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強,李永彬,孫法軍
(駐馬店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駐馬店 463000)
一起肉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的防治
趙書強,李永彬,孫法軍
(駐馬店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駐馬店463000)
傳染性喉氣管炎是由傳染性喉氣管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該病以呼吸困難,咳嗽,咳出帶有血液的滲出物,喉和氣管黏膜腫脹、出血并形成糜爛為特征。該病可感染各個年齡階段的雞,但成年雞的癥狀典型。此病是危害養禽業最重的傳染病之一,應該引起廣大養殖戶的重視,筆者結合多年臨床經驗,現將一例肉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的診療情況報告如下。
2014年6月15日,駐馬店市遂平縣某雞場共飼養3000只雞,均是從外地引進過來的,該雞場的雞在飼養60d時,突然發生以呼吸困難,咳嗽,咳出帶有血液的滲出物,喉和氣管黏膜腫脹等為特征的傳染病。發病后,場技術員誤診為新城疫,應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治療5d,雞群病情不見好轉,疾病仍在蔓延,并伴有雞只死亡。5d內發病300多只,其中死亡150只,發病率達10%,死亡率達50%。6月20日該養殖戶帶15只(10只死亡,5只癥狀明顯)病雞到駐馬店市動物疫病控制中心就診。
發病初期,個別雞只突然死亡,部分病雞眼流淚,呈半透膜狀,流鼻汁。隨后在雞群中見有咳嗽,呼吸困難,喘氣,張口呼吸等明顯癥狀,嚴重時咳出帶血的黏液,在雞籠、雞槽內、地上可見血痰。個別的雞只痰液咳不出來,出現窒息死亡。病程達5~7d。
溫和型的傳染性喉氣管炎僅表現流淚、結膜炎,生長緩慢和黏液性氣管炎等癥狀,病程較長,死亡率低,大部分病雞可以耐過。
剖檢15只病死雞,其中13只病死雞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喉頭和氣管腫脹、充血、出血或帶有黏液性的血斑,并覆有纖維素性干酪性假膜,氣管內有血性滲出物。2只病雞的病理變化在氣管內有黃白色黏液滲出物,而在喉頭和氣管黏膜沒有腫脹、出血和炎癥現象。病雞的眼結膜和眶下竇充血和腫脹,鼻腔內有黏膜。所有病死雞的肝、脾、肺和腎臟等內臟器官無明顯病理變化。
4.1病毒的分離和培養
無菌采取病死雞的喉、氣管和支氣管磨碎,用生理鹽水10倍稀釋,3000r/min離心10min,取上清液每毫升加入青霉素、鏈霉素各100IU,室溫放置30min,吸取上清液0.2ml接種于9日齡的雞胚絨毛尿囊膜上進行病毒的分離培養,第4天后可看見傳染性喉氣管炎形成的痘斑,收集72h后死亡的有病灶的雞胚尿囊膜。
4.2病毒鑒定
將分離的病毒,經過處理后,用已知的抗血清做病毒中和試驗,結果顯示陽性。
根據該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實驗室診斷,即可確診為雞傳染性喉氣管炎。
該病尚無特異性的治療方法,發病雞群投服抗菌藥物,對防止繼發感染和并發癥有一定的作用。
對發病雞群緊急接種傳染性喉氣管炎弱毒苗;用林可霉素與頭孢類藥物聯合皮下肌注,連用5d。后停藥3d再用5d,停藥3d后對嚴重的病雞可肌注高免卵黃抗體2ml,隔天再肌注1次,同時在飲水中加黃芪多糖、電解多維和VC,以增強機體抵抗力。采取以上措施后,3d后雞群病情基本控制住,1w后電話回訪,發病雞群恢復健康。
除病死150只雞外,其余150只雞中,用此方法治療,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病雞占150只,治愈100只,50只雞病情大大緩解且正在恢復中,投服抗菌藥物有效阻止了該病的繼發感染。
7.1堅持嚴格隔離和消毒等措施
病雞杜絕與易感雞群和病愈雞群接觸,新引進的雞群要隔離2w以上方可混群飼養。發生該病時,及時封鎖發病雞場,禁止其調出雞只,以免疫情擴散。
7.2堅持嚴格衛生消毒制度
除對種蛋、孵化器、出雛器和育雛室進行嚴格消毒外,還要定期對雞舍和其他器具以及運輸車輛進行預防性消毒,以殺滅散布在環境中的病原體。
7.3切實加強飼養管理
雞舍內應保持干燥、通風良好,避免飼養密度過大。避免突然改變飼料和飼養方法,減少應激因素。投喂飼料時要多次少量,逐漸增加,避免飼料單一,應使用全價飼料,確保飼料中的維生素、礦物質、葡萄糖和蛋白質的含量,嚴禁使用發霉變質、受潮和過期的飼料。
7.4免疫接種
常發生該病的雞場,可以應用雞傳染性喉氣管炎弱毒疫苗進行預防接種。首免應在28日齡左右,二免應在70日齡左右進行,免疫方法有滴鼻、點眼和飲水免疫等。免疫后,雞群可出現輕重不同的反應,甚至死亡,肌注前要仔細閱讀說明書,主要把握接種劑量、接種方法等。
一旦發生該病,應立即封鎖雞場,減少可能受污染的人員、飼料、用具和雞只的移動。對發病的雞群,立即用弱毒疫苗緊急接種,可控制疫情蔓延擴大。
S858.31
B
1004-5090(2015)04-0049-02
201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