧困人口免遭饑餓的困擾。正如羅爾斯曾經指出,一個正義的社會,應當符合和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11]56。而就國際社會來說,發達國家對落后國家負有援助的義務,不僅包括食品物資的直接援助,還應包括經濟、技術等相關援助,這些援助都以減少和消除饑餓人口、維護和促進人的絕對價值為目標。

另外,食品倫理的公正原則還存在于對待轉基因食品等具有食用風險的食品的問題上。轉基因食品的出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食品短缺的問題,但是它作為一種新興的高科技產品,目前尚不能被科學證明完全無害或確定有害,也就是說轉基因食品存在著食用風險。然而,這種風險并不是平等地降臨于每個生命個體,“風險總是以層級的或依階級而定的方式分配的。……風險分配的歷史表明,像財富一樣,風險是附著在階級模式上的,只不過是以顛倒的方式:財富在上層聚集,而風險在下層聚集。”[12]36由于受到各國國情、經濟狀況、風險認知水平以及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影響,當前轉基因食品的風險存在不平等的分配趨勢,即向弱勢人群集中,這必然會引發社會公正問題。而要解決轉基因食品風險分配的社會公正問題,就應該加強政府在這方面的職責。首先,政府有責任和義務向公眾普及生物技術的發展和安全狀況,做到信息對稱公正;其次,政府應制定管理轉基因食品及其風險分配的決策程序,在最大程度上確保風險分配的程序公正;最后,政府還應當構建合理的風險分配格局,從而較好地實現風險分配在地域之間、代內以及代際之間的結果公正。所以說,食品倫理的公正原則,不僅是無害原則和健康原則的擴展,更加是關注對象從人類個體向人類社會以及人類整體的擴展,而這種意義上的擴展,本身就是公正的體現。

五、結語

倫理學是研究人類道德的學問,它總是以一定的善惡標準為人們提供明確的價值導向與行為規范。而食品倫理的目的是維護食品安全,促進公共健康,從倫理學的學科性質來看,食品倫理的根本任務就是要為食品提供道德理論的支撐與指導。可以說,有什么樣的食品倫理原則,就會有什么樣的食品倫理觀念,也會導向相應的食品倫理狀況。因此,我們以人的絕對價值為起點,得出生命價值原則作為食品倫理的基本前提,通過食品對生命價值的維持和促進作用,生命價值原則統攝著無害原則這一消極原則以及健康原則這一積極原則,而隨著食品倫理基本原則的擴展和關注對象由單個個體向社會與人類整體的擴展,則必然要求公正原則成為食品倫理的擴展原則。綜上所述,生命價值原則、無害原則、健康原則以及公正原則都為食品的生產和分配提供了基本的道德支撐和道德導向,因而這四個原則共同構成了食品倫理的基本原則體系,同時也是食品倫理的基本評價標準。

[1]Hub Zwart.“A Short History of Food Ethics”,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2000(12).

[2](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李秋零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蒲新微:《論實踐視閾下人的生命價值及其實現路徑》,載《理論探討》2009年第5期。

[4](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苗力田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5]Beauchamp,Childress.Principle of Biomedical Eth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6]甘紹平:《應用倫理學前沿問題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李倫:《器官移植:從技術理性到生命倫理》,載《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8]曾光:《中國公共衛生與健康新思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E.Schmid.“Food ethics:new religion or common sense”,T.Potthast and S.Meisch(eds.),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thical perspectives on land use and food production,Wageningen:Wageningen Academic Publishers,2012.

[10]劉海龍:《食品倫理建設探析》,載《理論導刊》2011年第2期。

[11](美)羅爾斯:《正義論》,何懷宏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12](德)烏爾里希·貝克:《風險社會》,何博聞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年版。

責任編輯 吳蘭麗

On Basic Principles of Food Ethics

HE Xin
(College of Humanities,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211189,China)

Food is the most basic human survival data,whose code of ethics exists in the process of its production,distribution,circulation and consumption.From the absolute value of people,the principle of life value can be obtained as the basic precondition of food ethics.As the negative principle of food ethics,nonmaleficence and heath is the negative and positive principle respectively.Through the expanding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 perpetual object of food ethics,justice becomes the expanded principle of food ethics.Therefore,these four principles constitut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ood ethics system,at the same time,they are also the basic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food ethics.

food ethics;life value;nonmaleficence;health;justice

何昕,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為道德哲學和應用倫理學。

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課題重點項目“江蘇公眾幸福狀況調查與研究”(12ZXA003)

2014-09-10

B82-052

A

1671-7023(2015)02-0114-06

猜你喜歡
價值
踐行初心使命的價值取向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價值3.6億元的隱私
華人時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6
一分鐘能創造多少價值?
一粒米的價值
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七月》價值新解讀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3
“給”的價值
俆衛:用夢創造價值
科學中國人(2015年4期)2015-02-28 09:12:39
價值
小說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7
從平凡中體現價值
聲屏世界(2014年1期)2014-02-28 15:17:32
“活著就要體現自身價值”
中國火炬(2012年3期)2012-07-25 10:34: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99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日韩免费成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色婷婷电影网|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亚洲无线观看| 91麻豆精品视频|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三级在线|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伊人成人在线| 久久黄色一级片|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九九热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国产女人| 国产福利拍拍拍|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成人第一页| 2020国产在线视精品在|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91丝袜乱伦| 成人中文在线|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伊人中文网|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主播喷水| 国产视频a|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激情综合网址|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欧美在线三级|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