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斕
摘要:民族唱法歷史悠久,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為各界人士所青睞。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民水平得到提高,民族唱法極大滿足了人們精神上的需求。在新時期廣大聲樂家和歌唱家的共同努力下,新時期民族唱法在實踐中逐步形成。雖然說我國新時期民族唱法已經取得顯著成績,但是一些創作模仿、唱法單一、表情不到位等問題依然存在,需要得到及時解決。本文就具體分析了民族唱法在新時期的發展,并提出了些建議。
關鍵詞:民族唱法 ?新時期民族唱法的特點 ?發展與思考 ?前景展望
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是多民族共同組成的國家,在藝術領域中因為地域寬廣、人口眾多、發展時間長,民族唱法呈多元化發展。民族唱法具有的豐富性是藝術珍寶,值得我們珍惜、探索和不斷發展。新時期民族唱法發展,不僅推動了中國特色聲樂藝術的發展,而且對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歌具有促進作用。新時期民族唱法既繼承了傳統戲曲和民歌中的精華,又將美聲唱法技巧融入其內,孕育了許多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聲樂作品。因此,在民族唱法發展的新時期,一方面一定要及時發現民族唱法中的矛盾,將問題“扼殺在搖籃里”。另一方面,要將新時代的元素和技巧融入到民族唱法中,促使我國民族聲樂得到長遠發展。
一、民族唱法
聲樂藝術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就是民族唱法,是一種以民族欣賞習慣和審美觀念為依據,以民族音樂為表現風格,以語調字音為基本準則而構成的演唱方式。民族唱法發展歷史悠遠,最早可以追溯到人類開始勞動那個時候,當時就形成了最原始的民族唱法。后來,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在黨和政府的密切關注下,民族唱法得到了新發展,更是綻放出了其應有的精彩,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現象。民族唱法主要分為三類:說唱音樂唱法、戲曲唱法、新民主唱法。
說唱音樂唱法。說唱音樂唱法顧名思義就是將音樂和文字相結合,在唱的同時帶有一定敘事性。一曲終了的同時也是一段故事的完結,這就要求說唱演員具備扎實的語言文字基本功底,言文字基本功底,能夠通過聲樂將人物形象塑造的惟妙惟肖。能夠通過聲樂將人物形象塑造的惟妙惟肖。
戲曲唱法。戲曲唱法是一種將舞蹈音樂、民間說唱、民歌、戲曲融于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京劇是戲曲唱法的代表,其特點是氣沉丹田、字正腔圓、以聲動情,讓觀眾在一飽眼福同時觸發其內心最真摯的情感。
新民主唱法。新民主唱法就是在繼承原有唱法和技巧的同時,將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元素和美聲優勢融入其內,從而形成一種新的民族唱法。與此同時,一些新時期的聲樂家對民族唱法進行不斷探索和創新,給民族唱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推動了我國民族歌唱事業的長遠發展。
二、新時期民族唱法的特點
新時期民族唱法相比較以前的傳統唱法,在演唱方法和技巧上更為科學合理。新時期的民族唱法巧妙運用美聲技巧,將音域變得更寬廣,使得整個演唱過程一氣呵成,讓觀眾真正獲得心靈上的享受。下文就從這幾方面仔細分析了新民族唱法的眾多新特點。
(一)新時期民族唱法具有廣泛欣賞性
新民族唱法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巧妙與故事相結合,使得觀眾在聆聽戲曲的同時觸發內心情感,以此來達到情感共鳴的目的。另外,新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又有不同,新民族唱法更加貼近生活,能將生活中的瑣碎小事編成曲,使人印象更加深刻廣泛,還能推動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
(二)新時期民族唱法具備聲情并茂的特點
一個歌唱家如果能將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到戲曲中,達到曲人合一的境界就是歌唱的最佳狀態。聲情并茂就是當今新時期民族唱法的一個重要特點,通過歌唱來抒發祖國情,以情帶人,充分弘揚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聲樂藝術文化,使得中外人士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新時期民族唱法作品風格的變化
自新中國成立以后,新時期民族唱法多以小調式為主,事物對象主要是民族事物。其表現的風格不再停留在原有唱法中某一民族風格上,而是以小見大來表達自己內心熱愛祖國的熱烈情懷。從這方面來看,新時期民族唱法在作品風格上產生了巨大變化。
三、針對新時期民族唱法發展而提出的建議
通過上文對新時期民族唱法的特點分析看,民族唱法代表著一種新時期民族文化,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時代特征。民族唱法抒發人類內心最真實的情感,稱贊祖國最浩瀚的江山,歌頌社會主義最偉大的進步。因此,在新時期民族唱法的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及時發現問題、反思問題、解決問題,促使我國民族歌唱事業取得顯著效果。下文就針對新時期民族唱法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和思考。
(一)中西合并,取長補短
每一個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都載有一定文化特點和歷史傳統。民族唱法一般都符合各個國家的審美觀點和審美意識,在其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發展。隨著世界的快速發展,中國也跟隨國際步伐大步向前,學習和借鑒西方民族唱法。但是我國在學習西方民族唱法的同時,不能單純的模仿和抄襲,而是要積極創新,形成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新唱法。在最近二十年里,我國將美聲唱法和中國民族唱法有機結合,吸取其精髓,不斷研究創新,最終形成了符合我國民族聲樂風格和氣質的民族唱法。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想在世界上聞名,就必須學習各國民族唱法的優點,不能光繼承不發展。金鐵霖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聲樂家,為我國民族歌唱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金先生吸收中外精髓,把漢族小調唱法和西方唱法結合起來,擴大了音域,形成了悅耳的立體音。
(二)新時期民族唱法要處理呼吸位置和喉頭位置的聲音
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已經成為我國最著名的兩種唱法,音質十分非常優美。民族唱法是用丹田運氣,美聲唱法是用胸腹呼吸,兩者實際上是同一種呼吸方式。美聲唱法往往用深呼吸、嚇一跳、倒吸涼氣的方法使氣落下來;民族唱法則是以氣沉于底和貫于頂的深呼吸唱法而聞名。兩者都是用氣支撐聲音,唱出優美和諧的歌曲,洗滌人們的耳朵。兩種唱法都講究高亢、流暢自如、上下貫通,這就需要在喉頭部分控制住聲音,收放自如。歌手在用美聲演唱時甚至都需要打開喉嚨底部,無限制地擴張和提高聲音。民族唱法在借鑒其唱法的同時,采用喉頭下放,拉長聲音的發聲技巧,發出純凈的音質。這樣下來,民族唱法不僅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特點,還創新了美聲唱法,使音樂變得更圓潤、通透、柔和,增強了其表現張力。
(三)民族唱法在新時期發展下追求時代性和多元性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中,人們的審美觀念、生活方式、文化需要、生存環境也會有相應變化。因此,民族唱法也應該跟隨時代發展而變化,逐漸適應人們的藝術追求。新時期民族唱法應該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展現社會形態。只有時代化和多元化的民族唱法才會被新時期的人類所喜愛和接受,落伍的民族唱法最終會被淘汰。人們的欣賞方式和審美會隨著時代而變化,民族唱法也要跟隨時代潮流快速進步,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世界上的音樂有爵士樂、搖滾樂、古典樂、流行樂等多種形式,各種音樂融合發展,形成了獨特的世界樂。這種多元化音樂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將多元化的音樂特點融入到民族唱法中,使民族聲樂與世界接軌。
四、新時期民族唱法發展的前景展望
中國聲樂正處于一個繼承本國民族文化,借鑒外來唱法的新階段。中國民族聲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內容,發揚和創新民族唱法是中國人民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中國國際地位逐漸提升,新時期民族唱法也備受關注。中國民族聲樂在唱法上借鑒、學習、總結其他國家優秀的民族唱法,同時也應弘揚和繼承中國傳統,肩扛民族復興的重擔。新時期民族唱法融合了中國56個民族的特點,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民族風格,更是中國寶貴的無形遺產。
隨著國家統一和民族大團結,民族唱法在新時期發展過程中也有了重要的改變,這種通俗而且簡而易懂的唱法將被作為一種新的“平民文化”活躍在世界舞臺上。中國民族唱法所創造的“無國界”音樂將會被世界接受,成為引領國際新潮流的一份子。
五、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得知:新時期民族唱法不斷發展,不僅能弘揚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而且在豐富國際藝術舞臺的同時得到社會各界人士認同。一方面,在新時期民族唱法發展過程中,要克服作詞雷同、技巧老套、唱法單一等障礙,在原有基礎上不斷調整和完善,使之更具生命力和時代特征。另一方面,要使我國民族唱法形成自己的特色與風格,在國際聲樂舞臺中脫穎而出,促進我國民族歌唱事業的不斷繁榮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魯林.新時期民族唱法的思考[J].民族音樂,2008,(01).
[2]鄭曉芳.新時期民族聲樂唱法元素之淺析[D].廈門:廈門大學,2008年.
[3]岳炳麗.民族唱法在新時期的發展與思考[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4,(04).