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炎黃風情》《炎黃風情——中國民歌主題24首管弦樂曲》
作曲者:鮑元愷
《炎黃風情》已由國內外許多唱片公司發行過多種版本唱片。但是到2013年前完整的曲目只有臺灣搖籃版和香港雨果版。2013年,標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炎黃風情》1991首演錄音及2011年首演20周年紀念音樂會實況錄音合并,經臺灣金采錄音工作室后期制作,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了這套雙片套裝完整版《炎黃風情》。推薦理由如下:
(一)《炎黃風情》六組24首樂曲是一個藝術整體,在風格、速度、力度、調性各方面都有著嚴密的總體結構設計。這張唱片是唯一按照作品的結構和順序排序的完整版本。
(二)畫家李志強李志國兄弟的24幅大型重彩裁工筆組畫,是《炎黃風情》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唱片說明書里完整地展現了全部彩版畫作。
(三)這一版唱片,在風格和音響之間,旋律與和聲之間把握得比較平衡??梢员容^一下以往的《炎黃風情》其他版本?!皳u籃”版偏重表現旋律的民族風格,“雨果”版則偏重于交響樂團和發燒錄音的立體化音響。
(四)這套唱片包含了1991、2011王鈞時指揮天津交響樂團兩次演奏《炎黃風情》的錄音。1991年版是德國錄音師米勒在廣播電臺的靜場模擬錄音,2011年版是天津音樂學院音頻工作室李國起在劇場的數字實況錄音。這次由臺灣金采工作室整理音頻,除為了兩次不同錄音在音響上的統一,做了部分音質上調整外,未加任何傷筋動骨的修飾。雖然現在的錄音音質和演奏技術比二十多年前要好,但是這種全心投入藝術的狀態很難再找回來了。
2.《茉莉芬芳》
演奏者:“茉莉花”揚琴重奏團
“茉莉花”揚琴重奏團成立于2008年,是中國第一個以重奏形式演繹中外經典名曲的揚琴重奏團,成員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優秀揚琴專業本科生與研究生。在著名揚琴演奏家、教育家劉月寧教授的指導下,“茉莉花”揚琴重奏團舉辦了多場中外經典作品揚琴重奏音樂會,并參加了“中國與東歐國家建交60周年”音樂會、匈牙利第十一屆“世界揚琴大會”、奧地利Dulcimer Days音樂節、美國第五屆“大湖”國際音樂節、中央音樂學院室內音樂節等多項國內外重大音樂活動。
繼2008年首張專輯《茉莉花開》發行之后,2013年“茉莉花”重奏團再次推出新專輯《茉莉芬芳》。專輯收錄的演奏的11首樂曲包括揚琴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等多種形式。其中既有根據中國傳統民間曲調改編的《茉莉花》、《掀起你的蓋頭來》、《半個月亮爬上來》、《平湖秋月》、《夜深沉》、《莎拉》,也有根據外國名曲改編的《四季》(維瓦爾第)、《帕格尼尼隨想曲》(帕格尼尼)、《查兒達什》(維托里奧·蒙蒂)、《鮑諾哈爾瑪舞曲》(佐爾坦·戈伊列)。或輕盈纖細,或沉穩大氣,充分發揮了揚琴豐富而獨特的表現手法,展現了“茉莉花”組合清新、古典、時尚、唯美的風格特色,為樂迷呈現一臺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
3.《聽遍中國系列:貴州音樂》
編曲者:何占豪
貴州獨特的地形地貌,使她較完整地保留了很多民族原始的生活風貌。與秀美的壩子、險峻的烏江、壯麗的黃果樹瀑布并稱的是貴州燦爛質樸的民族、民俗文化。多民族聚集的貴州,是一個歌舞的海洋,各民族的音樂與愛情、生活、勞動、宗教祭祀的關系密不可分。
這張專輯精選貴州民歌菁華,收錄的12首樂曲均由著名作曲家何占豪編配,其中包括:苗族的《飛歌》、《情歌》;彝族的《高原風情》、《阿西里西》、《酒禮歌》、《對面壩上姑娘多》;布依族的《桂花開放貴人來》;瑤族的《門墻歌》;侗族的《篝火晚會》;仡佬族的《老青山上》以及貴州花燈《四小景》和花燈調《上茶山》。這些風情各異的貴州民歌無疑是新鮮的奇珍,將帶著山間的露水、泥土的清芳、盎然的生機,開啟我們麻木的感官,更新我們的疲憊的心靈。
4.《Gershwin Plays Gershwin:The Piano Rolls》
鋼琴家:Geoge Gershwin
格什溫被推崇為將20世紀美國音樂成功打入世界舞臺的重要作曲家,亦被稱為是一腳踩在百老匯、一腳跨上卡內基音樂廳的傳奇人物。他打破當時美國樂壇一味追隨歐洲傳統的創作方式,擅用流行音樂的特質,特別是爵士樂素材,藉此拓展了古典音樂的語匯。
20世紀初期,由于缺乏收音機、電視等大眾傳播的媒介,因此彈琴唱歌是一般美國人常見的娛樂消遣,一般民眾藉由鋼琴學習流行音樂的風氣十分普遍,因而刺激了鋼琴流行樂曲的創作與鋼琴紙卷錄音(piano rolls)的出版。格什溫在1916-1927年間創作了130首鋼琴曲,并親自將其中一些錄制成鋼琴紙卷。美國Nonesuch公司從這些鋼琴紙卷中選擇了《藍色狂想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等28首樂曲合集成2張CD于1993年正式發行。盡管是轉錄,但音質完全可以滿足欣賞需求,作曲家親自演奏的錄音更為研究者提供可靠的學術依據。
5.《彼得與狼》
指揮家:Claudio Abbado
《彼得與狼》是俄羅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為兒童創作的一部交響童話,全曲既有貫穿的情節,而又不是干澀地平鋪直敘,巧妙地運用了樂器來刻劃人物與動物的性格、動作和神情,形式新穎活潑,旋律通俗易懂。由作者本人所構思的情節和撰寫的朗誦詞,具有生動活潑而又深刻的教育意義。
意大利指揮家阿巴多指揮歐洲室內樂團演奏的《彼得與狼》的朗誦詞有英語、法語等多個版本。2014年1月20日,譚盾、趙薇還遠赴意大利與阿巴多合作了《彼得與狼》的中文版交響配樂。不幸的是,10天后大師因病離世,這也成為了他職業生涯的絕響。在他去世一周年之際,中文版的《彼得與狼》仍未正式發行,熱愛阿巴多的樂迷朋友可以先聽聽這張法語朗誦詞版本的唱片。
6.《絲路:漫步時光之旅》
演唱者:維也納童聲合唱團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是一個具有輝煌歷史的世界著名音樂團體,曾培養過海頓、莫扎特、舒伯特及近代大指揮家漢斯·李斯特、克萊門特·克勞斯等音樂奇才的搖籃?!案璩奶焓埂眰冮L期以來一直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共同享受著“奧地利兩大國寶”的美譽,是奧地利人民的驕傲和個人榮譽的象征。
在奧地利導演弗東(Curt Faudon)的電影萬花筒之中,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完成了從法國到黎巴嫩、從芬蘭到中國的漫步時光之旅,這張唱片收錄了影片中的25首的歌曲。其中包括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歌謠(chanson)、烏茲別克斯坦的求雨歌、巴基斯坦的傳統敬神樂卡哇裏(Qawwali)、印度的芭揚頌歌(bhajan),還有《茉莉花》、《刮地風》等中國傳統民間歌曲。我們也藉著這些風格多元的歌曲,親炙這些男孩傳統的驚人演唱技巧,領略維也納兒童合唱團數百年經久不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